梁云花
【摘要】語文是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的一門基礎課程。我們積極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應積極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那
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語文課堂呢?本文從給孩子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和一個貼近生活的課堂三方面,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一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的聽課中,記得有一位市級語文教研員說過“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多么深遠又重要的話語啊!這句話長期以來一直在我耳邊縈繞,讓我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不是嗎?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也在思考課程改革如何改、語文如何教、語文課堂是什么樣的、如何給學生這樣的課堂。對此,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給孩子一個情感的課堂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最基本教學方法。我們教師應“以情動人”,就是說通過文本、語言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積極主動、充滿熱情地學習語文。我們知道,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調動不起來,可以說是一堂不成功的教學,也是不成功的教育。那么,如何把情感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是我們語文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第二冊《這兒真好》一課,在讓學生理解“荒島”與“小熊一個朋友也沒有,一個人‘孤零零”時,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樣一幅圖:一座荒島,不見一點兒綠色,小熊一個人無聊地靠在光禿禿的石頭上。讓學生邊讀書邊看圖,在看看、讀讀、想想中初步感受小島的荒涼、小熊的孤獨。再巧妙地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讓全體學生閉上眼睛聽對荒島的描述與小熊無可奈何的話。學生很自然地進入“荒島”的情境中,猶如置身于那滿目荒涼的小島,學生經歷了“臨其境、觀其行、聞其聲”這樣的一個心理歷程,與文章的情感相統一。說感受時,學生的“孤獨”“不喜歡”溢于言表,學生的情感體驗應是水到渠成了。經歷了“荒涼孤零”,老師再展示“樹木茂盛,綠樹成蔭”的小島圖,播放小豬、小兔等小動物劃著船,說著“這兒真美”駛向小島的動畫,配上聲情并茂的朗讀,學生一下子欣喜無比,跟著老師大聲朗讀起來,大家沉浸在“這兒真好”的喜悅中。
二、給孩子一個開放的課堂
“弟子不必不如師”,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學生的不一定不如自己的老師。當下,隨著互聯網突飛猛進的發展,語文教學不再是一個封閉性的學科,而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科。語文教學的開放往往與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書籍、電影電視等相聯系,學生大多通過這種渠道獲得知識和經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一般都能積極對應。記得在二年級上學期,我做過一次大膽嘗試,將教材中兩個單元的三項訓練,即《練習4》中的第一題“認識數字的大小寫”、口語交際“買文具”和《練習5》中的綜合性學習“認識蔬菜”糅成了一節課(按教材說明,這些內容要三課時完成。到底會上成什么樣,我自己心里也沒底)。課堂上,我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分別拿出“一—十”和“壹—拾”兩組卡片讓學生認讀,并問學生在哪見過這些字,不少學生說“在錢上見過”。第二件事,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人民幣,分發到各小組,學生開始互相認紙幣上的大寫數字,并想辦法記住它們。第三件事,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一樣蔬菜或文具,集體交流它們的名稱,然后自制商品標簽(寫明品名和價格就可),最后組織孩子們玩“超市購物”的游戲,讓他們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用樣幣買賣各自的商品。嗬,有的學生想方設法推銷,有的學生在討價還價。教室變超市,上課成游戲,學生都說這樣上課他們喜歡。
三、給孩子一個貼近生活的課堂
語文學習來自生活,語文就在學生的生活中。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案例】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練習4》學用字詞句
這一環節中,教材安排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練習,這道練習有三項內容:一是看圖讀詞學動物的叫聲;二是通過表示動物叫聲的擬聲詞,感受漢字(形聲字)構字的巧妙;三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動物的叫聲(擬聲詞)再讀一讀。孩子們都愛動物,都愿意和動物交朋友,于是執教者嘗試著創設了一個情景:今天森林里舉行動物演唱會,所有的動物都參加了,咱們去瞧瞧吧!
師:森林里有哪些動物呢?
生:小鳥、小山羊、小象……
師:小動物們在樹林里玩得開心嗎?它們的演唱會都有誰來登場?它們都表演了什么有趣的節目呢?
老師卡住話題,引導學生打開課本,觀察這些是什么動物、它們的叫聲怎樣,還激勵他們打開嗓門兒學學。孩子們都繪聲繪色,模擬鴿子、小雞、小貓、青蛙的叫聲。然后出示四個擬聲詞“咕咕咕”“嘰嘰嘰”“喵喵喵”“呱呱呱”。老師融入孩子們當中,一起探討“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字多是口字旁”,探究出規律后,老師啟發學生自學:“你還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嗎?”
于是各種小動物都出來啦!
生:小鳥唱歌,喳喳喳……
生:鴨子叫,嘎嘎嘎……
生:早上公雞啼,喔喔喔……
生:小山羊找媽媽來啦,咩咩咩……
好一段“森林奏鳴曲”!
我從中也獲得了很大的啟發:語文課堂必須有生活融入其中。這樣學生的學習空間才會變得鮮活、靈動。
總之,我們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學習中培養情感、激發興趣,使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給孩子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和一個貼近生活的課堂,讓學生在富有生命力的語文課堂中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和諧發展。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