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強
摘 要:當老師苦,當老師難,當個好老師是苦難相伴;當班主任累,當班主任繁,當個優秀班主任則是難上加繁;而要當好貧困地區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忙、苦、累、痛、繁,更是家常便飯。走出困境、克服瓶頸,還需革新體制、競爭激勵,內外結合、尋找對策。經受苦痛、追求幸福,更需永葆夢想、擁有智慧、自我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現狀反思;自我成長;享受幸福
對于快樂與痛苦,白巖松在其書《痛并快樂著》中引述了這樣一句話來表達他的想法,“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5%,最痛苦的事情5%,剩下的90%就是平淡,但是這5%的幸福又使人們忍受了5%的痛苦,接受了90%的平淡。”
對于農村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正是為了5%的幸福,忍受著5%的痛苦,過著90%的平淡生活。守住平淡、忍受痛苦、一往無前,正是農村初中班主任的真實刻畫;痛并快樂著、累并幸福著,正是對農村初中班主任的生動寫照。
一、現狀堪憂:苦累相伴,五味雜陳
1.忙——工作量偏大
現在大多數農村初中的班主任,都是由擔任學校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課程的老師兼任,平常擔任兩個班的課程,上課加輔導等周課時在18節左右,從備課、上課到輔導、作業,工作量就很大,若再擔任班主任工作,還需跟班檢查、召開班會、維持紀律、打掃衛生,更免不了組織活動、交流談心、幫扶救助等,真是忙得天昏地暗、暈頭轉向。
2.苦——思想教育難
新課程的全面施行,教育理念的日新月異,學生的知識儲備、思想變化也日趨復雜,加之農村地區留守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困難重重。特別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關愛,也已成為當前農村教育的首要問題。關愛留守兒童,共建美好家園,學校、班級有時就會力不從心。而要關愛所有的留守兒童,嚴防成為問題學生,班主任更是費盡心思。若遇到個別交流困難的家長、個別嬌生慣養的問題學生,那更需使出渾身解數,談心、家訪、幫扶、調查、陪護,不一而足,真是精疲力竭、苦不堪言。
3.累——心理壓力大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班主任經受的不僅僅是身累,更主要的還是心累。每天6點多起床、晚上10點多就寢,時間跨度大,晚上休息4、5個小時,更是家常便飯。最主要的還是心累,有面對班級建設的困惑、焦慮,有對個人發展的期盼、渴望,也有對學校未來的藍圖向往,更有對自身價值的追求夢想,真是心力交瘁、累到白首。
4.痛——關系協調難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避免不了的是協調溝通:與家長的溝通、與學生的溝通、與科任教師的溝通、與學校領導的溝通。由于農村部分家長的自身素質偏低,家庭環境松散,加之社會對教師的高期望,很多班主任都是如履薄冰干工作、兢兢業業做協調、膽戰心驚搞溝通。如若再發生點安全事故,則是低聲下氣、到處修補。唯恐一個不是,帶來千萬不足,真是回天乏力、辛酸痛楚。
5.繁——責利不對稱
盡管在2009年8月教育部就出臺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其中第十四條規定:“班主任的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還要求將班主任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但在很多農村地區,班主任的工作量還沒有真正納入機制,通過績效工作渠道來解決班主任的津貼也是不痛不癢。面對社會的高物價、高工資,每月百十元的班主任津貼只能是杯水車薪。加之受外界功利思想的誘惑,部分班主任只是按部就班、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忙于應付各種考核、檢查,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創新進取,正如網絡名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二、尋找對策:內外結合,走出困境
針對上述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現狀,我認為要克服瓶頸、走出困境,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一個中心:愛——變職業為事業
著名詩人汪國真有一句名言:“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當班主任就應該成為一門必修課。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就應該把它當做一種事業來熱愛,當成一種追求去跨越,當成一種價值去實現。只有真心地愛上這個事業,才能去實現它、成就它。
2.兩條主線:外優內競,內外聯動
(1)優——體制革新顯活力
針對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待遇偏低、心理壓力大等問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乘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東風,認真貫徹教育方針,合理安排,統籌兼顧。一方面,將班主任的工作量和津貼納入工作考核機制,從制度上予以保障;另一方面,還應健全班主任的評獎機制、幫扶機制、培養機制,疏通成長渠道,比如,可設立模范班主任基金、心理咨詢室、成長課堂等。
(2)競——競爭激勵促成長
根據農村班主任工作困難、心浮氣躁等問題,各級學校還應在內部管理上精益求精,大力健全競聘上崗、考評激勵等制度,通過評優選模、職稱晉升、模范引領等途徑,優化班主任隊伍,逐步形成良性競爭,使班主任管理走向規范化、常態化。
3.三個途徑:靜心、優雅、精細
(1)靜心——潛心育英才
“愛,乃是美德的種子”(但丁《神曲》),班主任就是那不知疲倦的播種人。面對班主任的浮躁心理、功利思想,還得從心理上去克服。放下身子,靜下心來,把自己真正融入班集體,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拒絕外界的各種誘惑,方可深入班級、走進學生內心,干好班主任這一神圣工作。
(2)優雅——環境助成長
由于農村初中普遍偏僻,經濟文化等相對落后,各校應大力促進優美環境建設,不但要搞好“硬化”“綠化”“亮化”,還應促進校園環境“美化”“標準化”“規范化”。讓每一名班主任、每一位學生在優雅的環境中過得安心、舒心,從而穩定農村初中的班主任隊伍。
(3)精細——文化促發展
針對農村初中班主任的苦累現狀,各校還應建立健全文化發展規劃,實行精細化管理。在營造良好校園環境的同時,還應大力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引導班主任共建高雅文化、參與民主管理,鼓勵班主任經常閱讀、開展讀書會、進行寫作展示、編撰案例集錦等。在閱讀中釋壓,在寫作中成長,從精細走向成熟,從高雅走向完美。
三、幸福成長:勤嚴細實樹形象,自我成長享幸福
1.方法篇:勤嚴細實樹形象
(1)勤—— 一勤補萬拙
做班主任又忙又累,但班主任本身就意味著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因為在行為和道德上,我們都要把自己塑造成一種模范、一個榜樣。日常工作應做到“六勤”:勤到班、勤鼓勵、勤發現、勤表揚、勤觀察、勤了解。“勤能補拙”“天道酬勤”更應成為班主任的座右銘。
(2)嚴——嚴師出高徒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嚴格公正,不徇私情、不偏不倚,沒有嚴明的紀律就沒有良好的班風。在自身修養上,班主任更要突出一個“嚴”字:嚴以修身,不許學生做的班主任首先不能做;嚴以用權,班級事務安排上,客觀公平,彰顯正能量;嚴于律己,學生希望的,班主任要盡心盡力去做到,答應學生的,班主任要竭盡全力去實現。
(3)細——細節定成敗
針對班務工作的冗繁復雜,班主任應從細節入手。處理班級糾紛、事無巨細,關注特殊群體、細細斟酌,協調各種關系、仔細應對。細節決定成敗,小節方顯差異,在細節上下功夫,在忙碌中不斷提高自我能力。
(4)實——實效助發展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從學生的習慣培養到規范養成,從學生的安全健康到學校的平安和諧,時時處處離不開班主任的辛勤努力。在班集體的建立發展中,不僅要做口的巨人,還應成為行的高標。在班務處理上,更應突出實效,點評要實,匯報要實,做人做事更要實。
2.方向篇:自我成長享幸福
(1)敬——常懷敬業之心
有人說,班主任是學生生命中的貴人。真正的貴人,則應是學生人生的轉折點、騰飛的踏跳板。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敬業。敬畏教師這個職業,敬愛班主任這一事業,敬重學校校紀校規。時刻尊敬、共同愛護校園這方凈土,共同哺育班集體這片花園。
(2)感——追求職業幸福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統帥”“保姆”“法官”,忙碌已成為常態。法國雕塑家羅丹說:“工作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歡樂,就是幸福之所在。”教師要有職業幸福感,就應該努力設計和構建自己的職業幸福大廈。以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心靈感悟,不斷追求職業幸福,時刻享受人生樂趣。
(3)樂——融入享受快樂
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是導演,兼藝術指導、舞美設計、劇務于一身,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全才。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班主任只有真正融入班集體中,真正融入每一個學生的內心,身先士卒、親身示范,與學生一同拼搏、一同努力。當看到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時,你會驀然發現,原來班主任也可以如此陽光、如此快樂。
(4)思——反思充實自我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教育理念、管理思想在不停地沖擊著我們的心扉。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應成為班主任永恒的追求。要改變自己,必得從反思入手。主題班會、日常管理要反思,思想教育、家長會也要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在反思中不斷充實、不斷促進自我成長。
(5)智——智慧鑄就成功
設計和澆筑班主任這個職業的幸福大廈,需要班主任具備全部的教育智慧。擁有教育智慧是班主任最大的職業幸福。智慧型班主任具有臨場的天賦、即席的創作、絕妙的回答、機智的處理,是學生成長的福音,是人們對教育、對班主任永遠的敬仰。要成為一名智慧型班主任,就要具備新型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師德修養、淵博的文化知識、科學的管理方法,還需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引領班集體從管理的智慧邁向智慧的管理。這時,班主任才會領悟職業幸福的內涵:教育不是犧牲是享受、不是重復是創造、不是苦累是幸福。
總之,做一個好老師、會累,做一個好班主任、會痛,但只要我們堅定育人信仰、不斷探索進取,就一定會收獲快樂幸福。“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心中有夢,一切從今日腳下的地平線開始,在痛苦與歡樂中前行,就一定會駛向幸福的彼岸!
參考文獻:
[1]白巖松.痛并快樂著[M].長江文藝出版社,2010.
[2]劉正榮.一線班主任工作法[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6]GHB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