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娜
(運城學院,山西 運城 044000)
淺談加強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合唱指揮訓練的重要性
王維娜
(運城學院,山西 運城 044000)
近年來,合唱指揮在音樂專業教學中取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尤其是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指揮訓練學生合唱,對于提升學生合唱水平、增強學生音樂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音樂專業合唱指揮訓練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加強合唱指揮練習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訓練;重要性
現如今,合唱指揮在音樂教學以及多樣性的音樂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合唱指揮訓練,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領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目前,合唱指揮在教學中存在一定問題,不利于訓練效果的充分實現,要想促進合唱事業有序發展,就要明確合唱指揮訓練的重要性。
(一)合唱指揮發展情況
合唱作為藝術的一種,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并且自身藝術魅力獨特,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深受群眾歡迎。我國合唱事業起步較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合唱自身也逐漸完善和成熟。合唱團體﹑合唱作品的數量與日俱增,合唱藝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合唱指揮對技能要求較高,合唱團體有專業和非專業之分,非專業合唱指揮人才的數量要多于專業合唱指揮。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指揮人才的專業強度和數量也都不盡相同,經濟水平高的地區普遍優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對于同一合唱活動,經濟欠發達地區進行合唱指揮時,往往缺乏規范的訓練方法,由于指揮者個人能力有限,在合唱指揮中對于聲音﹑呼吸﹑音量﹑情感掌握等都有待提高。從中能夠看出,合唱指揮雖然在整體發展上有明顯進步,但是在發展中仍存在地區不平衡這一問題。因此,合唱指揮重任更多的落在音樂專業的學生身上,加強合唱指揮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它不僅能夠促進地區間的合唱水平的平衡,還能為合唱指揮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1]。
(二)合唱指揮教學現狀
雖然大多數音樂專業開展了合唱指揮教學活動,但是該課程活動所設計的教學內容較少﹑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不能學習到豐富的合唱指揮知識,教師忽視合唱指揮教學的同時,將精力更多的集中于獨唱練習或者舞蹈表演,學生的合唱指揮水平逐漸降低。除此之外,教師僅僅利用已有的合唱指揮教材資源進行重復訓練,不注重課外訓練資源的開發和引進,一定程度上減低了學生學習合唱指揮的積極性,改變了畢業生對該專業的認識和畢業去向。
(一)提高重視程度,培養社會責任感
高校音樂專業教師培養學生合唱指揮時,為了充分發揮該項訓練的重要性,首先教師自身要提高對合唱指揮的重視程度,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發展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和計劃,當訓練活動正式開始時,也會有依可循。合唱指揮是音樂教師專業能力之一,無論是在教育的初級階段,還是在中高級階段,都應加強合唱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合唱的藝術魅力不低于舞蹈﹑樂器演奏﹑獨唱,它的藝術價值值得高校音樂教師發掘,值得高校學生深入學習。訓練合唱指揮,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領悟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開闊學生的音樂思維。同時,這也是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合唱指揮的源泉,是增強學生責任感的重要體現[2]。
(二)制定培養方案,鞏固基本技能
合唱指揮對技能的要求較高,高校訓練學生合唱指揮時,要利用有限的在校時間合理安排訓練課時。課時訓練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鞏固學生基本的合唱技能,即根據不同指揮示意圖,合理控制拍子速度和強弱變化,起拍﹑弱拍﹑收拍﹑強拍與起唱﹑收束的配合關系,氣口設計,樂句斷句,指揮手勢以及分工和配合等,各個環節都不能忽視,都要熟練掌握﹑鞏固。在此期間,教師堅持一邊訓練一邊歌曲練習,保證每位同學領悟訓練內容。通過訓練,合唱指揮學生能夠做到心﹑手﹑眼全面配合,同時,達到準確﹑美觀﹑簡單的要求標準,為此,師生要不斷練習﹑不斷強化,直至指揮技巧完全吸收,促進師生合唱指揮能力整體性提高[3]。
(三)創新訓練方式是重點
學生鞏固合唱指揮基本功時,務必堅持規范的練習方式,同時,與時俱進的進行方式創新。教師在實際訓練中,也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發聲方法﹑呼吸方法﹑吐字方法,確保每位合唱成員都能充分發揮在合唱指揮中的價值和優勢。在此期間,教師要仔細區分合唱與獨唱二者間的不同,不能用訓練獨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合唱指揮訓練。獨唱更注重音色,然而合唱更加注重聲音的融合性。同時,教師還要重視訓練的基礎性,即嚴格把握音準﹑節奏等,尊重合唱成員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聲音特色和優勢,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合唱指揮訓練。當出現合唱與指揮不協調的情況時,教師可以通過借鑒成功經驗的方式促進二者間平衡。
(四)強化音樂素質是保障
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揮,要對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音樂作品完美表演,必須全面分析﹑準確掌握不同音樂作品中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情感基調,以及作品的理論知識﹑組織結構。高校音樂專業學生要想成為合格的合唱指揮,就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質和音樂駕馭能力,與此同時,這也是高水平合唱隊的外在表現,影響合唱隊最終的表演效果。因此,教師在訓練中,也要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將自身音樂魅力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提高學生的合唱指揮境界,強化學生的合唱指揮能力[4]。
(五)搭建表演平臺,豐富學生表演經驗
通過搭建表演平臺強化合唱指揮訓練,即高校教師利用充足的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與平臺比賽,合唱指揮小組依次登臺表演,表演結束后,以組間互評和院校領導投票的方式進行排名,成績優異的合唱組能夠獲得表彰獎勵,成績相對遜色的小組也會獲得相應鼓勵,此外各組還要繼續努力,完成接下來高校規定的訓練目標。合唱組學生通過平臺表演,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表演經驗,還會提高合唱指揮能力,增強練習自信心。
(六)設置合唱指揮課程為必考科目
現如今,部分高校成立了合唱指揮專業,但是該專業開設的課程僅以考查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曠課﹑替課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學生對該課程的要求僅限于不掛科,從而導致了合唱教學水平的整體降低,學生對合唱指揮課程的關注度也逐漸下降。要想打破這種局面,高校應將該課程調整為必考課,這不僅能夠端正音樂教師的教學態度,還會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學生為了提高課程成績,在合唱指揮訓練中會集中注意力,更加積極主動的與學生和教師進行技巧交流和理論知識探討,學生除收獲珍貴的師生友誼之外,還會意識到合唱指揮的重要性,自身的合唱指揮能力能得到真正提高[5]。
綜上所述,合唱指揮訓練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在短時間內學生的合唱指揮水平可能得不到全面提高,高校音樂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提高重視程度﹑優化培養方案﹑提升訓練技巧和方式﹑搭建表演平臺﹑設置合唱指揮課程為必考科目等方式強化合唱指揮重要性。
[1]杜玉平.加強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合唱指揮訓練的重要性[J].當代音樂,2016(24):19-21.
[2]常開起.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的思考[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4(04):82-85,88.
[3]周穎.高校合唱指揮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理論,2015(11):172-173.
[4]余瑞.淺析高校合唱指揮教學[J].大眾文藝,2015(09):214.
[5]劉巍.論我國高等音樂院校合唱指揮專業建設的必然性[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3(02):72-78.
G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