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江蘇省宜興市官林中學,江蘇宜興 214251)
生物科學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教育作用分析
王 穎
(江蘇省宜興市官林中學,江蘇宜興 214251)
高中生物科學史貫穿于高中生物教學課程的學習中,教學中利用好生物科學史,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對現今高中生物教學中高中科學史的應用進行簡單的分析,對如何利用高中科學史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水平并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進行探討。
高中科學史;高中生物教學;生物科學史
科學史的學科創始人喬治·薩頓曾經說過:“科學史是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橋梁,它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自然科學的整體形象、人性的形象,從而全面地理解科學、理解科學與人文的關系。”高中階段的生物課程,是生物知識的大量積累階段,不僅內容豐富,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也很多,因此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會出現學習積極性匱乏的現象,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插入生物科學史,可以讓學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記憶生物知識,讓生物課程不再枯燥無味,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正確的科學使命感。
將高中生物科學史運用在生物課程學習中,可以發揮其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營造出一種愉悅開心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引入生物科學史來完成。在教師的教授過程中,利用高中科學史不僅能生動形象地闡述生物知識,便于學生理解,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知識的重要性并掌握應用方法。
例如,在2016年高考生物試題(江蘇卷)里,考到關于印度沙漠貓通過胚胎工程技術,可以讓家貓代孕而繁育,這就是課文中關于胚胎技術應用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人類繁衍歷史中的生殖發育過程講起,對胚胎發育的基本工程進行闡述,通過講述此技術帶來的現實意義,讓學生們對胚胎的技術應用有所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1890年英國胚胎科學家將白色長毛兔細胞胚胎植入有色短毛兔子宮內,胚胎移植首次成功的故事,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對課本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將生物科學史應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僅能讓教學趣味性有所提高,同時能讓他們在興趣的引導之下,更加主動對重點難點進行鉆研,加深對關鍵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為進一步掌握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課程內容范圍廣、知識量大,部分學生會顯露出疲態,開始進入死記硬背的狀態。教師教學得不到回應,只能進行灌輸式的教育,這樣仍然達不到教學要求。為了解決這一狀況,在生物課程學習中引入高中生物科學史很有必要,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其好奇心,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還能培養學生自主研究精神,自覺探索求知。
例如,在2015高考生物試題(江蘇卷)里有關于生物多樣性概念的考點。教師在課程教授當中,可以先介紹中國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通過我國生物演化情況,概述地球上生物的演化歷史,生物在遺傳和進化中有哪些物種消失了,又產生了哪些新物種。學生們對此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隨后教師可以簡述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如今我們生活的地球出現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環境問題,這時候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提出關于環境保護的各種措施,不僅讓學生們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還能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敬畏自然,擔負起保護大自然的責任,主動參與學習。
實踐出真知,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把科學史正確地運用到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當中,這一步至關重要。
知識點多、內容繁雜以及部分知識較為抽象,是高中生物課程學習的主要難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為了應付考試,一般通過大量做題,甚至花費大量時間死記硬背來掌握自己不太熟悉甚至沒有理解的知識點,這無疑會讓學習過程更加痛苦,往往會出現“過目就忘,只學不用”的現象,陷入應試教育的誤區。而在高中生物課程中引入生物科學史,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輕松快捷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使學習過程充滿趣味,還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例如,在2016高考生物試題(江蘇卷)里有關于利用酶洗來替代傳統浮石擦洗,使牛仔褲呈現“穿舊”效果的考點。教師在教學課程中,可以從釀酒工業中使用的酵母菌講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隨后引入人類對酶的研究歷史,酶是如何被發現的,酶的催化作用應用在哪里,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酶的應用還有哪些前景等等。學生由此發現生物知識的實用性,生物界的種種奧秘,進而激發學生勇于實踐敢于探索的決心,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并應用到生活當中去,學以致用。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提到要“重視生物科學史的學習”,這就說明生物科學史在生物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生物史引入課題,讓學生進入特定的課堂情境中,引起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欲。例如2016年高考生物試題(江蘇卷)里有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的考題。在學習《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思考人為什么會衰老?人體衰老和細胞衰老有什么關系?通過這些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思考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可以直接利用史料對生物知識的概念進行講解,某些知識點比較具有概念上的意義,學習起來有點枯燥,教師可以對其發展史進行講解,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在學習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從達爾文之前的生物進化論說起,介紹古時候人們是怎樣看待生物進化變異的,然后敘述進化論提出后人們是怎樣接受理解的這一過程,讓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認識遺傳以及變異本質,進而對現代進化論的形成有深刻的理解。
教師在引入高中科學史的過程中,應培養學生自主掌握生物學思想,打開思維通道應用到其他學科學習當中。在生物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對生物學知識的宏觀把握,形成科學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酶的研究與應用》這一課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酶不僅在生物學中相當重要,在醫學治療上、生產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們對酶這一物質的研究方法,學習科學家們舉一反三、刻苦鉆研、學無止境的精神。
將高中生物科學史運用到生物課程學習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習狀態,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更能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們自主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
[1] 張泰.淺談生物科學史教育對高中生物教學的意義[J].中學生物學,2013,29(12):13-14.
[2] 姚秀林.生物科學史的教育教學價值——以人教版高中《分子與細胞》模塊為例[J].生物學教學,2014,39(04):17-19.
[3] 徐成會.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物科學史的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11):91-92.
王穎,1980年生,女,黑龍江五常人,現任宜興市官林中學生物教研組組長,宜興市教學新秀,宜興市三優課賽教一等獎,宜興市高考指導小組成員,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