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潔
(山西師大臨汾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少學者將鋼琴技法套用于手風琴的演奏上,使學習手風琴的學習者甚為苦惱,筆者根據自己今年的的教學經驗匯成此文,希望能撥云見日,拋磚引玉的給初學者指明方向。
鋼琴和手風琴在外形和構造上有著質的區別,那么在發聲原理上呢?打開鋼琴后蓋(三角鋼琴后蓋下用支架支起,立式鋼琴直接將鋼琴推上去會全開)映入我們眼前的是88個鋼琴琴弦以及小木錘,當我們彈奏鋼琴琴鍵時小木錘敲擊琴弦發聲。琴弦、音板(音板一般在鋼琴下方)的好壞是決定鋼琴質量及音色的關鍵。然而,演奏的觸鍵方法不同,音色、音量截然不同:在吊指時下鍵速度越快,手指越高,聲音就越洪亮,反之,聲音就越小,一般在換氣時的首音使用;在高抬指時手指抬得越高、力度越集中(掐著彈),音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一般在音符較大、時值較長時使用;當貼健彈琴時,聲音越集中音量越大,反之,就越小,大多在快速流動的音符上使用。
手風琴與鋼琴發聲卻截然不同,當彈奏手風琴鍵盤時,手風琴是不會響的,力度大小、是否高抬指都不會見效。這是因為手風琴簧盒里裝著彈簧,彈簧振動而發音。當彈奏鍵盤時,拉動風箱,引空氣進入,促使簧片振動發聲。琴鍵決定發音高度及音的時值,風箱決定音的強弱,當拉動風箱力度越大,聲音越強,反之,越弱。
演奏鋼琴和手風琴的側重點略有不同,鋼琴側重觸鍵,手風琴側重于對風箱的控制,兩者雖都為鍵盤樂器,但不能混同,不能盲目照搬演奏技法。
觸鍵對于鍵盤樂器(鋼琴和手風琴同為鍵盤樂器)尤為重要,是學習鍵盤樂器的基礎,鍵盤與觸鍵是密切聯系的。
當演奏鋼琴時,演奏者坐于琴凳上,鍵盤正好在手指的下方,手指可以自由落下(手指遵循萬有引力定律的自由落體運動),通過指尖而發聲。隨著音符的進行,手指中心逐漸轉移,一個個音符自然、放松、交替地彈出。指尖的力度控制及步伐快慢奏出了不同風格、不同韻味的樂曲。
當演奏手風琴時,演奏者站立于地面,鍵盤不像鋼琴一樣在正下方,而是右前方,手臂自然放在鍵盤上,正好與身體平行,大臂支撐手腕,手腕靈活運動使指尖觸鍵,這與鋼琴的“放松”,正好相反,反而要協調的“緊張(發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持演奏的順利進行的情況下,做好“緊張”與“放松”之間的“度”,演奏會更加得心應手。
在演奏鍵盤時,觸鍵方法與音響效果有著密切聯系,下面將分別闡述:
在演奏鋼琴時,若需要營造宏大的氛圍,肘關節發力,聲音渾厚、龐大;若需要抒情優美的情景,主要使用掌關節,通過重心轉移演奏,有時也需要用腕關節來進行,如貝多芬《獻給愛麗絲》;若演奏兒歌或進行曲風格時,主要使用手腕的力量吊指進行,聲音干凈有力,作品如《兩只老虎》《保衛黃河》;若演歡快的舞蹈風格樂曲,或者跳音歌曲,我們要貼健重心向下反彈,獲得歡快、活潑的效果,如《鈴兒響叮當》等。
在演奏手風琴時,若需要抒情、優美、緩慢的效果,指面與鍵盤接觸面較大,聲音柔美;若需要彈奏快速流動的音符,指尖與鍵盤接觸,音響明亮而有光澤;若需要演奏歡快的歌曲,指尖觸鍵后反彈,音響歡快有力。
與手風琴相比,鋼琴下方中間有三個踏板:第一個踏板無實際功效;第二個踏板,又稱弱音踏板,主要功能是弱化聲音,使聲音更加柔美、安靜;第三個踏板又叫延音踏板,主要有延長聲音、美化的效果,是樂曲里使用最廣的踏板,而且還有幾種踩法,與鋼琴發音同時進行叫同音踏板,鋼琴彈下音之后再踩,叫音后踏板,延音踏板的使用不但使樂曲連貫,配合著鋼琴彈奏非常富有表現力。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樂曲都需要使用踏板,而是因曲而用,靈活運用。
與鋼琴相比,手風琴有獨特的風箱。手風琴風箱是專門控制音的強弱的,用力越大,越強,反之,越弱,這與鋼琴的手指及踏板控制力度截然不同。手風琴風箱種類較多:平風箱是最常用的風箱,適用于演奏抒情優美歌曲;頓風箱適用演奏歡快歌曲;柔風箱主要演奏揉弦效果;抖風箱可以演奏抖音效果,抖出音的數量低至兩個,多至五個,風箱效果拍案叫絕!
手風琴的發展是需要借鑒優秀的鋼琴理論的,但要重視手風琴樂器的“個性”,使之更好發展。希望手風琴理論和實踐有著更加長遠的發展前景!
[1]殷琪.手風琴教學專業化訓練問題的幾點討論[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1999(04).
[2]楊小玲.談鋼琴的發音[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7(01).
[3]高潔.中國手風琴音樂藝術發展史研究[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03.
[4](美)班諾維茨.鋼琴踏板法指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
[5]吳世超. 鋼琴與手風琴觸鍵研究[J].世紀橋,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