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雄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嶺南小學,廣東廣州 510935)
情境激趣 趣中養成
——淺談如何提高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謝健雄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嶺南小學,廣東廣州 510935)
高效的課堂是現代教學的追求,品德課也不例外,要打造有效的課堂必須要激發學生對品德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愉快教學的重要手段。
情境;品德教學;激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調動一切適宜的手段,通過多種策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不少小學生卻覺得品德內容比較嚴肅、枯燥,學習起來缺乏興趣。
在小學品德教學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注意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激趣的教學手段,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品德課堂更有效,讓學生在樂中學習,趣中養成。下面談談我的粗淺做法。
利用媒體輔助品德教學,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道德的本質,從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因此,利用媒體輔助教學,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探究生活事理的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豐富學習的資源,有助于學生直觀地認識事理,感悟道德內涵。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聽覺和視覺手段,進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音樂對小學生來說是很有魅力的,熟悉的歌曲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就跟著哼唱,節奏明快的曲子學生會跟著打拍子,甚至跳起舞來。在品德課上,我經常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切合教學內容的歌曲或樂曲,創設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音樂中進入學習,在音樂中萌生美好的情懷。如教學第三單元的“騰飛的中國”的第一課《春天的故事》時,我在教學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且教同學唱這首歌曲,之后我再回過頭來問:“你明白這首歌所說的故事嗎?你知道歌曲創作的背景嗎?”學生各抒己見。我接著說:“一起打開書本去學習《春天的故事》。課末回唱這首歌曲,這時的歌聲融入了學生對改革開放這一時代的理解,也表達了自己生于這騰飛時代的自豪。這樣的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后學生還會傳唱歌曲和主動了解更多關于新中國成長的故事來讀。運用音樂進行品德教學,學生學得入情入境,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小學生的思維形象性強,活潑好動。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我們不難發現教材的形象直觀性,圖文并茂,排版優美,內容豐富。教學時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形象直觀進行教學。但這還不夠,畢竟教材是呆板的,我充分運用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通過有趣的動畫引入課題,既能誘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點明了本課要學習的東西,從形式上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課堂效果就事半功倍。
在教學《誠實的回報》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下載了一系列關于古人誠實守信的動畫,讓動畫的人物去講述一個個道理。如播放《曾子殺豬》的動畫,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動畫,但這種形式學生喜歡看,在看的時候不經意地接受了誠信的教育,同時也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要使學生在課堂是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并內化其修養,首先要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養成良好品格的欲望和自信心,促使學生主動樂意地學習道德知識和道理,并用以約束自己在生活學習的各種行為。
小學生容易受到新鮮刺激的吸引和感染,所以創設新奇百變、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能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促使他們全情地投入學習之中。在教學“勞動者的榮耀”這一內容時,我事先準備好了幾個我國英雄兒女的故事。在教學這一單元時,我都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通過老師的講述,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了課堂。老師引導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學習討論故事蘊含的道德內涵,隨后再進行課本內容的學習,這時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地進入所學的話題中去了,并會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已經不經意地把這些道德元素內化為自己的“道德營養”。
名言警句,主要是指人們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等。品德課是一門德育課程,它不需要深奧的理論和教條,需要的是各種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實例和人性化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巧用名言警句,有利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事,對最終上活、上好品德課作用較大。
如在教學《節儉日里話節儉》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回去圍繞“節儉”收集相關的名言警句,這是為這一節課內容做一個主題的提煉,也為下一課的學習做鋪墊。到匯報交流時,同學拿出自己的名言積極地和同學交流,這樣對于這個主題的學習就更加深入了。其實品德課的許多內容都可以這樣進行教學,如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誠信”也可這樣操作。在課堂中恰當地運用簡約而有力量的名言警句,學生更容易受到啟發,比冗長的說教發揮更大的作用。
開展活動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形式之一,它以歡愉輕松的活動氣氛取代了學習過程中呆板單調的機械學習,使學生始終以飽滿的學習熱情,積極的學習狀態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在教學《假如我是人大代表》這一課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模擬活動。課前我先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去準備“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會如何履行職責”的計劃書,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進行社會調查,最后把自己的調查所得寫成演講稿,在班級內進行演講,最后讓同學進行投票,選出“最佳人大代表”。整個課程內容都是在活動中進行,學生的學習顯得有效和實在多了,也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新的教學大綱指出,學習品德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也就是要把領悟到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素養品質用以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在準備教學《說說零花錢》這一課時,我想到班里的同學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合理使用零花錢的現象。我覺得必須讓學生對此有所認識,最好是教學能震動他們的神經,進而學會合理地使用零花錢,在行動中逐漸養成節儉的習慣,我決定運用生活事例激趣法。課上,我聯系到父母的辛勤工作掙錢的例子,告訴他們零花錢的來之不易,再讓那些比較懂得節儉的孩子去講述自己使用零花錢的事例,通過再一次的對比,從而認識亂花零用錢是不對的。但我想這樣的教育力度還不夠,我要學生回家后了解父母的工作的辛勞,并做匯報。在匯報課上,許多同學都感受到了父母工作辛苦,掙錢不容易,都說要珍惜父母給予的零花錢。用這樣的生活事例進行深入實際的教育,學生在行動上有了悄然的轉變。
在品德教學中,教學激趣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藝術,它既不是隨手可得,也絕非一蹴而就,它體現了一個教師的智慧,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反思總結和摸索,才能運用自如。當它被老師熟悉運用時,我們的品德課堂就是一個高效的課堂,是一個真正促進學生品德培養和發展的有效課堂。
[1] 曹同浩.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 2016(12).
[2] 劉文會.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
[3] 楊廣偉.小學社會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分析[J].科技資訊,2015(28).
謝健雄,1974年生,男,廣東從化人,現任從化區鰲頭鎮嶺南小學校長,曾獲得廣州市優秀教師、從化區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