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紅
摘 要: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隨時隨地都能用到數學。隨著教育不斷的改革和深入,將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教育研究的新方向。生活化知識教學不但能夠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思維,讓學生愛上數學,愛上學習。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情境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數學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加、減、乘、除運算,而是進入各種不同的領域,在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數學是初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的數學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因此,老師應該善用生活化知識教學,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數學教學語言生活化
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傳遞信息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語言,教師的語言不僅有傳授文化知識的作用,還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相同的內容,有的老師在課堂上講得晦澀難懂、枯燥無味,學生沒有興趣聽老師講課甚至昏昏欲睡;而有的老師講起課來繪聲繪色,具有生活化,學生不僅不覺得索然無味、晦澀難懂,反而是聽起來津津有味、興致很高,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活躍,老師很容易達到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提高了。所以,生活理念化的初中數學教學務必要注意語言的運用,使用恰當的語言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把抽象難懂的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易于理解的知識,實現數學課堂的優質化。
二、課堂導入情境化
課堂導入是一堂優質課展開的關鍵,要想一堂課變得高效,課堂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良好有效的導入可以引發學生的聽課和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情境,自然而然站在我們所熟悉的生活視角來引導學生快速進入狀態。同時,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整體概念,讓學生有這樣一個大致的方向,這對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有推動作用。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例如,老師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知識時,課堂導入可以引用一個生活情境。一個商場在進行打折甩賣活動,一件原價300元的衣服要進行打折處理,這件衣服的進價為210元,商家想要有百分之十五的利潤,那么請問商家可以標出幾折的優惠?提出這樣的問題后,可能有些學生沒有頭緒,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時老師可以給出兩個公式,一個為進價×(1+利潤百分比)=售價,另一個公式為售價=原價×折扣百分比。這樣學生就有了思路,理解了售價、進價和現價的關系。當然,老師應該逐漸引導學生,而不是一開始就告訴答案。理清楚思路之后,老師就應該對方程知識進行講解。
三、課堂情境生活化
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生活的點點滴滴越貼近,他們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通過對數學教材的深刻探究,我逐漸明白數學并不止是加減乘除、運算符號,它涵蓋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數學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為前提,創設與學生生活背景相關的情境,讓教學逐漸生活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需要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把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趣味性。在課堂上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比如,老師在授課時,可以用身邊發生的事情和情境作為例子,這樣能很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方程組這一知識點,可以引用戶外活動的例子。我們班一共有40個同學,分成11個小組,有4人一組的,有3人一組的,要求3人一組的組數是4人一組的一半,問應該怎么分組合適?因為我們之前已經學過了方程的知識,所以我可以逐漸引導學生往方程的方向靠攏??梢杂脁和y表示未知量,用方程組把已知的信息表示出來。學生通過這樣的課堂情境可以在以后的問題中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四、數學實踐生活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拓展思維、開闊視野。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實際地方考量,每個學生都設計自己的測量方案,之后班里學生5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選擇可行的方案在全班進行講解,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積極性,想到許多老師注意不到的問題。在學習三角形、四邊形時可以采用這一方法。這樣一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做到了自主與創新。
總之,教育源于生活,數學又是生活的延伸,把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數學老師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深入貫徹實施這一方法,讓學生愛上數學。
參考文獻:
[1]岳海燕.如何讓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J].學周刊,2015(2):138.
[2]曾志如.有關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討與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5(12):299.
[3]李慧華.淺析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J].文理導航(下旬),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