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明
摘 要:新課程改革在實施中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是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新的理念與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方式開展教學,從而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保證,進而切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幾點方法,希望可以為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學質量;方法
課堂教學是學生系統地學習知識的主要場所和渠道,教師要充分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將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地調動起來。我們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得學生在好學樂學的基礎上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證。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對于初中生來說,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是他們的個性與優點,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初中生的這一特點,在物理課堂的教學中巧妙地提出幾個問題,引起學生認真地思考與討論,從而在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前提下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可以從多個角度更好地思考問題,進而提高學生思維的多變性與靈活性,也更好地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如,在教學“機械能及其轉化”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游樂場中游客坐過山車的視頻,并引導學生思考:“游樂場中驚險刺激的過山車經常會讓我們尖叫,那么你們知道過山車是怎樣運行起來的嗎?過山車在最低點和最高點變化的過程中,能量轉化是怎樣的呢?”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入教學,并適當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充分地動腦并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現象,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啟發,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物理知識的探索中,從而為有效教學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二、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新課標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其主張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其真正地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濃厚而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自覺主動地探索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光的色散”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雨后的彩虹,在學生為這些美景感嘆時,教師可以利用三棱鏡為學生演示光的色散現象,從而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并且,為了凸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利用三棱鏡折射太陽光,從而在實際的操作中增強學生的濃厚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與培養,從而為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必備的條件。
三、聯系日常生活,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大部分學生認為物理是一門抽象枯燥的學科,導致他們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心里會不自覺地產生抵觸的情緒,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要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其在學習時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意義,進而切實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如,在教學“升華和凝華”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從生活中實際的現象引入,讓學生初步感知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如:衣柜里用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小,甚至不見了;冬天結成冰的衣服也會慢慢變干,而不是先變成水再變干;秋冬季節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樹枝上會出現霧凇等,這些常見的現象都會讓學生感到驚奇,從而可以將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證。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討論,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由于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學習能力,教師讓他們通過交流與合作,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并在討論與分享中使他們得出更多的結果,更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教師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新的時期對課堂的教育教學有新的標準與要求,教師要在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下精心地設計課堂的教學環節與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出真實高效的物理課堂,為學生今后的生活與學習都奠定良好的基礎,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飛.淺談物理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2016.
[2]許云昆.結合生活化教學策略 打造實效初中物理教學課堂[J].中學物理,2015(6).
[3]劉海波.提高初中物理習題課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