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麗光
摘要:一個企業是否經營得當、是否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都體現在這個企業的收益質量上,而且企業的收益質量也決定著這個企業是否能吸引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對于企業來說,影響其收益質量的因素很多,如何把握這些因素從而不斷增加企業收益是企業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企業必須完善評價體系以保證對自身的收益質量進行準確客觀的評估。本文首先分析影響企業收益質量的因素,然后探討出構建有效的評價體系的方式以引導企業向著更廣闊的未來邁進。
關鍵詞:企業;收益質量;評價體系
企業收益質量的高低代表著企業能否維持良好的效益以及能否進一步發展,將企業持續發展的目標與企業收益信息相融合是良好的企業收益質量的體現。從另一角度來看,客觀公正對企業收益質量進行評價能夠準確的展現出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能力,也能反應出企業的真正實力。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競爭呈現激烈的態勢,正確的評估企業收益質量決定著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然而,只是根據企業的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因素評估企業的收益質量將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應該首先分析影響企業收益質量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夠全方位的把握企業的收益情況,從而制定其未來的發展計劃。
一、收益質量的影響因素
(一)企業兩權歸屬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現代企業逐漸出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企業所有者并不是自己經營企業而是委托給他人,也就是經理,來對企業進行管理經營。企業收益質量的評估也是由經理全權負責,然而,由于企業所有者與企業經營者的利益訴求不同,企業經營者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對企業收益質量進行不正確的評估,從而導致企業的效益低下,長此以往極其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所以,企業的兩權歸屬情況直接影響著企業收益質量,如果企業的兩權相統一,那么就不會出現經營者的腐敗行為,企業將會朝著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兩權分離則很容易出現經營者惟利是圖、不顧企業利益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未來將會斷送在經營者的手中。
(二)會計政策的選用
企業的會計政策指導著企業核算的進行。由于企業的收益情況是會計依據會計政策核算出來的,因此,會計政策的選擇決定著企業收益質量的評估。比如在核算存貨時,可以采用后進先出法和先進先出法,然而,在物價波動的時期,這兩種方法會核算出不同的收益情況。選擇恰當的會計政策,會保證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不能只從自身利益出發,而是應該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選擇最恰當的會計政策,做到既不忽視相關風險的存在,又不低估企業的收益質量,從而在彈性范圍內對收益情況進行正確的評估。
(三)企業資產的儲備狀況
企業的資產是指企業現有的或者能夠支配的一種貨幣資源,企業資產能夠為企業創造諸多效益,因此,毫無疑問的也影響著企業的收益質量,反之企業的收益質量也影響著企業資產的質量。從根本上說企業的資產是企業潛在利益的激發工具,如果企業的資產不具備這一點,那么對于企業來說這筆資產將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例如企業中由于收入虛增而產生的一些不能回收的應收款項以及資產負債表中未投入的項目等。因此,企業應該對其資產進行合理分配和利用,除此之外,還應該對于資產負債表中的項目進行合理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收益質量。
(四)企業的主營業務
企業的營業利潤是所有利潤中占有比例最大的利潤,它是由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根據主營業務反復性、經常性的特點,因此由其產生的營業利潤也就相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所獲得的營業利潤越多也就意味著其收益能力越穩定。根據營業利潤與企業的主營業務的關系可知:主營業務越突出,營業利潤的占有比例越大。因此,一個企業如果它的主營業務十分突出,那么這個企業的收益質量也相對較高。企業的主營業務類型關系著該企業的收益質量,由于主營業務可以給企業帶來穩定的收益,由此可知,企業的主營業務可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一個主營業務突出的企業,那么它的營業利潤也會相對較高,從而它的收益質量也相對較高。因此,企業的主營業務影響著收益質量。
二、評價收益質量的有效方法
(一)分析企業的收入來源
在分析企業收入來源的過程中,起初應該分析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弄清楚其主要來源是經常性業務收入還是一次性收入。如果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得到合理分配,那么其主要收入來源應該是經常性業務收入,而不是一次性收入。一次性收入具有偶然性,極可能是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經營者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而簽訂的協議。除此之外,由于一次性收入對于企業的收益質量影響甚微,企業要想長期發展則必須依靠經常性業務收入。企業還應該對于來自關聯企業的收益進行分析,如果這些收益所占比例較大,那么投資者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定價政策上以保證企業收益質量的提高。
(二)分析企業的會計政策
由于企業的收益情況是會計依據會計政策核算出來的,因此,會計政策的選擇決定著企業收益質量的評估。一個企業要想獲得高質量的收益,那么該企業的會計政策一定是不容易發生改變的,并且運用該會計政策會使會計仔細核算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凈收益。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提高自身對會計政策變革的重視。《企業會計準則》中指出企業要想改變其會計政策必須滿足以下兩點:一是法律或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要求變更;二是變更會計政策以后,能使所提供的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信息更為可靠,更為相關。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企業常常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改變會計政策。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理智分析從而制定明確的計劃。
(三)分析企業的利潤
企業中由于收入虛增而產生的一些不能回收的應收款項以及資產負債表中未投入的項目等會給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對企業利潤的現金保障程度分析尤其重要,它意味著企業能不能收回現金以增加其資產。企業只有及時收回現金,才能夠將這些現金投入到生產當中,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收益質量也會增加。反之,不能回收的應收款項增多的情況下,企業將無法正常生產,其收益質量也會隨之下降。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分析凈利率現金比率評估企業的收益質量,企業的收益質量高,那么就證明企業的凈利率現金比率高。因此,通過分析企業的利潤也會對企業收益質量做出正確評估。
(四)分析企業收益的持續性與增長性
由于企業的主營業務具有反復性、經常性的特點,因此影響企業收益持續性的主要因素就是主營業務收入的穩定性,如果一個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保持穩定,那么也就意味著這個企業的收益能夠保持持續性。除此之外,企業的主營業務的利潤增長率也可以作為評估收益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主營業務能夠給企業帶來穩定的收益,那么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就可以直接反映出企業能否實現其長期發展目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對企業的收益持續性和增長性的分析評估收益質量,而且收益持續性和增長性越高的企業收益質量越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競爭呈現激烈的態勢,正確的評估企業收益質量決定著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除此之外,正確評估企業收益質量也能夠為企業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依據,從而制定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投資方案。因此,企業應該注重分析影響其收益質量的相關因素:企業兩權歸屬情況、會計政策的選用、企業資產的儲備狀況以及企業的主營業務,同時按照本文提出的評估方法對收益質量進行評估,從而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婷.關于我國中小創業型企業的盈利質量分析[J].時代金融,2016,24:140+150.
[2]郭瑞琪.非財務指標引入收益質量評價重要意義[J].經營管理者,2016,02:33.
(作者單位:黑龍江中鐵龍禹石油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