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禹霖
摘 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多媒體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也成為目前課堂教學中的常態。將多媒體技術手段與初中生物的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有助于保證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更有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主要提出了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幾點策略,希望可以使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初中生物是教師教學的一門重點課程,其對于學生科學精神與探索意識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是當前有效的教學手段,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構建出高效的生物課堂,從而切實地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下面我就簡單地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我的教學看法。
一、營造課堂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情感,有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地給予引導,從而使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中的主人,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多媒體是營造課堂氛圍的有效工具,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構建出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與情境。
例如,在教學“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海藻的生活環境視頻,通過直觀動態的觀察讓學生對海藻有初步的理解與感性的認識,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說一說自己對這些藻類植物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交流意識,也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完善自己的想法;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出示水綿和衣藻的結構圖,并以這兩個植物為例介紹藻類植物的結構特點。這樣逐步引入知識的教學形式,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特點,又有助于學生在積極的探索心理下進行高效的學習,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
提高。
二、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
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豐富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動機與興趣,為實現高效的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也為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感到陌生的細胞用圖片呈現出來,將細胞分裂的過程也用視頻動態地播放出來,從而讓學生通過視覺的理解來直觀地學習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細胞分裂的過程,從而在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又如,在教學“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些謎語,并讓學生說一說屬于動物的哪種行為,如“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筑巢行為)、“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遷徙行為)等,通過將古詩與生物教學的內容相結合,既使課堂教學的過程充滿了趣味,又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間的普遍聯系,從而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并且,經過了這樣的渲染,教師再引入生物教學的內容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所提升。
三、擴充課堂的教學資源
在如今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將他們培養成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利用多媒體則可以為學生適時地拓展教學資源,使其將課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相聯系,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并進一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傳染病與免疫》這一章的內容后,學生對于傳染病也有了基本的認知,但是由于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比較少,他們對這些就很難引起重視,那么,教師就可以搜索一些網絡上的資源為學生播放,如2003年發生的非典,這些觸目驚心的片段會讓學生對傳染病有更為深入的認知,從而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地鍛煉身體,保持日常的衛生,以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是新時期的必然教學趨勢,也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手段。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密切地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機,使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天琪.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實現生物教學效果最優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
[2]張蓉.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表現[J].中小學電教(下),2011(3).
[3]劉克蓉.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