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晶
摘 要: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足球教學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足球競技技能是初中生階段體育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通過營生氛圍,通過對學生興趣培養,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課內課外在實踐活動讓學生形成足球競技技能,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為以后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足球教學;興趣;競技技能;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68
足球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使其成為趣味性與競技性強,體能技能與團隊意識要求高的集體性運動項目之一。通過足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同時由于足球運動既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教育,加之足球運動由于技術動作多樣,攻防轉換頻繁,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近年來足球被許多省市列入初中畢業體育會考的測試項目之一。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足球教學的興趣并有效提高學生足球競技技能成為初中生階段體育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一)寬嚴結合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初中階段是人一生中對于未知事物最為好奇并能快速領悟的時期,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時間培養學生對于足球的興趣,那么也就能快速吸引他們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在足球教學中學生是否對足球產生興趣,是否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教師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首先,我們必須讓學生深刻地了解紀律要求對于足球課是多么重要,這是上好一堂足球課的安全保障,是提高教學水平最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服從安排,聽從指揮。為了避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教師在進行紀律要求時一定要以身作則,并加入個人的情感,循序漸進,慢慢地使學生明白加強紀律教育的重要性。以教學工作大局為重,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形成良好的師生交流的氛圍,讓良好的師生成為教學發展的核心推動力量,以此激發學生對足球的濃厚興趣。
(二)精心設計上好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都是非常重要的。絕大部分學生對于足球了解很少,如果第一堂課就使學生感到毫無生趣的話,那么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阻礙作用。所以,教師在授課時應該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形體語言,通過對足球運動發展情況的概況講解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以抽出一部分時間向學生講解足球項目的一些起源和發展故事、趣聞與理論內容,然后帶領學生們開展足球運動(比如半場足球對抗賽、小組足球傳遞游戲等)。這樣一來,學生不僅了解了關于足球的有趣故事,而且可以更加順暢、自然地投入到足球運動中來。
(三)重視課外足球訓練
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對足球教學的興趣外,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足球基本功訓練。在課外足球基本功訓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打成一片,親自示范關于足球基本功的動作要領,幫助學生盡快掌握足球核心的基本功和要點。結合實踐訓練教師可以向學生隨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練習,在實踐自己通過總結尋找答案。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既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又達到了預期訓練結果。
總之,新時期的足球教學的推進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方式方法創新為抓手,不斷推動教學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只要堅持“苦練基本功,激發積極性”的教學總方針,學生一定可以更加喜愛足球課,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得到很好地激發。
二、重視基本能力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競技技能
從教學實踐來看,初中學生雖然對足球教學具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不重視基本能力訓練缺乏足球競技技能。在教學中教師注意利用初中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強的特點,采用了講解、示范、啟發、模仿、創新等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基本能力訓練。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競技技能的形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教學手段,逐步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難點。先讓學生自主練習總結腳內側運球的重難點,學生先原地練習,找到球和腳的關系,熟悉球性,教師再進行講解示范。教師的示范動作要準確、幅度適當、輕松自如;講解應語言精練,由淺入深,易懂好記。這樣能夠確使學生信服,更好地投入學習中。如帶球、顛球、傳球、射門等,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在課下,教師也要努力與學生交流,積極地與學生融為一體,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這樣一來,師生的關系更加和諧,學生對足球課更加充滿好感,教學工作的推進也會更加順暢。腳內側踢、停球技術是足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初中足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著重要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鞏固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 為以后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腳內側正面傳地滾球的要領,學習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和動作要求:直線助跑,腳尖正對出球方向,支撐腳踏在球的側方距球15cm左右,大腿外展,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尖微翹,踝關節緊張,用腳內側擊球的后中部,同推送或敲擊的方法將球擊出。教師給學生做正確示范動作,然后學生練習時,巡回輔導,糾正錯誤動作。學生練習踢固定球,做腳內側踢球支撐腿戰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練習,要求兩人一球,一人用腳底擋球,另一人做腳內側擺腿練習,再做腳內側接地滾球時兩人一組,隊形相距五米,練習傳球。最后分成兩對進行比賽,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分。
為了進一步建立運球的動作概念,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踢球動作,教師可以采用示范模仿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特別是身體的姿勢、腳型、腳法要正確。著重解決腳對球接觸力量、方向、掌握和眼視前方,同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主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在足球教學中只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長時間集中練踢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無味,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為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教師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教師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范動作。
總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教師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著眼學生,抓住教學的契機,以啟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尋覓、求索。只有學生充分掌握足球運動的技巧和運動保護,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就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體育運動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晨凌.淺談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足球技戰術能力的培養 [J].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11(11):263.
[2] 許宇斌.試論足球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現代交際月刊,2010(11):1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