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成都藝術職業學院英語系,四川 成都 611430
“啞巴英語”成因及對策探究
陳 曦
成都藝術職業學院英語系,四川 成都 611430
在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下,掌握英語已經成為對于個人來說極其重要的一項要求,甚至于和駕駛,計算機被并稱為“二十一世紀非文盲”的標準。然而,事實也是殘酷的,國人的“啞巴英語”已成為一個令人困擾多年的尷尬話題,本文將從“啞巴英語”的成因入手,結合筆者的教學及其他工作經驗,談談克服“啞巴英語”,讓英語學習者開口說英語的一些觀點和見解。
全球化;啞巴英語;開口
在全球化的國際大背景下,讓全民學好英語自然成為一項國家的期望。但是,在英語考試中能考高分并不意味著具備了相應的英語應用能力,至少在最重要的部分——人與人交流的必須部分——說這個環節,分數真的不能代表什么。事實上,這也正好是我國標準英語教育中最薄弱的環節,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這樣的例子,英語過了公共四級甚或六級,但說英語的能力卻依然局限在打招呼用語,而且還是那種在英語教科書上流行了二十余年的“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的美國“祖父祖母級”的用語。邵永真教授1998年的調查認為:“近幾年來畢業的大學生,口語能力強或非常強的僅為5%,差的或極差的為37%。”[1]“經過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仍有22%的學習者聽英語講課有困難,30%的學生不能講英語,58%的學生無法同外國人展開一般的日常會話。”[2]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啞巴英語”現象的現狀。
(一)分析啞巴英語的成因
1.傳統文化的影響。和西方那種源自古希臘的論辯精神不同,東方文化因為受到上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響,表現出一種保守,含蓄的風格。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們所習慣的英語學習方式是聽老師講解然后做筆記,而后練題鞏固并為考試做準備這樣一個流程。在課堂上那幾個總是勇于主動起來回答問題并開口說英語的學生永遠不是主流,有過于張揚之嫌,甚至于會招致他人的妒忌。其他的即使能夠開口說一說的也在這種氛圍之中漸漸的習慣于觀望,終至于沉默。
2.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在當前的應試教育制度之下,教育變得功利化,甚至于商業化。在“升學率”這三個沉甸甸的大字之下,從小學到中學階段,教師大多所希望的是如何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將學生作為“工件”進行“教育加工”,使其能在考試中得到盡可能得到的高分。在這種情況下,英語口語學習部分自然就被盡可能的壓縮了,在很多地方,甚至根本就被取消掉了。
3.教師在教育中的問題及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影響。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由于應試教育及“升學率”的影響,從小學到中學階段,很多教師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偏愛”現象,課堂上對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的“偏愛”會增進這部分學生的開口說的欲望和樂趣,卻也會打擊其他更多學生的說英語的信心。此外,同樣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多數的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會教授學生非常標準,中規中矩的英語,并以此嚴格要求學生,使得學生在口語練習時往往會過于看重自己的表達是否標準,是否符合語法,否則便似乎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4.語言環境問題。這本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當前的國情下,卻也是一個很難克服的問題。外教的缺乏,學生普遍對說英語興趣的缺乏使得這個問題尤其突出。
(二)克服“啞巴英語”之對策探索
1.首先應當盡力克服傳統文化造成的不良影響。盡其所能激勵全體學生開口說英語,告知每一名學生在全球化的今天開口說英語的重要性,并盡可能讓這種觀念深入其心靈。盡可能使用鼓勵和贊賞的策略,少使用或盡可能不使用批評的方法。讓每一名學生都有開口的機會,并能在開口以后得到鼓勵,增進其信心,從而營造出一種氣氛,一種眾人都樂于參與的氛圍,而不再會有自己成為“出頭鳥”的擔憂。這是克服“啞巴英語”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2.在應試教育的同時增大英語口語培訓的力度。盡可能的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游戲、互動、角色扮演、場景演繹、主題報告等等,提高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同時,在一開始不應當過分要求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的語法正確及用詞嚴謹,以免本末倒置,并應當讓學生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即英語作為一種在全球使用范圍最廣的國際語言,經歷了太多的變遷,早已不是威廉.莎士比亞時代那種單純而唯美的東西,事實上,它的不同使用者都在不斷的影響并改變它。很多時候英語的應用特別是口語應用其實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嚴謹。且不提大量非英語國家里的英語使用者,即使是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里,人們對于英語的使用往往也是非常隨意的,常常看看美國電影便可發現大量這樣的例子。諸如“He don’t like it”,“We be dead”,“Me and Jack”等等,甚至有諸如“Me no have money”這樣的極端例子,而且其中的一些正逐漸“轉正”,由年輕人的非主流用語成為大眾習慣的表達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何一定要過分苛求學生的口語表達要完全符合語法呢?
總而言之,“啞巴英語”是一塊國人英語學習應用道路上沉重的絆腳石,它已經困擾人們多年。而“開口說英語”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它要求英語教師要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靈活的教學風格,寬容的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當然,它也需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能較好的合作。因此在當前的形式之下,尚有相當大的難度。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總是在向前邁進。希望本文能成為克服“啞巴英語”漫長道路上一塊小小的鋪路磚。
[1]邵永真.《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說明[J].大學外語教學通訊,1998(3).
[2]王奇民.制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及對策[J].外語界,2002(4):29.
H
A
1006-0049-(2017)18-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