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飛
【關鍵詞】 物理教學;計算機;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3—0072—01
一、過分貪大求全
在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便是將教學課件設置成“電子教案”,簡而言之便是將教材上的內容搬上熒幕,導致所制作的課件不合理、重點內容不突出,內容過于混亂。另外,很多物理教師所設計的課件包括新課導語、課后習題、思考練習等,可以說課件內容無所不包,在這種發展趨勢下教師的任務便是對計算機進行控制,學生是屏幕的觀眾。這種從“灌注式”轉變為“滿屏灌”的教學模式,會對整個教學起到不良影響。
本來在計算機技術上所采取的CAI課件具有靈活性與交互性,但是大而全的課件卻缺乏這一系列的特點,很多教師為了進一步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按照課件內容進行,不僅堙沒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還導致物理教學形成流水狀。甚至部分物理教師過分重視計算機技術,改變了輔助教學的基本原理,將教學過程之中的主輔關系有所改變,造成得不償失的后果。如果采用多媒體,則需要保證教案的完整性,可以制作一些小巧靈活的課件,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為主,以改變抽象知識為目的,能夠讓學生在內容復雜的物理知識中抓住重點。
二、對課件進行濫用
有部分物理教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之中只要具備先進的教學手段,那么教學效率就會有所提升,這一類教師不僅不會更新思想觀念,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會全程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導致課件濫用現象非常嚴重。針對這種問題,需要從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對于比較簡單的實驗或者物理知識,則沒有必要采取計算機進行教學;對于部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的知識采取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化抽象與具象,能夠將靜態知識轉變為動態知識,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從實際角度出發,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并不取決于計算機使用的頻率,而在于是否具有一個質量較高的課件,對于在物理教學中采取常規教學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考慮使用多媒體課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計算機技術并不是萬能的,所有的優勢如果利用不當則會形成缺點與弊端,所以在物理教學中要積極遵循適當應用的原則,否則會適得其反。
三、課件質量不高
很多物理教師并沒有專業的計算機教學技術,再加上日常教學任務比較繁重,無法在短時間內設計出生動、形象的高質量課件。根據研究調查,當前物理教師所設計的課件都顯得比較單一、呆板,不僅背景動作比較乏味,并且大體內容一樣。在物理教學中會涉及到非常多的軌跡運動內容,物理教師根據教材所設計的動畫制作技術不足,僅僅是文字、圖片的整合,這種模式下無法真正發揮出計算機技術的優勢。
一般而言,在利用計算機技術設計課件的時候需要嚴格遵循科學性與可行性的基本原則,所有的動態過程盡可能采取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現。但是想要制作一個優秀的課件,即便是專業人員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物理教師要明確所制作的課件外觀不一定非常美觀,但是重點內容需要得到展現,物理知識能夠得到集中歸納,避免出現分散性現象。比如,在制作動畫的時候,學生對動畫的直觀性與啟發性有所認識,但是卻對危害物理規律的動畫了解不夠,所以物理教師在利用計算機制作課件之后需要對內容進行分析與整合,避免出現錯誤的動態展示,杜絕對學生造成視覺危害。
四、加強對模擬實驗的應用
在物理課程之中,實驗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物理實驗不僅操作復雜,并且成本過高,所以可以利用模擬實驗替代物理實驗。比如,內容與原理比較簡單的實驗,物理教師可以應用模擬實驗進行代替,讓學生對物理原理有所認識即可。與此同時,部分教師認為如果采取模擬實驗相當于紙上談兵,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無法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所以,在物理實驗課程中,對于容易觀察的實驗采取模擬實驗,或者利用動畫、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物理實驗的基本原理,這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受到危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關注度。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