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娟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400)
淺談高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陸 娟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400)
核心素養被提出后,受到了廣大老師的重視。學習英語不但要學習相關的英語知識,還要通過對英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發展的能力等,這符合學生未來立足于社會的核心素養與能力。高中英語教學除了要教給學生英語知識,更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高中生;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得英語知識的平臺,更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平臺。高中學生學會了英語知識,只是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但要使學生能夠利用英語知識與技能更好地為社會和國家服務,使學生個人更好地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的生存需要,就必須通過對英語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高中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對學生英語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把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是核心素養培養的前提條件,更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要想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是常見和有效的方式,其不但可以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欲望,更可以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的內生力的增長。有效的提問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可解決學生心中產生的疑問,可增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感情,可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探究意識。可利用“提出問題—分析和思考問題—評價問題的答案—啟發對問題及答案的反思”這種模式,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思維動力,促進他們的思維得到培養和發展。
例如,在教授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一中的Unit 1 School life時,由于學生都是高一新生,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剛剛開始,很多學生會對高中生活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和憧憬,英語教師就可以在正式上課前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是有話可說的。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被引入到課堂上后,可逐漸把課文中的教學內容引入進來,比如讓學生了解英國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等,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課文知識的欲望,等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再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What kind of 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like? ”當學生回答這些問題后,不要急于評價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再次啟發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回答。這樣的提問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使學生認識到了高中階段的學習,不但是為了獲得知識,更是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掌握未來生存的技能。
道德情感的培養關系到學生對社會存在與道德的認識態度,可使學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產生帶有一定持久性的、穩定的情感體驗,比如產生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等。可見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教材中或課外收集到的帶有道德情感的閱讀素材,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感觀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比如,教學過程中可給學生播放和所學課文內容相關的,歐美國家的帶有一定道德情感的電影、歌曲等,或者給學生推薦具有情感培養功能的原版英文小說等,或給學生介紹我國傳統文化中或現代文化中經典的電影、小說、詩歌等,或讓學生了解我國古往今來的名人及其相關的事跡等,以此來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促進學生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
例如,在教授蘇教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7中的Unit 2 Fit for life時,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我國的中醫和針灸的偉大,增強學生對中醫的認識,由此產生愛國主義情懷,可把我國的中醫和針灸的相關內容制作成微課播放給學生觀看,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上的著名中醫及其治病救人的事跡,比如扁鵲、李時珍等,更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上的中醫名著,比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和提高學生的理性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了,不但能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潛能,更能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更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增強學生探究學習英語的動力,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更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不但讓學生學到英語知識,更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意識,比如責任意識、愛國意識、榮辱意識等。這些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能認真鉆研英語教材,熟悉每個單元的教學主題和所包含的教育意義,利用這些素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和滲透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模塊5中的Unit 2 The environment時,先讓學生了解環境的概念,然后讓學生了解環境和人類的關系;之后可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為了發展經濟就必須要破壞環境嗎?為了保持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為了保護環境免于被破壞,你應該做哪些事情,你應該擔負哪些責任?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可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程度,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從我做起,起到保護環境的帶頭示范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另外,為了讓學生對環境污染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可把造成環境污染的各種重大事件收集起來,利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特別是可從網上收集一些世界各地與污染相關的事件視頻,然后把這些視頻進行剪輯,制作成課堂需要的微視頻,在上課的過程中按照教學的需要播放給學生。學生通過觀看這樣的微課,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真正感受到污染對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的巨大危害,從而使學生從心底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學生學習英語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英語知識與英語技能,能夠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去和外國人進行交流。要想和外國人順利地、無障礙地進行交流就必須要了解交流對象的文化背景,了解他們的語言習慣,比如了解他們的宗教、音樂、電影、文化、政治、意識形態等。只有了解了這些與文化相關的知識,才不會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誤會,才能理解彼此的真正意思。比如,在與英國人聊天的時候,都是以先聊天氣開始的,聊天的過程中不能詢問人家收入情況;與女士聊天的時候,不能問女士的年齡等,否則就會被誤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學生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了歐美國家的文化后,就可以和我國的文化進行對比,從而使學生掌握我國文化的精髓,認識到外國文化的精髓和糟粕,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在,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在與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表現出極高的文化修養,受到外國人的尊重。因此,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的核心英語素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英語交際的本領,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英語教學的角度來看,有諸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可供使用,但是都需要增強教師的責任心,讓教師自覺地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因為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長期地付出時間和精力。
[1] 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 教法,2016(05).
[2] 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2(16).
陸娟,1979年生,女,江蘇如東人,現任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教師,市德育標兵,縣骨干教師,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