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工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學前教育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手工課教學要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特點,緊密聯系學前教育實際,加強示范、善用評價,認真開展各種形式的手工課外活動,為學生將來進行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活動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手工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手工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使用簡單工具運用雙手對材料進行加工與創造的造型活動。掌握手工技能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本身的專業藝術素養和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的實際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掌握學前教育教學工作必備的知識與技能,為將來進行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活動打下基礎,所以,手工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
手工課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平面手工制作,也有立體手工制作,還有結合廢舊物品的制作等。每一部分的學習內容不同,對學生的啟迪方式和教育作用也不同,但對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上好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就成為每一個任課教師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抓好課堂教學,培養興趣、形成技能、發展能力,打下理論和實踐基礎
課堂教學是完成手工課教學任務的主要形式,一定要切實抓好。
(一)手工課教學中的學生現狀
1.學生對手工課缺乏熱情,有畏難情緒;
2.學生只會模仿教師,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技法;
3.學生缺乏認識材料、發現材料、利用材料制作手工作品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針對學生現狀,改進教學方法、精選教學內容、提高手工課教學效率
1.增強手工課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手工課的教學內容本身充滿了趣味性,但是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只是對理論和制作方法進行闡述,則勢必使原本富有情趣的教學內容變得索然無味,從而使學生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精心編寫教案,設計組織教學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反饋的教學效果,不斷創新手工制作的材料、內容和技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以后的工作實際,具有針對性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后的工作主要是幼兒教育,掌握的手工制作知識也必須為以后的教學實際服務。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從兒童比較熟悉、趣味性比較強又比較容易制作的題材入手,造型手段和表現形式也必須符合兒童的制作能力和條件。如:剪紙、剪貼、撕紙等紙的平面造型加工是幼兒園常用的手工教學內容,幼兒學習制作剪紙和撕紙不僅可以培養動手能力、開發智力、培養耐心細致的做事習慣,還能體驗到紙變化無窮的制作樂趣。又如紙浮雕、紙圓雕、紙花等紙的立體手工制作,符合幼兒認知的特點,能訓練幼兒立體形象思維能力,體驗空間感。這些都是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廣泛采用的手工制作內容,由于和學生以后的工作有關,所以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3.加強示范教學,注重學生知識的遷移與技能的形成
手工課教學注重操作,許多操作技法用語言是表達不清楚的,必須加強示范,使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產生表象理解,進而形成形象思維。
教師的示范要規范、熟練、有創造性,不要急于講解制作方法,可先引導學生欣賞、觀察一些造型各異的示范作品,讓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規律,得出結論,教師則在關鍵處適時進行示范、指導,促使學生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
4.發揮課程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手工課教學要充分發揮課程優勢,采取多種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通過制作千變萬化的作品,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5.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手工課堂教學效率
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程應借鑒優秀的藝術作品,但美術類的工具書價格昂貴,每本書的知識面也有局限,學生們很難買得全、買得起,既減輕學生負擔又能欣賞利用到積極向上的藝術作品最簡單可行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教師可以在備課時上網收集手工制作的相關資料,并制作成課件;下載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作品為手工制作課程所用。
二、善用評價,提升學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和素養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評價可以給予學生極大的滿足感、成就感,促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教學中的評價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一定要善用評價,評價語言要委婉、中肯、切實到位,不可夸大、拔高,讓學生覺得教師言不由衷,甚至誤認為是諷刺嘲笑,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開展多種多樣的手工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起到了補充課內教學不足、增強整體教學效果的作用,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踐性極強的手工課來說,課外活動顯得尤為重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手工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不僅能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還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進一步提高了手工教學的意義。
四、結語
手工活動寓教學于娛樂之中,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對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兒童動手能力、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等方面效果明顯。掌握熟練的手工制作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是一名合格的學前教育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增加手工課等實用性強的課程,改變色彩、素描等純技法課程課時偏多的現狀,是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實用型人才的一項重要內容。
作者簡介:張楠,女,1991年生,河南省開封市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現任鄭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科教學。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