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藝術設計的人才培養定位需要在應用型和綜合性的背景下進行,本文將就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以及思維模式的培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思維;培養
高校的教育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社會的需求是主要的發展動力,把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水平提高為主要的改革方向,從教學模式,思維培養等方面著手,綜合提高教學水平。
1 藝術設計教學模式
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往往把學生置于一個被動的角色,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學習方式、自身需求等方面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在新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中,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主動性,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主體角色的認同,作為教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社會需求進行因材施教和分層次教學,幫助其挖掘自身的潛力,真正的學以致用。
1.1 強調學生的參與
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師主導作用的方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調學生的參與,在課堂討論中和實踐環節更多的注重學生自主的參與和動手,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表達和思考進行引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點上還要對一些較為新穎的內容進行深挖,引導學生去探索和學習,并且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去打破學科之間的限制,將藝術設計與其他一些學科結合起來,例如環保學、信息學等,擴大藝術設計的范圍,延伸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且這種方式還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教師作為課程的引導者和傳播者肩負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做到全面全方位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明確的劃分教學目標,例如不同年級和不同階段應該學會的知識水平,另外教師還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學科的改革創新,對于藝術設計這種與時代發展聯系緊密的學科,教師需要及時的更新現有知識儲備,不斷的對現在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完善,最后是教師之間的交流,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促進教學思想的完善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發揮優秀教師的帶頭作用,增強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1.3 市場與教學的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做空中樓閣,要注重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的銜接,在教育教學中要著重注意實踐環節,著重突出院校特色,從產品創意化和市場化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給學生設定題目,讓學生在學習中也在接觸到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今在人才市場的數據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到,有沒有工作經驗實踐經驗是一個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向,在藝術設計的行業內尤為表現明顯,因此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迫在眉睫,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是企業對學生的要求,這就需要學校要加大校內研發平臺建設,通過各個專業的配合和研究來積極探索,抓住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可以選擇性的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項目的設計工作中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積累學生的實訓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夠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經濟意識進行培養,讓學生切實了解藝術設計行業的行業現狀和行業發展水平,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能力,完善其團隊協作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為真正的工作打下基礎。
2 藝術設計思維培養
現代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變化,目前來說已經到了另外一個階段,現代的教育更為注重的是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思維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國,藝術設計的思維培養主要是指視覺敏感度、創意思維、品味審美等方面,這都是藝術設計思維的表現,在藝術設計中,藝術設計思維的培養尤為重要。
在全球的發展中,創意產業和經濟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在知識經濟中,國家競爭力的維持也需要足夠的創意,所以說創意思維應該成為藝術設計培養的核心部分。
2.1 藝術設計思維
所謂的創意思維其實指的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創意來表現在設計上,讓觀眾能夠快速的捕捉接受,這是一個作品的重要特點和標志,也是創意者本身的藝術精神和審美的展現。創意思維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邏輯思維、對比思維、發散思維等都屬于創意思維,在具體的教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這些思維方式的培養。
2.2 創意思維的培養
在教學中,創意思維的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為教育核心,主要從想象力和聯想為著手點,藝術設計包括很多學科,例如視覺傳達、環境藝術、動畫等專業,在任何一個專業都需要創意思維為基礎,其中專業設計基礎知識是創意思維的基礎。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散,在教學上教師要實施多元化靈活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已有的優秀設計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理解創意的產生和實現,并且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和創造,例如在環保的創作中,更多的是圍繞森林、動物來進行的,表現方式主要靠對人類同理心的喚醒,在這個點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有沒有其他的表現形式,其他的能夠觸動人的心靈的表現元素,以一個話題為展開是教學中常用并且效果較好的方式。
2.3 在生活中尋找和引申
絕大部分的設計元素都來源于生活,而生活的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激起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創作想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從生活的細節出發。高校還可以適當的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寫生等活動,通過對一些展覽和建筑、風景等的體驗來感受設計元素,還可以變換角度對生活已經習慣的東西進行觀察,從而利用發散思維來進行創作,加以一定的想象和不同的融合,最終表現出不通的效果和形式。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藝術學科是應用性較強并且具有專業融合和技術交叉的學科。教師需要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改革,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在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上著重進行,培養學生自我創造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許硯梅.淺論藝術設計教學模式與創新思維的培養[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6.
[2]宗世英.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視覺素養培養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3]秦贊.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現狀分析及教學模式探索[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
[4]何敏.高職藝術設計教育“職場化”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8.
作者單位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