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萍
摘 要: 作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選取部分教學案例,作為低年段語文教師從挖掘寫話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實施教學評價三個方面激發、延伸、保持寫話興趣的教學實踐,旨在讓小學生在寫話的同時收獲快樂而又美好的童年。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低段寫話 教材范例 教學探討
小學低段寫話訓練教學是作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學生今后掌握說話技巧、提高寫作水平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識字量低而無法流暢書寫;缺少觀察體驗而無話可寫;詞句儲備不豐富而不善于表達等。低年級語文教師要正視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要正確引導,深入挖掘寫話題材,對學生寫話要求不要太高,要以新課標中的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興趣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的理念為指引。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例,探討如何讓學生建立寫話信心,培養濃厚的寫話興趣。
一、挖掘寫話內容,激發寫話興趣
教師需要深入地挖掘寫話素材,在日常閱讀中使學生學會寫話,讓他們內心的話語輕松地付諸筆端。如果說語文閱讀教學是寫話的一個有效的載體的話,那么閱讀內容便是開啟學生寫話之門的金鑰匙。新課程標準強調讀寫結合的重要性,尤其在低段的寫話教學中,迫切需要教師將學生帶入閱讀文本中觸摸語言文字的脈搏,感受那些令人震撼的文字力量。例如在一年級課文《四季》一課教學中,教師依托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積累詞語和拓展寫話的訓練?!安菅考饧狻?、“荷葉圓圓”、“谷穗彎彎”這三個疊詞從外形、狀態方面形容不同季節具有代表性植物的特征,而“鞠躬”、“大肚子一挺”和“頑皮”則從動作和神態方面對事物進行描寫。教師可以利用聲色俱備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四季優美的景色,喚起其內心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激起其創作表達的欲望。教師不妨先引導學生發現景物的特征,比如說春天那花下忙碌的蝴蝶,夏天那調皮的小青蛙,秋天那豐收的谷粒,冬天那神色各異的雪人……這些生動的畫面與“?搖 ?搖,他對?搖 ?搖說:‘我是 ?搖?搖?!边@樣的句式嫁接起來,為學生提供表達的平臺,使學生很快就找到四季主要景物的特點,將句子補充完整,豐富寫話經驗,不感覺無話可寫,無從下筆。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寫話興趣
低年級學生還停留在形象思維發展的階段,有著較強的好奇心理和好玩的天性,容易將視線瞬間轉移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為此,教師應采取豐富多樣的寫話形式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組詞造句,連句成段。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占主導地位。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痹陂喿x中,識字符合語境教學法的理念,學生的記憶會更深刻。教材中的一些詞語是在某個主題牽引下學習的,教師應該在引導學生識字、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組詞造句和連句成段的練習。當然,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能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例如在一年級下冊《識字1》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春天的情境,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氣息,讓他們對這節課接觸的詞語“萬物復蘇、春回大地、百鳥爭鳴、小草、嫩芽”等詞語有自己的感受,最少說出一句話,從而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因為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句子之間的關聯性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為以后的習作奠定了基礎。
(二)以圖為介,豐富形式。圖文并茂的語文課本對于學生有一種魔力,他們喜歡在形象化的插圖中探求課文的意義,這些形象生動的插圖不正是語文教師的重要輔助工具嗎?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一定的敘述順序敘述畫面中的內容,敘述完后再寫出來,不僅限于圖畫本身,由圖畫想到的一些其他內容也可以寫出來,教師要特別注意鼓勵學生。例如在二年級第一單元《春天里的發現》的口語交際與寫話教學中,教師不妨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教材第一課《找春天》的兩幅大插圖中的事物,再讓學生說一說圖中看到了什么景物,引導學生先用“綠油油的草地、歡騰的溪流、嫩綠的草芽……”,再提問學生圖畫中的真個畫面環境如何?引導學生用一些基本句式說一說:“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對于畫面上的人物較多,教師還得讓學生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從而豐富寫話內容。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說的內容,細問這些小朋友在這個優美的環境中尋找春天有怎樣的心情呢?學生想說的話遠遠超出教師的教學預想。
三、實施教學評價,保持寫話興趣
恰當的評價對于學生寫作中真情實感的流露具有促進作用。教師要對學生的寫話采取激勵式的評價,鼓勵他們在寫話的時候采取個性化的語言,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對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適當的修改。例如在二年級《回聲》一課的“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這個比喻句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寫話訓練,讓學生在觀察學校操場上榕樹照片后,說一說自己的觀察感受,再以“?搖?搖?搖 ?搖,好像?搖 ?搖。”這樣的句式小試牛刀,并用激勵性的話語鼓勵學生大膽地描寫,比如:“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想象,我們也能成為小作家、小詩人呢!”或者采用生生互評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評價每個人的寫作優點。有的學生寫道:“那棵大榕樹,遠遠望去,真像一把大傘?!边€有的同學寫道:“榕樹上的蜜蜂飛來飛去,像蝴蝶。”教師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對于這兩個句子讓學生自己探究是否合適,本體和喻體之間應該具有怎樣的聯系和區別,相信他們會有自己的判斷。由此我們可以想到,我們一門心思地在追求正確的同時,不要忘了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使其增強寫話的自信。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及其以外的符合低學段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的寫話內容以開展教學活動,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豐富課堂,建立適合學生的評價體系,讓他們樂于說話,愛上寫話,對自己的寫作內容充滿自信。
參考文獻:
[1]林衛紅.把握課標關注學生——淺談作文教學中的四個依據[J].教學研究與實踐,2009年11期.
[2]洛松措姆.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寫話[J].西藏教育,2012年06期.
[3]張娟.架起寫話和習作之間的彩虹[J].文學教育,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