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婷
摘 要:現代教育將保障學生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放在首位,以高效率的學生主體課堂作為基本目標。強調學生主動學習、樂于探究。新課程要求初中英語教學要安排有效的學習活動,指導學生通過實際的感知、習得、實踐、參與,完成學習任務,掌握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主要研究的內容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價值;策略
自從課程標準試行以來,一直強調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日益凸顯,因此,有許多研究者對其進行研究,也產生了較多的優秀成果。以下筆者就主要分析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價值以及策略。
一、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
1.從教學氛圍上講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帶動班級整體學習氛圍,降低學生學習中的焦慮。小組合作學習是對班級學生進行合理搭配的學習,學生之間是互相熟知、平等共進的關系,能夠毫無顧慮地進行交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還能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一旦小組內部形成較好的相互促進關系,就能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團結合作關系,有效避免傳統教學中學生不敢或者不愿意回答問題的情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共同努力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當然,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有些學生會習慣性偷懶,運用小組掩護自身不良的學習態度。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時刻觀察小組的學習動態,對于一些不求上進的學生,要及時與其談話。同時教師要及時改進評價系統,盡可能全面反映出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2.從師生交流上來講
小組合作學習為師生交流提供了新的機會。教師要學會因地制宜,進行合理的小組搭配,要充分利用小組各個學生的特長,對他們進行合理分工,并適當給予學生引導,促進小組學生互相幫助,揚長避短。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積極鼓勵;對于性格活潑外向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促進每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合作的思想,運用個人能力增加小組集體的力量,借助集體的力量提升個人水平。
3.從小組學習的成果來看
通過對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分析發現,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之后,學生成績、及格率的對比,以及許多學者所做的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學生的英語水平確實有所提升。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教師要發揮有效引導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間接參與者,但是卻是十分重要的領導者。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新時期教育先進性的重要體現,也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基本保證。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過渡階段,教師在此時不僅要扮演好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更要扮演好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積極的互賴策略
信任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需要師生之間的信任、學生之間的信任。對于一個小組來說,成員之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教師合理安排小組成員扮演的角色,但是教師、學生之間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如果能夠產生積極的互賴關系,小組成員就能形成人人平等、共同努力的良好關系。
3.分層教學理念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堅持分層教學理念。首先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第一層為英語能力較差的,而且對英語沒有很大興趣的學生;第二層為英語能力較差,但是有英語學習興趣的學生;第三層為英語學習成績一般,有一定的英語學習興趣;第四層為英語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后,教師要以此進行搭配分組。在一個小組中,要有兩個第一層的學生,兩個第二層的學生,至少兩個第四層的學生,第三層的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搭配。之所以這樣搭配,是為了讓第四層的學生幫助組內成員解決英語學習難題,其余學生帶動第一層學生培養英語學習興趣。
4.根據學生技能特長進行分組
除了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組以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分組。初中英語教學中,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訓練。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分析他們各自的特長所在。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能夠實現互補,是最佳的分組狀態。
新時代社會的發展對現代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建立一個互相合作、共同進步的班級關系。英語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知識性教學,更應當關注學生語言的實際使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分組教學,淡化自身對英語教學的操控作用,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將是今后相關研究者要共同關注的主題,最終的目標是實現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波.合作:新課程對教師的新要求[J].課程·教材·教法,2004(7).
[2]侯金蘭.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嘗試[J].青海教育,2004(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