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珍
(福建省沙縣南霞初級中學,福建三明 365050)
讓表演走進英語口語的課堂
曹麗珍
(福建省沙縣南霞初級中學,福建三明 365050)
英語課堂教學融入課堂表演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課堂表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能激勵學生具備創新精神。課堂表演應適當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和表揚學生。這些都能夠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綜合素養。
英語口語;鞏固知識;創新精神;評價;課堂表演
表演藝術從來都是以音樂、舞蹈、話劇、曲藝等形式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的,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在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融入表演的成分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彰顯新課標中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目標要求。新課標指出: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和學習都應該從使用的角度出發,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教師通過創設接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學生經常為難以開口而苦惱。課堂上,教師說教得比較多,而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比較少。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如果能夠把表演這門藝術融入英語課堂口語教學之中,就會把枯燥乏味的口語聽說課變得形象、生動、有趣,促進學生樂學,增強學生個體的發展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同時,還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課堂的教學目標,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綜合素養。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表演就是基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參加口語表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必須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真正的人》中也說過:“我認為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迸d趣是學生學習的持續不斷的動力,而課堂表演就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它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在實踐英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講解,課堂氣氛顯得沉悶且乏味,學生也會感到疲倦而昏昏欲睡,特別對于“特困”生。此時,教師如果能利用課堂表演,可以打破這種僵局,實現高效的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上仁愛版Unit 7 Topic 2 section A 的時候,由于本課是有關制作炒飯的話題,內容相對乏味。在聽力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解決1b內容的時候,發覺學生對文本材料不是感興趣,除了幾個好生能解決問題外,大多數學生比較茫然。此時,教師靈機一動,能否把抽象的制作炒飯過程通過分組自主組織課堂口語表演呢?而且還可以按小組進行競賽,看哪個小組表現得最好。通過任務布置,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學生開始積極主動地按教師的要求去準備。他們先把表示制作順序的副詞first, next, then, after that, finally背下來;接著,他們通過把制作炒飯的步驟從課文中找出來,并且開始背誦和試說演練。在準備5分鐘后,教師看火候已到,就要求幾個小組分別上臺口語表演。他們的興致非常高昂,表演得聲情并茂,繪聲繪色,課堂效果相當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說道:“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至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闭n堂表演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自己親身體驗和實踐文本中的知識,讓學生去背誦和理解文本中的句子和知識,這樣學生就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并且通過體驗和實踐,非常牢固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實現了教師所要教學的內容和目標。通過表演,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技能,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更能體現新課標中要培養學生“能用英語做事”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Topic 2 what sweet music! 時,本節課的重要語法內容是感嘆句(How exciting/what a pity),所要學習的知識點為問觀賞音樂會的時間、地點、人物等其他知識點。通過學生的課堂表演,學生能說會道,能夠用英語把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背誦和表演,對鞏固和實現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意義重大。因此,教師在上聽說課的過程中,用適當的方法和時間讓學生從事課堂表演,是實現高效課堂良好的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這已成為我們廣大教師的共識。培養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學生未來參與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儲備能力,為促進學生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奠定基礎。在英語課堂表演中,鼓勵學生在文本材料的基礎上可以大膽地去創新和實踐,這不僅會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通過接觸、理解、操練、靈活運用語言等環節,逐步實現語言知識的內化和升華。
例如,在上有關keeping healthy topic 2 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omking話題時,教師要求學生除了課本中提出的熬夜、吸煙對健康有害的行為能否舉出更多其他危害健康的行為,并根據文本材料編寫自己的口語進行對話外,還允許小組合作和討論。幾分鐘后,學生編寫的內容超出教師的想象,有的小組編出了看手機對健康有害,有的小組編出了上網玩游戲對健康有害,有的編出不吃早餐的危害,甚至有的小組編了好幾個對話。同時,教師讓學生用課堂表演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心理活動,能用英語做事,特別能用英語獲取、處理和創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提升了他們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在英語課堂表演中,教師適當引入不同形式的評價,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教師通過對學生課堂表演的評價,學生就會在語言實踐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也會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學生的課堂表演就是學習語言,運用實踐語言的平臺,教師就是在這個平臺上給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這樣學生的表演才會有進步和提高。教師在實施評價時應該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肯定和激勵學生積極合作,展示自我,體現他們表演的價值。
在課堂表演中,教師可以對學生主體的評價做到多元化,評價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評價目標的多維化。例如,在學生課堂表演后,教師可以用英語進行適時表揚如:Super!Wonderful! Well done! Excellent! Good! 及贊許的目光,這些都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快樂。課堂表演評價可以把學生引入競爭機制,以小組為單位,設定幾個小組進行評比,內容包括課前的Free Talk、課堂口語表演等等。當然,根據學生平時的表演表現可以設定周冠軍和月冠軍或最佳表演組。在課堂表演中,教師建立評價的方法和方式,更能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促進學生的成長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在英語課堂中融入課堂表演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它能使教師和學生把枯燥無味的文本材料演變成活靈活現的知識遷移;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體驗英語實踐中獲得的快樂和情趣;能讓學生愉快地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實現課堂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師多元化的各種評價,促進學生快樂成長和發展。課堂表演成了課堂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 李慶成.讓表演走進語文課堂[J].甘肅教育,2010(24).
曹麗珍,1969年9月生,女,福建沙縣人,現任職于福建沙縣南霞初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