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貞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得以確立,教師逐漸轉變傳統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給學生留有更多自我發揮和表達的空間。同時教師逐漸轉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扮演引導、總結與評價的角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發揮好課堂評價作用,注意從教師自身和學生角度實現多方位評價,更客觀地認識學生,培養學生更科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小學生形成理性思維,提升數學水平。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評價 學習質量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教師逐漸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教師處于引導性地位,學生處于主體性地位,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考與配合。因此,教師應當做好課堂評價工作,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長處與不足,在教學中真實地反映出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知識技能接受程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落實教學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同樣需要教師重視評價作用,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發揮教師評價的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評價作用,首先需要從教師做起,制訂出合理的、完善的評價規劃,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做出評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做好評價工作,應當隨時關注全體同學在課上的表現情況,結合學生真實水平,在心里有一個相對公正的評價。從而根據心中的評價調整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最大限度帶給學生最為喜愛的、效果突出的課堂教學。同時,教師可以對表現優異的學生提出口頭表揚,提升學生的學習數學積極性。注意所謂表現優異,并不是單純指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而是指在本節課積極配合教師、主動思考、勇于表達自己的學生,以及跟之前學習狀態相比,學習勁頭更足的學生。同時教師需要關注一些在課堂上出現知識接受困難或者思維方式出現偏差的學生,耐心地幫助其理清思路,更順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如學習長度單位時,大部分學生能接受厘米、分米、米這幾種常見的長度單位,也可以迅速進行相互之間的換算。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在形容某事物時可能會出現長度單位選擇困難的情況。此時就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上課狀態,對學生回答問題、做練習時的表現做出中肯的評價。這樣小學生才能認識到自己做出的某些回答是錯誤的,認識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長處。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積累知識技能,提升學習質量,提高數學水平。
二、鼓勵學生自我評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還需要小學生做好自我評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針對在課堂上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從而讓學生從自身角度學會全方位分析自我,正確認識自身的長處與不足。教師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目前學習狀況,認識到自己需要從哪幾方面提升自我,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督促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認識到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學生視為“合作伙伴”,感受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如學習《年、月、日》時,教師在完成教學后,可以讓學生做幾道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的應用題,分清年月日三個時間單位之間應當如何換算,特別明確平年和閏年的概念。在學生完成習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查,并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對自己的解題情況和上課聽講情況做出評價。這樣學生可以回憶整個教學過程,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可以說學生自我評價是引導學生自主回憶教學過程,再次理解和鞏固課上所講內容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找出自身不足,從而提升學習質量。
三、引導學生互相評價
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還需要學生之間做出互評,互相指出對方的不足,并發現他人的長處,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學習成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每節課最后留給學生三至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由互評,并鼓勵一組或幾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互評,接受其他同學的再次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學生互評,給學生認真觀察其他同學、學習其他同學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空間,給學生傳遞一種主人翁意識,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應當更多地發揮個人價值,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知識技能。
如開展《生活與百分數》數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分組,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與百分數相關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數學回歸于生活,感知數學的實用性、生活性與趣味性。在活動結束后,讓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共同找出對方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時對其他小組成員開展評價,學習他人長處。這樣學生在互相評價過程中能更清晰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發自內心地提升水平。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需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賦予教師和學生評價者的身份,全方位評價每一位學生,從而客觀地認識到學生的不足,發現其長處,挖掘其潛能,不斷提升小學生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鄭華恒.讓即時評價充滿生命的張力——小學數學課堂即時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247-248.
[2]李國長.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