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蓓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曲塘鎮雙樓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600)
關于混齡游戲中對大班幼兒的指導策略
吳 蓓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曲塘鎮雙樓幼兒園,江蘇南通 226600)
當今的獨生子女很容易出現自私、孤僻、任性等諸如此類的不良心理狀況,對其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應當合理地對孩子們進行引導,例如通過混齡游戲讓孩子們克服上述不良心理狀況,幫助孩子們健康、積極地成長。
混齡游戲;大班幼兒;活動;策略
幼兒游戲通常是讓幼兒借助一些游戲道具相互合作和交流開展的。幼兒游戲往往是極具創造性和想象力的,通過開展幼兒游戲,孩子們的生活積極性、創造力和合作能力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在幼兒混齡游戲中,通常會讓小、中、大班的孩子們同時參與。通過混齡游戲讓處于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優缺點互補,孩子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游戲技能。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需要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指導。但大量的事實表明,現階段幼兒教師往往缺少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們在混齡游戲中的差異化指導。本文就混齡游戲中針對大班幼兒的指導進行分析。
當前對幼兒的指導中存在兩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針對性不夠,另一方面是缺乏對幼兒合作教學的重視。
對于混齡游戲來說,不同年齡的孩子們在技能和游戲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們進行差異化指導。目前很多的幼兒教師都存在在混齡游戲中指導針對性不足的問題,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沒有特定的指導方式,盲目進行指導,導致不同年齡的孩子在游戲中分工和合作混亂,游戲缺少完善的計劃和明確的目標。
混齡游戲的一大特色正是不同年齡幼兒的相互合作。而事實上,很多教師在混齡游戲中不重視不同年齡幼兒的分工和合作,忽略了年齡差異在游戲分工和合作中的重要價值,沒有科學地利用不同年齡孩子的特長,沒有合理地引導孩子們在游戲中的合作。
本人認為,對于混齡游戲中大班幼兒進行指導需要采取必要的策略,主要做好以下的幾點:明確游戲主題、控制游戲人數、重點引導游戲主題和內容、指導大班幼兒幫助低年級幼兒、鼓勵不同年齡幼兒分工合作、引導不同年齡幼兒相互評價以及指導不同年齡幼兒扮演不同角色等。
有趣的游戲主題是吸引不同年齡幼兒積極參與游戲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可以通過選擇能夠同時吸引小、中、大班幼兒的游戲主題,提升不同年齡幼兒的游戲積極性。例如“游樂場”“美麗的城市”等搭建主題,并引導孩子們對游戲主題進行思維拓展和相互討論。在明確游戲主題,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之后,教師可以對不同年齡的幼兒進行有關游戲主題的分工合作。例如在“美麗的城市”主題中,教師可以根據年齡的不同讓孩子們分別搭建公園、橋梁、高樓大廈、學校等城市建設,大班的孩子由于游戲經驗較為豐富,可以負責搭建結構較為復雜的建筑物,合理引導孩子們進行游戲。
在混齡游戲中,如果參與游戲的幼兒人數過多,會導致教師無法很好地進行掌控和指導。因此在混齡游戲中要合理地控制游戲人數,每次混齡游戲通過分組選取的方式,盡量將游戲人數控制在20-30人。控制游戲人數能夠避免因為人數過多而引起的游戲混亂,便于教師很好地組織和引導孩子們進行游戲。
大班孩子們相比起小、中班的孩子,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游戲經驗和游戲技能,因此教師對大班幼兒的指導可以更側重于孩子們對游戲主題的理解。大班的幼兒在思想上已經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要合理地引導孩子們對游戲主題進行構思,在游戲內容不夠豐富的時候,教師要對大班的孩子們進行思想指導,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思維創造更多有趣的游戲內容。一旦孩子們對游戲失去積極性,教師應在第一時間引導大班幼兒拓寬思維,重新調動起幼兒的游戲積極性。
在進行混齡游戲時,教師要仔細觀察不同年齡的幼兒在游戲中展現出的能力,并針對不同兒童表現出的游戲水平進行差異化指導。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時不時參與到游戲當中,潛在地指導大班幼兒幫助低年級幼兒的意識,鼓勵大班幼兒幫助小班幼兒完成有一定難度的工作。例如在“美麗的城市”中,小班幼兒難以很好地搭建某些建筑物,可以鼓勵大班幼兒前去指導并幫助,培養大班幼兒樂于助人的意識和責任意識。
在混齡游戲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年齡幼兒互幫互助的形式,提升孩子們的游戲能力和合作意識。教師可以對不同年齡的幼兒進行有關游戲主題的分工合作,讓年齡大的幼兒負責搭建結構較為復雜的建筑物,而年齡較小的幼兒負責搭建結構較為簡單的建筑物。例如在“美麗的城市”主題中,教師可以根據年齡的不同對孩子們進行分組,讓他們分別負責搭建公園、橋梁、高樓大廈、學校等城市建設,提升孩子們分工合作的意識,體驗到合作完成游戲的快樂。
在開展混齡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進行游戲表現評價,提升孩子們之間的團結和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在“美麗的城市”主題游戲中,教師可以分別引導不同年齡孩子們對其他年齡孩子搭建的作品進行評價。例如鼓勵不同年齡孩子們交流“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搭建的作品中最喜歡的是什么”等話題。借助不同年齡孩子們的互評,大班的孩子們可以通過弟弟妹妹對其成果的肯定提升其自信心和游戲積極性。
在混齡游戲中,教師還可以鼓勵不同年齡的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例如,由大班的孩子們扮演“家長”的角色,而中、小班的孩子們扮演“孩子”的角色,初步培養孩子們的社會技能。由于大班孩子相對于中、小班孩子來說,年齡比較大,擁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因此大班幼兒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扮演好角色,在游戲過程中能擁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提升孩子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提升大班孩子們的責任意識,有助于其社會性發展。
通過幼兒混齡游戲,小、中、大班的年齡的孩子們可以同時參與到游戲當中,讓處于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優缺點互補,孩子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游戲技能。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需要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指導。教師在混齡游戲中針對大班幼兒的指導,可以采取明確游戲主題、控制游戲人數、重點指導游戲主題、指導幫助年齡小的幼兒、鼓勵不同年齡幼兒分工合作、引導不同年齡幼兒相互評價、指導不同年齡幼兒扮演不同角色等多種策略,從而有針對性地、更好地幫助孩子們在混齡游戲中提升積極性、創造力和合作能力。
[1]牛玉柏,李占星,胡瑛.混齡教育和同齡教育幼兒分享行為的對比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01):27-29.
[2]吳育紅.混齡背景中幼兒異齡同伴交往的實證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13(01):90-93.
[3]劉芳,代薇.幼兒園混齡角色游戲指導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2(2):34-35.
[4]葛曉英.幼兒園混齡教育的探索與課程建構[J].學前教育研究,2012(07):64-66.
吳蓓,1981年生,女,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人,本科學歷,從事幼兒園教育與研究,幼兒園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