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霞+李長國
摘要: 2016年,白城市洮北區洮河鎮大六家子村把分散在農戶手中的零散土地集中起來統一規劃布局,改造成高產水田,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全村325戶全部參加了土地集約經營,各戶先將分散經營的二輪承包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全村共計規模經營土地690公頃,村集體再以每5~7公頃為一個承包地塊轉包給45個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全部種植水稻,基本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六家子村土地規模經營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完善提高后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大六家子村;土地規模經營;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0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1.013
1發展背景
大六家子村地處洮北區南部,距洮北區26公里,位于洮河鎮政府東8公里,全村3個自然屯、4個社,總戶數325戶,總人口1255人,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690公頃、荒地800公頃、林地86公頃,耕地和荒地以鹽堿地、沙化土地居多。
長久以來,大六家子村村民一直以種植玉米、雜糧雜豆為主。由于地里灌溉井少,且分布不均,大多數農民都是靠天吃飯,好年頭還行,不好年頭只能解決溫飽。怎么才能讓老百姓脫貧致富,怎么才能讓老百姓走出去,怎么才能把好的項目引進來,一直是困擾村里的難題。
近些年,大六家子村部分農民采用脫硫石膏和沙土混拌,對所耕種的鹽堿地進行了旱改水試驗,取得了可喜的效果。2015年吉林省高產田創建項目正式在大六家子村實施,村里決定抓住這次契機,于2016年進行土地規模經營,把農民承包的所有二輪承包耕地由旱田改成水田。
想要實施土地規模經營,首先要讓村民認識到土地規模經營的好處,想辦法讓大家把自己分布零散的土地拿出來進行聯片發包,不進行土地聯片發包,根本就實現不了土地規模經營,發揮不了集約優勢。為打破僵局,村干部把村里所有德高望重的人士召集起來,成立一個土地規模經營工作小組,挨家挨戶的走,挨家挨戶地做工作,使村民真正認識到土地規模經營的好處,并把想要承包土地的、不想承包土地的農戶一一記錄下來,以留備案。對個別不理解的農戶,進行多次走訪、談心和交流。經過大家不懈努力,終于得到了所有村民的認可和支持。
村集體推行土地規模經營,既要考慮拿出土地農戶的利益,還要考慮想承包土地農戶的利益。本著利益均衡、共同發展、共同受益的原則,把土地流轉、承包的每一個點、每個細節考慮好、考慮周全。在做好土地規模經營實施方案的基礎上,一是起草好土地集約流轉經營合同,將690公頃二輪承包土地流轉入村集體;二是起草農民耕地承包合同,將轉入村集體690公頃土地連片發包給45個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起草的合同,做到客觀真實,不玩文字游戲。特別是土地集約流轉合同,讓農戶看好合同、簽好字,避免日后發生矛盾和糾紛。
大六家子村土地流轉的期限為10年,3年一定價,前3年每公頃11000元,3年后隨行就市,按當地地價平均發包。土地連片發包后,以家庭承包為基礎,電機井和先進科技得以應用,初步實現集約化經營,200多個勞動力增收了務工收入,成效十分明顯。
2模式特點
大六家子村結合實際,探索了與現行政策相符相承的土地流轉模式,主要有五個特點。
2.1利用了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成果
2015年大六家子村農村土地確權實測外業工作結束,每家每戶承包地塊、面積清楚。2016年流轉時按實測確權面積計算流轉面積,給農民吃了定心丸,得到農戶的擁護。
2.2國家惠農政策支持創造流轉條件
大六家子村是在實施國家高產田創建項目基礎上進行的土地流轉,此項目建設的電機井對690公頃土地全覆蓋,基本達到旱澇保收的標準,全部種植水田,降低了轉入土地的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的經營風險,同時以種植水稻為主,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兜底措施。
2.3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
大六家子村按中央“三權”置政策推進土地流轉,堅持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做到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連片承包土地的45個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都是本村農戶,其他農戶流轉出土地后,發展勞務經濟或二三產業。轉入土地的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村集體只負責整合土地,提供流轉服務,不承擔任何經營風險。
2.4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大六家子村流轉土地過程中,堅持了依法、自愿、有償,沒有違背承包農戶意愿,沒有改變土地用途,沒有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生態環境,堅持經營規模適度,兼顧效率與公平,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改成水田的第一年,水稻產量達到每公頃9000公斤以上。
2.5探索了共同致富之路
大六家子村農民齊凱往年只承包5公頃地,以種植玉米為主,每年純收入在2萬元左右,今年承包了35公頃水田,純收入25萬元左右。大六家子村農民趙鐵軍將9畝多地轉出,自已在村內做零工,兒子外出打工,全家一年的收入超過3萬元。據村干部測算,2016年全村農戶僅土地收益就將增加759萬元,加上務工收入近600萬元,人均收入可達到1.4萬元,是土地集約前的5倍。
3完善措施
大六家子村發展土地規模經營剛剛起步,仍有需要完善的環節,社會化服務力度需要加強,新農村要進一步打造,為此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完善土地流轉關鍵環節
立足土地資源股權化,大六家子村應以村集體牽頭,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將全村325戶分散經營的二輪承包土地以入股形式流轉給土地股份合作社,再以出租形式流轉給46個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按中央政策,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適當收取流轉服務費,堅決不吃“大鍋飯”,村集體不背負任何經營風險。
3.2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引導承包流轉土地的農戶成立家庭農場,與外部龍頭企業合作,發展現代農業,同時發展好其他產業,爭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轉出土地的農戶就地務工,帶領村民向更遠更好的目標邁進。
3.3積極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大六家子村已于2016年年初申報了白城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要借鑒外地經驗,探索資源型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之路,努力創新農村治理結構,完善農業經營體系,努力建成遠近聞名的新農村。
3.4加大政策及財政資金扶持力度
大六家子村土地規模經營資金瓶頸問題尚未解決,家庭農場自有資金有限,到金融機構融資難、融資貴。要加快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進度,深入開展“農地貸”試點。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給予流轉土地激勵政策。
參考文獻
[1]林奇勝,劉紅萍,張安錄.我國農地整理中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J].生態經濟,2003,(10).
[2]黃鵬.我國農地整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生態經濟,2003,(10).
[3]葉艷妹,吳次芳,劉可清,程承彪,鄭瑞輝.可持續農地整理項目規劃方法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2,(06).
[4]唐楚生.農地整理融資模式的比較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06).
[5]謝經榮.農地整理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J].中國土地,1997,(03).
[6]徐宏峰.基于新農村建設農業規模經營可復制模式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7,(12).
[7]鄭建華,羅從清.我國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現實條件與對策[J].農村經濟,2005,(04).
作者簡介:譚艷霞,本科學歷,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農村土地流轉;李長國,本科學歷,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農村土地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