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高中體育田徑短距離跑訓練對策
王 琪*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體育教學作為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在促進青少年學生體質的提高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高中生來說,由于學習任務量大,科目繁多,高考升學壓力較大,所以體育課在幫助高中生提高身體素質和減輕壓力等方面作用顯著,尤其是短跑訓練,簡單便捷而又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本文研究了短跑訓練的對策。
高中體育;田徑訓練;短跑
田徑在所有的體育活動項目中,因為其方便簡潔的特征,所以已經成為了體育活動中最為基礎的部分之一,是很多其他體育項目的基礎訓練的內容之一,通過進行田徑短跑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速度、爆發力以及肢體的協調性。在日常的短跑訓練中,同樣要注重學生此類素質的提高。
在所有的體育項目之中,短跑是構成其他競技科目訓練的基礎部分,在德智體美必須全面發展的今天,高中校園由于課程繁多等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而難以開展訓練過于復雜的項目,所以田徑就成為很多院校的首選項目和必備科目,在體育運動的課程和特長學生的培養中,田徑也成為最為重要的一個選擇,因此,各個高中院校也更加重視田徑運動的科學有效的訓練。
田徑短跑作為一個高爆發的體育項目,是現代的體育項目中兼備高效、實用兩種社會功能的競技項目,田徑運動員經過專業的、有效的訓練,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爆發力等運動能力。
在田徑短跑的訓練中,主要的訓練目標是提高運動員的短跑技術、身體力量素質,從而增加肌肉能夠爆發的力量,提高運動員的跑步速度。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的傳統教育更偏重于學術類課程以及其考試成績,尤其是高中,由于我國高考的錄取率相對來說不夠高,而報考學生人數眾多,依靠高考來改變個人的命運已經成為廣大考生心中信奉已久的“事實真理”,所以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家長乃至于學生自身,都更加關注于語文、數學和英語等主要的科目的學習,體育課已經被當作一個可有可無的課程科目而長期被忽視,在很多的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將整個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取消。這種行為雖然為學生留出了更多的學習時間,可是卻忽略了體育課程上所進行的各種體育項目對于高中生身體素質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在校期間和畢業之后,身體素質普遍較差,健康狀況較差,從而容易出現各種身體疾病,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
有的高中,即使存在體育課程,可是進行的體育訓練完全達不到學生的身體健康的要求,田徑等體育項目的訓練強度和訓練方法達不到標準,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起跑、體能訓練等基礎階段,沒有從技術手段、訓練策略等方面對訓練進行改良升級,這些基礎的訓練因為太過于普遍而且難以起到明顯的效果,使學生對此類的訓練難以產生興趣,對訓練態度消極,從心理上難以配合體育教師的訓練。
(一)對反應能力進行訓練
在田徑運動中,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相差往往是非常小的,短短幾秒鐘的差距就會有很大的名次差異,所以,要想在田徑運動中取得好成績,反應能力也是一個關鍵。
對于大多數的高中學生來說,由于文化課程的數量多而鍛煉出一個能夠迅速反應的思維,但同時,局限于文化課程的學生由于身體素質長期得不到充分的提高,身體的反應能力會相對的弱化,身體的反應跟不上思維的反應。但反應能力在一場比賽中,則決定了運動員是否能在整場比賽中取得先機,在接收到短跑開始的信號后立刻做出反應,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為自己的比賽增加優勢。
對于高中生的反應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樣的,也需要具體的針對性方案,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個性特征去制定相關的方案,選取恰當有效的訓練方式。例如,在剛開始的普遍訓練的時候,可以采用軍訓中的“向左轉”“向右轉”的口令方式,通過加快口令速度、變換口令的規則等等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訓練。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反應能力都有了一個相應的提高之后,再對學生進行短跑中的預備開始信號反應訓練,使學生的大腦形成一個直覺性的反應,形成本能,從而減少比賽中的反應時間。
(二)采用多種田徑訓練方式
田徑運動在比賽模式上是單調乏味的,但是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卻可以采取多種的訓練手法,在基礎的訓練中增加訓練的趣味性,例如將游戲與訓練相結合,通過一些需要高度反應能力的游戲,來鍛煉運動員的反應能力,通過組織打籃球等等活動增強學生的體能,通過這一系列的方式進行訓練,激發學生對于訓練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游戲相對于正式的訓練,強度會相應的減輕很多,這將會有利于學生對高強的訓練做一個緩沖,幫助把握整個訓練過程的訓練節奏,從而避免學生因為過度的訓練而造成運動損傷。
高中生因為長期處于高考升學的壓力之下,體育對于身體和心理的調節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高中教育中,為文化課程而犧牲體育課程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而體育課中的短跑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體能和反應能力、協調能力,為文化課的后續學習和高考的備戰創造良好的身體條件。
[1]劉蘭香.淺談田徑短距離跑訓練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6):83.
[2]劉巍.高中體育田徑短距離跑訓練對策[J].教育界,2015(5):162.
[3]楊鋒.淺談高中田徑短距離跑訓練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3):147.
[4]秦波.田徑短跑教學的創新思考[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119-121.
[5]蔣牧.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的幾點思考[J].田徑,2014(2):25-28.
[6]曹春英,李蕊.大學田徑短跑教學的創新[J].新課程·下旬,2015(12):121-122.
[7]趙琦,張玲,李強.我國田徑短跑項目技術與力量訓練缺失的理論分析[C].全國體育科學大會,2011.
[8]莫毅.對彎道跑技術的認識及其訓練方法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4):567-568.
[9]林海.高校田徑訓練中現代短跑專門練習與傳統短跑專門練習的比較及在今后教學訓練中的改革[J].金田,2014(11):345.
王琪(1994-),男,漢族,山西榆社人,就讀于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系,體育教育專業,研究方向:田徑。
G
A
1006-0049-(2017)23-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