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一、組織作用
作為班主任,就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要把一個班級帶好,使它成為一個堅強的班級集體。班主任應有治班的長計劃,短安排;為完成各種教育教學任務,要經常組織校內多種活動,培養小干部,發揮他們在班級管理以及教育教學上的助手作用。
班主任受學校委托,全面負責教育和管理一個班集體,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班主任的基本素養,特別是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對于做好班主任工作關系重大。班主任的多種素養不是天生的,他來源于班主任對培養下一代的高度責任感;來源于自己對工作的無限熱愛;來源于自己的嚴格要求和刻苦磨練;來源于與同行的協助和支持。
二、引領作用
教育部出臺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二條明確指出:班主任是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導師。一個好的榜樣勝過千言千語,如果我們能以身作則,那么許多時候三其口,教師要用自己的行為規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蘇林斯基認為:“每個孩子身上都潛伏著某種才能素質,這種素質,這種素質猶如火藥,為使他燃燒起來,必須有引火星?!?/p>
高尚的高的品質.正派的思想作風,以身作則.說明做到的務實精神,是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基本素質,也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獨特之處。當班主任很難,有老師怕它,其實難在班主任是不是勇氣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教師喜歡基礎好.之上發達的學生。但教師不是企業家,是教育家,要傾注全部的愛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一個班級培育幾個尖子不難,男的是要使每一位學生都提高,興趣.愛好.聰明才智都得到發展。只有著眼與教育事業的未來,著眼于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教師才能跳出自我狹義的小圈子。
三、滲透作用
規范思維大家都知道,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也是學校教育主渠道。各學科教育是想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經常.最基本的途徑,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齊整重要作用。班主任要教書育人,要挖掘本書課內在的德育因素,寓德育與教案值周和覺術過程各個環節之中,并把其滲透成為各聊教師課堂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來完成。
四、調整作用
改變后進生的過程,就是一個調整的過程。如果班級里有后進生,那就得班主任下功夫去使它們轉后進,孩子很聰明,這也是大家肯定的,但是他就總靠要小聰明在小學五年級的學習根本就不下功夫。他的父母不在本地,祂寄住在奶奶家,父母把希望托在這個孩子身上??墒?,他根本就不能體會父母,每天得過且過,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找他談幾遍話。他很任性,不過有一個有點,那就是他也肯定別人,對自己看的比較透切,對自己的缺點認識得很清楚。
與此同時,班主任更要有見識.有膽識,遇事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能辯證地看問題和處理問題,在全面關切教育方針上,要善于處理好智育與品德.體育.勞動教育的關系。在學生教育問題上,能全面辯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因為只有識苗動教育才么能育苗。既能看到優秀學生的短處,也能看到落后學生的長處,既能看到他們的差異,又能看到他們又互相轉化的可能。班主任要能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及管理符合新時代的要求,為培養社會.對國家有擴型的人才打好基礎。
其實,班主任在新時期德育工作作用還有很多,像帶動作用.促進作用.聯絡作用等等。在此就不多談了。但其重要一點我們必須堅持,那就是;班主任是中小學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