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靈
摘 要: 本文從信息化環境下《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研究背景出發,從更新教學觀念和模式、加強課程教學團隊建設、構建和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授課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方法等角度介紹了《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內容與創新點。
關鍵詞: 高等數學 混合式教學 信息化環境
1.研究背景
高等數學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術的重要基礎課程。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和技術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廣泛深入經濟學、管理科學及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對高等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高等數學基本以課堂教學為主,限于學時的要求及內容的抽象性很難達到對學生數學思維全面培養的目的,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單一的授課方式,緩解課時少與內容多之間的矛盾,高等數學急需進行教學改革。目前,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育信息化正在崛起,充分有效地利用網絡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新技術、新媒體、新思想、新理念給我們帶來的良好機遇,整合網絡學習資源,優化傳統教學環境,改善學校教學效果,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應運而生。
2.研究與實踐
信息化環境下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規律,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先導,創新人才培養觀念,深化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改革[1]:
2.1更新教學理念與模式
混合式教學實踐對課程內容的安排及學習活動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給指導教師的信息素養和調控能力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打破傳統封閉保守的教學模式,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運用混合式教學探索出有利于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教學模式。
2.2加強課程教學團隊建設
建立以教學能力強、學術研究深的教師牽頭、結構合理、相對穩定、教學效果好的課程教學團隊。堅持集體備課,共同探討、研究和改革教學內容,開發教學資源,探索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加強教學研討,增進教學經驗交流。為實現《高等數學》對專業知識的滲透與融合,滿足后繼專業課程對數學知識的需求,鼓勵與專業課程教師組建聯合教研室,創建跨學科的課程教學團隊。
2.3因材施教,構建整體優化模式
根據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采取分層次、分專業教學,對數學專業“重概念,重思想,重應用”,強調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嚴密性、系統性。例如,對于非數學專業的學生,以數學應用和應用數學為主要教學內容,強調實用性,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處理實際專業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通過對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解題技巧的系統整理和訓練,強化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逐步完善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從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
2.4改革授課方式方法。
從學情分析出發,緊扣課程大綱,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課時,采取豐富的教學形式與手段,探索開展基于項目、基于問題、討論式、探究式、案例式、參與式等多法并舉的授課方法改革。
根據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效果。通過借助數表、圖形、動畫等將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直觀的形式表達,用實例和示例加深對概念、方法的理解。開設數學實驗課,通過Mathematic和Matlab等軟件,讓學生動手實踐進行計算和畫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此外,依托現有的網絡工具,實現在線答疑,及時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2.5改革考核方式方法[4]。
根據高等數學的特點實現分階段考核方式,分別采取作業、測評、論文等考核形式,從知識掌握、應用能力、學習態度、道德修養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跟蹤指導學生,真正達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2.6以教科研為載體,推進內涵發展。
通過對師生組織教科研理論學習和指導,探索教、研、培三位一體的教科研工作新模式,引領學生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從而不斷增強信息化環境下《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效果。
3.研究與實踐的創新點
3.1與專業教研室成立聯合教研室[2],討論高等數學與專業的相關性,提升高等數學對專業的服務水平,強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滿足專業課程對高等數學的知識要求。
3.2增設數學實驗選修課程[3],通過對數學軟件的學習,通過數值分析、矩陣計算等數據的可視化系統練習,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探索興趣。此外,對于數學軟件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在相關專業領域內的學習,如工程計算、信號檢測、金融分析等領域。
3.3采取過程化的考核模式[4],很好地對學生學習進行及時評價、監督、促進,改善學習風氣,增強學生學習效果,實現考核的積極意義。
4.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整合了課堂與網絡的雙重優勢,將傳統教學環境和信息化環境相結合,實現兩者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結構,實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結構,形成全新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元明,王旭.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12):184-185.
[2]宋國亮,孔令彬,楊云峰.深化分層次教學改革,提高高等數學課程教學質量[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3,1:36.
[3]戎娜.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348-349.
[4]張宏濤,曹仰杰.過程化考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66-67.
[5]溫惠琴,陳琦.信息化環境下高校公共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119-123.
南京林業大學2015年高等教育研究課題(2015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