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摘 要】 水墨畫是由水和墨經過調試后,有一定的濃度后所畫出來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而在幼兒園中幼兒的水墨畫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幼兒教學過程中選擇與以往不同的方式,不選擇傳統的臨摹教學方法,而是根據幼兒的審美特點、對美術散文興趣上出發,讓幼兒認識操作材料、材料的特性,掌握水墨畫基本形式,從而大膽自由地創作,從中體驗水墨、感受操作的快樂。
【關鍵詞】 美術教育;繪畫教學;水墨畫教學
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水墨畫也應該把它放在一門的重要活動上,它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發展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有著積極意義。然而,當前幼兒水墨畫教學大多使用傳統中國畫的臨摹教學法,通過教師出示,幼兒欣賞,在教室進行示范,幼兒根據要求進行模仿。以這樣的形式進行后,幼兒長期局限于一筆一劃的模仿臨摹,總在乎畫的是否相像,是否一樣,因為這樣幼兒他們就容易產生失敗感和厭煩心理,而不能真正地感受到作品的美,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在創造力上也不斷失去自己的想法,因此創造美的能力也終將喪失殆盡。在藝術活動中,每一門藝術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水墨畫在技能上的要求比較的高,在色澤、握筆、坐姿、繪畫手法上都是要求比較高的,對5-6歲的幼兒學習水墨畫不能一味地使之模仿學習,作為一個傳授真需要認真對待。應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它會影響孩子終身,所以我們要由淺入深地逐步開展活動。正因如此,我們要在幼兒水墨畫的教學中,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為目標,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提高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以欣賞的手段為活動的主要形式。
一、活動形式注重趣味化
每一種形式的藝術都有他獨特的展現手法,水墨畫也講究嚴密的程式,如強調中鋒勾線、皺擦點染的程序、筆墨的蒼與潤、詩書畫印的有機配合等等。在起初先以欣賞為手段,讓幼兒了解水墨畫,再通過練習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技法,這是幼兒水墨繪畫的基礎也是學習水墨畫的必要途徑,但方法不能以成人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成人繪畫形式太注重臨摹,這樣會讓幼兒覺得枯燥、乏味。幼兒在專注的學習上有一個時間段,專注力也是有限的,幼兒活動主要靠興趣來維持,而不像成人,憑理解和毅力可以來完成某種學習任務。
二、在選題上突出生活化
在兒童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具有獨特的認知結構,這些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決定兒童行為的一般特征。兒童發展到某一階段就能從事水平相同的各種性質的活動,幼兒表現主要是以感性為主的,尤其在繪畫方面,他們喜歡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模仿對象,他們以自己的想法進行繪畫,而對于從未見過的事物,自己不認識的就會很難產生樂趣。因此,進行幼兒水墨畫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來選擇,從生活里發現事物,從而選為題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通過生活經驗來感受繪畫。如指導四川當地的幼兒學習水墨畫,一方面可讓幼兒自己確定感興趣、較熟悉的一些題材內容,像生活中常見的熊貓、竹子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資源,讓幼兒去發現,也可以請家長在活動前帶領幼兒進行觀察認識,引導幼兒對某種動、植物或特定的場景進行有目的地觀察,然后再運用水墨將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
三、在表現形式上力求多樣化
水墨畫通過使用筆和墨靈活地進行繪畫,使水墨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在不同的活動中可以嘗試使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現同一題材的繪畫內容,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幼兒的創作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也使活動充滿樂趣,在初期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指導幼兒嘗試以點為主、教幼兒慢慢地探索,以墨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畫出不同濃淡(黑、白、灰)層次。讓幼兒感受其中的奧秘,而形成水墨為主的一種繪畫形式。再進一步的引申為線,以線為繪畫形式,再點線結合,讓幼兒自己慢慢地了解水墨的特色,一步步地進行自主創作。
四、在技能上突出創新化
由于幼兒的年齡小,多數屬于無意記憶,所以對所學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因此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他們記憶,學習水墨畫的操作技能方法。在教坐姿及握筆姿勢時我們采用兒歌的形式,如在坐姿方面我們可以傳授兒歌:小腿并并攏,小腰挺挺直,右手握筆要垂直,左手放在胸口擺擺平。在握筆上用故事來告訴幼兒,如從前有五個兄弟很齊心,老大老二抱住一根很大的柱子,可是抱不穩,于是老三、老四、老五趕緊來幫忙,在它們齊心協力下緊緊地抱穩了這個柱子,五個兄弟開心地畫起了畫。又可以是兒歌:大拇指食指捏住,中指勾住,無名指小指抵住,筆尖垂直向下。通過這樣幼兒容易上口的兒歌故事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再如畫小蜜蜂:小小蜜蜂橢圓頭,白云筆兒側鋒勾。再用毛筆換顏色,兩筆畫身向里收。扁扁毛筆淡墨溶,中鋒畫翅四筆夠。小筆蘸上濃墨色,添上眼睛小腿勾。通過以上這些活動,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技能。在繪畫過程中,有的幼兒會不小心將畫畫錯一點,沒當遇到這個問題時他們就會猶豫而不敢畫,這時候需要老師適時地介入到其中幫助他們,添上幾筆說不定有更好的效果,這樣也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激勵了幼兒創作的欲望,幫助幼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也要鼓勵能力比較強的幼兒來介紹自己的畫,說一說自己的繪畫方式,以及想法,讓比較膽怯的幼兒多學習模仿,取長補短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互相提升。
總而言之,在幼兒的學習上不是簡單地讓幼兒接受,而是要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幼兒的水墨教學因注重循序漸進,模式上有豐富多樣,不能過于單一,以真正提高幼兒學習水墨畫的興趣為目標,讓幼兒在快樂的水墨游戲和創作中去感悟、體驗和發現水墨世界的樂趣與快樂,因此,我們在選材上盡量選擇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感興趣的物體,利用多變的技能讓幼兒快樂地學習。
【參考文獻】
[1]謝子靜.幼兒園國畫教學的現狀與反思.學前教育研究,2008,(5)
[2]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93
[3]屠美如.幼兒美術欣賞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