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摘要:河南省農業發展對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關乎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因此,發展河南農業是河南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而隨著河南省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也擺在河南面前。因此如何發展家庭農場,發展好家庭農場成為解決河南省農業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把河南省家庭農場的發展作為研究對象,本文把河南省家庭農場的發展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然后通過對河南省家庭農場的調查研究,總結了河南省家庭農場的發展現狀好問題,結合外國家庭農場發展的經驗,最后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現代農業;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建議對策
一、河南省家庭農場發展研究背景
(一)河南省農業在全國的地位要求
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國民經濟的一切活動的發展,包括工業、商業、科學、文化等發發展都要依賴于農業的發展。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河南省面積廣大,土地肥沃,地勢平坦,2014年5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是說:“在河南糧食播種面積在全國是第二,小麥是第一,占全國小麥面積1/4,把河南糧食、小麥抓在手里,全國糧食豐收就有了基礎。這是河南的貢獻、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也是奉獻。”從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上能看出:抓好河南農業生產,促進河南農業發展,不但關系到河南近一億多人口的生活問題,甚至關系到我國河南農業發展的好壞。
(二)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
家庭農場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有家庭經營、適度規模、集約化生產、商品化經營、農業收入為主等特征,家庭農場既把現代農業要素融入到了傳統意義上的農戶家庭經營中,又避免了雇工農場等農業組織形式大規模流轉土地帶來的解放勞動力過多、企業運行風險累及農民、農作精細化程度不夠等問題,是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的路徑選擇。
(三)培育新型農民主體的需要
根據《河南省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三年行動計劃》顯示:河南省城鎮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到2015年河南省城鎮化率達到48%,到2016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接近50%。高速的城鎮化率致使農村的勞動力越來越少,縱觀目前河南省農村拉動力狀況,農村多以老年人和兒童為主,有少量的婦女。原來老人種田在不少地方還只是季節性的勞動力變化,而如今農業生產呈現老人種田常態化趨勢,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老人接替老人種田,農業生產梯隊“老人化”,并由此造成一些基層農業生產后勁不足等問題。是一些耕地因缺少勞力而可能粗放經營,對農業生產產生了明顯影響:“省事田”、“懶人田”隨處可見。這就出現了誰來種地的問題。
二、河南省家庭農場發展的問題
(一)土地流轉困難
家庭農場的發展受制于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的小農經濟,在沒有政府的強有利的推動下,會對家庭農場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河南省土地承包和流轉權分散。河南省是中國人口大省,河南省農業人口數也是最多的,人均土地只有1畝。各地市土地人均數差別較大。這些土地分散在全省個人手中,難以集中流轉,在流轉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一戶或者幾戶農民致使土地難以實現土地規模流轉。(2)土地流轉價格高,近年逐漸上漲。增加了經營成本,降低生產效益。(3)土地流轉方向和對象有非糧化和非農化風險。河南省部分地區土地流轉由企業主導,企業用地主要目的服務于企業,有去糧食化風險;近郊地區主要目的是圈地,用于賠償;個別承包土地主要目的為了套取國家的政策補助,并不是真正用于農業的生產。
(二)農場資金短缺、融資難,補貼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河南省家庭農場的資金投入比重中,農場主投入占到65%,信貸投入占到22%,而政府補貼只占到13%。位于河南省中牟縣的瑞峰家庭農場,專業種植種植草莓和間套種植蔬菜、瓜果,承包土地150多畝。除了建立大棚和其他生產所需的固定成本外,每年仍需大量的流動資金。目前河南省農村地區開展融資信貸的金融機構有河南省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中國農業銀行,但是大部分只有農村信用社,而且這些銀行申請借貸資金的程序較為復雜,審批效率較低,需要提供較多的借貸物,難以滿足農場發展所需。雖然在土地流轉、農機農技、融資信貸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補貼,但是相對于國外以及江浙地區農場投入來說,補貼力度較小,起到的作用有限。
下圖顯現橫軸從1到18分別為:1鄭州、2許昌、3漯河、4三門峽、5南陽、6商丘、7信陽、8周口、9駐馬店、10開封、11濟源、12洛陽、13平頂山、14安陽、15鶴壁、16新鄉、17焦作、18濮陽。除南陽外扶持較高,其他都較低,個別地區還是處于零扶持狀態。
(三)經營者科學文化水平不高,經營管理水平低
從調查情況來看,河南省家庭農場主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農業職業化教育培訓較少。農場主較低的文化素質已經不能滿足建設現代家庭農場的需要,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影響了家庭農場的發展和經營效益的提高。
(四)家庭農場界定沒有統一的標準,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通過調查得知河南省各地市對于家庭農場的政策扶持力度較小,缺乏法律依據、缺乏規范性文件。在2014年6月河南省農業廳關于印發《河南省示范家庭農場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對家庭農場進行了認定。但是目前我省還沒有出臺關于家庭農場的法律、法規、文件,造成家庭農場主市場地位不清楚、不明確,經營者的身份沒有界定清晰。
(五)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
家庭農場規模化的生產經營,必須配套相應的機械化作業、病蟲害防治、動物防疫、科技服務、農業保險、農產品購銷等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而目前河南省社會化服務體系尚未全面構建。一些實力不強的家庭農場,自身能力不能改善農田的基本條件、購買配套的灌溉設備、沒有參加農業保險。例如社旗縣大剛家庭農場,在2013年秋季由于干旱,損失金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