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蓮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流程;重
點;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3—0058—01
語文教學中的作業設計部分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教師在教學上的思想觀念,這與學生的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小學生的語文作業設計必須從語文課程的專業性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學習為導向,從學習特點和需求出發,最終達到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涵養的目的。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長期的觀察、思考和研究后,筆者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提出幾點意見。
一、規范作業設計的流程
教師作為作業設計的最根本的執行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結合一天或者一階段所學知識點的內容進行語文作業的設計。作業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必須結合學生的實踐情況,不能讓學生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學習,而要自發地去學習。規范的語文作業設計要有一個明晰的設計流程:
1. 作業設計意圖要明確。即解決“為了什么而設計”的問題,就是在設計之初要明確作業設計的目的和要求以及作業的特色等。
2. 作業內容要確定。語文是一門內容廣泛的學科,其作業內容一般有知識豐富的內容指向、訓練讀書的技巧指向,內容指向的作業設計通常是具有全面性的。
3. 評價作業設計。教師在語文作業設計完成后,不能直接給學生布置作業,要在此之前先對作業內容進行評價,其內容主要包括明確作業設計意圖,作業對學生有何作用以及難易程度等。
二、注意作業設計的重點
1. 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文是一門注重語言能力的學科,培養語感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所在。通過閱讀會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量,逐漸培養良好的語感。因此,教師應增加自由閱讀的時間,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另外,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太多的閱讀量容易增加他們的腦容量負擔,反而得不償失,所以應將自由閱讀時間控制在三十分鐘左右。
2. 關注學生的特點。當今社會,小學生的作業負擔越來越重,如何降低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質量是頭等大事。對此,教師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這一點千萬不能忽視。小學生的語文作業需要從兒童學習特點出發,在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對學生進行體貼的關注與引導,從而得到意外的收獲。比如,為了增加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可以允許他們在作業本的周邊畫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案,一方面降低學生對作業的抵觸情緒,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這一做法就是抓住了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愛亂涂的心理特點,將其興趣愛好與作業設計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增加他們對作業的興趣
三、注重作業的評價
學生都有一定的攀比心理,對其作業提出表揚,學生會對這門課程很感興趣,同時對做作業保持積極性。心理學表明,在小學階段,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學生對教師的依戀與尊敬,他們比較在意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話在他們心里毋庸置疑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對待學生的用詞,多一些贊美,少一些批評,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興趣尤為重要。
1. 評價原則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只針對其成績的好壞,評價是多樣化的,要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目的。尊重他們的學習個性,如果接受不了某些學生的學習習慣,可以慢慢引導,不要直接進行批評教育,在鼓勵原則的前提下,尊重其個性化發展。作業評價可以實行多樣化的評價標準,這一標準因人而異,爭取讓每一個學生在完成教師設計的作業時,都能取得一定的進步,并獲得教師的肯定。
2. 評價內容的多樣化。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興趣的重要階段,對語文作業的評判,是重視學生情感態度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對小學語文作業的評價應追求內容多樣化,其內容包括對目標的評價、能力的評價和情感的評價。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同時它還是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還具有對新知識點的正確導向作用。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發展道路上,一切要以學生為導向,以學生的長足發展為著眼點,使其在作業中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收獲應有的快樂。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