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 杰 王路遙
要給學生一個愛上學的理由
文│邵 杰 王路遙
這是一個激情澎湃的時代,無數的教育工作者在素質教育領域進行著大膽的嘗試和求索,曾經的“賞識教育”“責任教育”等一系列的“頭腦風暴”過后,為數不少的學校依舊歸于沉寂。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考試和升學——這兩大不可回避的教育命題仍牢牢羈絆著廣大教育者探索前行的步伐。如何在學生的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結合點,讓學習輕松自然,使教育花開滿園?昌平一中憑借多年在生本課堂領域的探索,交出了一份屬于自己的答卷。
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始終堅持以“平等與尊重”為辦學理念,確立了為社會培養“優秀公民,有為青年”的育人目標,牢固樹立尊重師生、依靠師生、服務師生的思想,把滿足師生的發展需要、維護和保障師生切身利益作為制度建設的根本標準,逐步形成了“厚德致忠,篤學自強“的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文化。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這里的老師始終勤教善教、甘為人梯;這里的學子嚴謹篤學、立志成才,譜寫了輝煌的教育篇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昌平一中,來共同領略品牌名校的風采,感受教育創新的魅力!
鏡頭一:走進昌平一中氣勢恢宏的大門,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學樓上懸掛的一面巨大的電子屏幕,屏幕里循環播放著優秀學生的照片。駐足觀賞,你會發現展示的并不僅僅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有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學生,有文筆好、博覽群書的小明星,有精通數理化的小小科學家……照片上,孩子們那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與快樂,映照著這所沉靜威嚴的學校蘊含的暖色。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鐘啟泉先生有一段話說得好:“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師的專業發展。”為保障生本課堂的有效實施落實,昌平一中在教師專業化發展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實踐探索,成效顯著。高中的學習生活課程緊、任務重,生本課堂的提出,無疑對老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以及培訓機制,激發教師在生本課堂中的參與度和活力。
頂層設計重規劃學校成立由教學主管副校長牽頭,由教學主任、教研組長、繼教辦工作人員組成的師本研修領導工作團隊,由繼教辦、學科組共同制定培訓計劃,平均每年拿出專項經費用于師本培訓。課題研究實施期間,學校重點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將經驗上升到理論等環節上下功夫,引導老師們發現生本課程和生本課堂建設中遇到的真問題,以課例研究的方式,在校外理論專家和學科專家的雙指導下,用研究的態度、科研的手段實現教師由實踐型向研究型轉變。
師本培訓重實踐學校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老師設計不同的培養類型,如新教師培訓、師德培訓、骨干教師培訓、非骨干教師培訓、學科專業培訓等,所有培訓都緊緊圍繞生本建設展開,培訓什么、什么時間培訓、誰來培訓、如何檢驗培訓效果等都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在師本培訓實踐中,學校始終堅持以“理論與實踐、實踐與反思、學習借鑒與師本內化、集中培訓與自主學習”四個相結合的培訓原則,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策略,有為名師工程奠基的“青年教師筑夢計劃”,有提高教師學科核心素養的“化學學科組高端備課”,有立足課堂構建的“生本課堂課例研究”等等,讓一線教師都能夠走進東北師大、華東師大、北師大的校園,在專家教授的點撥下獲得理論提升,從而使得老師們的視野被打開,交流的欲望被激發,展示的需求被釋放。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不僅僅是實現了由封閉向開放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他們的專業自信和學校自信。
鏡頭二:王老師在課間找到一位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而學習成績下降的同學,在問及沉迷游戲的原因時,這位同學坦言:因為跟不上學習進度,學習產生了挫敗感,只能去游戲里發泄,尋找成就感。得知原因后,王老師并沒有批評指責,而是讓他從最簡單的選擇判斷題開始做起,做完后給予細致耐心的講評。一段時間后,這位同學手里捧著高分試卷,驕傲地交到了王老師的手里。
19世紀,課程的經典問題是“什么知識最有價值”;20世紀,課程的經典問題是“誰的知識最有價值”;21世紀,經典問題成為“什么知識最有力量”。而核心素養的提出,正在使得老師們從關注知識點的落實轉向素養的養成,從關注“教什么”真正轉向學生“如何學”和“學到了什么”。也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學生掌握自學能力,給每一位學生裝上自主發展的發動機?昌平一中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生本課堂建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
改革課堂教學方式生本課堂建設就是要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課堂上讓學生的思維真正的動起來,關注學生的課堂體驗與獲得,通過教師主導作用喚醒、激發學生主體智慧和潛能,讓生本課程實實在在落地,促進學生五大核心素養形成。經過三年的研究與實踐,學校在綜合各學科生本課堂教學特色的基礎上,歸納、提煉概括出具有一中特色的生本課堂六要素:學、導、探、展、評、拓。
六要素滲透到平常的課堂教學中。課堂前,老師要求學生們自主預習,并布置教學任務,使孩子們對即將要學習的課程有初步的了解。課堂上,教師列出學習提示,引導孩子們進行自主學習,將不懂的知識點進行小組討論,最后由教師匯總出小組討論未能達成一致的知識點,并進行統一的傳授和解答。課堂中,教師還根據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設置A/B/C/D四份難度不同的試卷,一起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自行選擇試卷,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基礎學生的學習需求,還照顧到了學生的自尊心,充分體現了學校尊重與平等的教育理念。這樣的課堂不僅讓孩子學到了文化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pad進課堂傳統課堂里,老師站在高高在上的講臺,底下坐的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并沒有真正地融入課堂,課堂是名副其實的“一言堂”。相比于傳統課堂,pad在生本課堂的大力應用,其信息量之大、互動之及時是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在pad終端,老師能夠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并能及時調控、點評,為了照顧學生的自尊心,老師往往會選擇一種溫和有效的方式,例如走到學生的座位旁,指出學生出現的問題,并予以細致耐心的指導,形成了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不僅如此,學生和學生之間,通過終端系統,也能實現很好的互動,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學生的解題過程和做法,來對比認識自己的不足。另外,昌平一中的課堂是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課堂,學生如果在pad上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的做法,可以直接走到該同學的座位旁,向他請教。生生間的有效互動,讓學生在自己同齡人的幫助下,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傳授的知識。無論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是小翻轉課堂教學,都體現著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建構,把學生放在了課堂中心,轉變了課堂學習方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專注了學生的實際獲得。

>>周有祥老師帶領學生在“京北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實驗室”探究基因的奧秘
在昌平一中的生本課堂上,教師退居幕后,變成了課程的引導者、設計者,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他們用自己的獨立思考,奉獻自己的智慧、表達自己的觀點。你會發現,在尊重和平等的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一開始的靦腆、害羞變得樂于表達;由調皮、厭學變得積極主動、自信樂觀,形成積極向上的新風貌。置身于昌平一中的課堂里,你能看到高科技精準快捷的呈現,孩子們積極活躍的氣氛,教師循循善誘的指引,無不讓人發自內心地震撼。
鏡頭三:周老師一進辦公室,就發現桌子上放著一封信,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封長達5000字的自薦信。原來,在落選了京北分子與細胞實驗室的選拔后,這位同學很不甘心,憑著對于科學的熱愛,他鼓起勇氣寫下了這封自薦信,托同學轉交給了周老師。剛放下自薦信,門口一聲清脆的報告聲傳來,周老師一看,是自己班上的一位學生,這位學生進門后便開始和周老師侃起了“飛蚊癥”,并提出了讓周老師眼前一亮的新想法。在聊了半個多小時之后,這位同學才道出了來意,原來他也想加入京北分子與細胞實驗室。看著同學怯生生又充滿期待的臉龐,再看看手里的自薦信,周老師驕傲地笑了。
一個人從出生成為家庭的一員,再到成為社會的一員,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在一個人社會化的進程中,學校為其確定怎樣的發展目標,提供怎樣的“營養”和幫助,于學生的當下乃至今后的發展關系極大。怎樣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奠基,是簡單粗暴地讓一個個人生規劃師來決定孩子的未來?還是只根據老師的判斷來決定學生的發展方向?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為此,昌平一中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基礎,注重發現和培育學生個性特長,不遺余力地開展校內外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志趣體驗,助力學生規劃人生,為大學甚至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基。學校依據學生的志趣,建立各種各樣的社團和實驗室,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交給學生,讓他們選擇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你愛運動,多個傳統體育項目讓你能量得到釋放;你愛表演,京劇社、話劇社或是播音與主持課程等,一定有一款適合你;你愛科技,人工智能社團、3D打印、“京北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實驗室”等會帶你探尋那些看似尋常事物背后的秘密;你愛文學,青鳥文學社、9點通訊社等待著發表你的作品……

>>昌平一中健美操隊參加陽光體育節展示
昌平一中并不想依靠題海戰術,培養出應試教育下的考試機器。昌平一中希望培養出的學生將來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能夠在各行各業服務于社會,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他可以是科學家、數學家,也可以是醫生、老師,只要能對社會有益,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是最好的。

>>小戲迷京劇社成員在校園嘉年華演出

>>昌平一中籃球隊參加陽光體育節

>>昌平一中足球隊參加“奧運城市杯”京津冀校園足球邀請賽

>>昌平一中原創革命歷史劇《恰同學少年》參加昌平區學科綜合實踐成果展示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大樹,那么昌平一中“平等與尊重”的理念就是樹木生長所必不可少的養料。昌平一中的全體師生用辛勤的汗水為大樹的生長源源不斷地提供著養料,使大樹汲取著營養、吐露著芬芳,結出累累碩果。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重點本科升學率在60%以上,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源示范校,也是全區生源最好、社會認可度最高的學校。
昌平一中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踐行“平等與尊重”的教育理念,在考試成績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兩手齊抓,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于潛移默化中達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推進了學校的全面發展。如今,昌平一中人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姿態,為創造一個更加絢爛奪目的教育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