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美花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學會聽、說、讀、寫的能力,聽說是根本基礎,讀寫是主要目標。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環節。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貢獻力量。
關鍵詞: 小學作文 教學現狀 改進措施
寫作是一項注重實踐性與創造性的活動,體現了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能力?!缎W語文課程標準》早已指出:寫作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能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向是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出現一系列問題,導致學生寫作水平發展緩慢,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填鴨式”教學模式脫離實際,學生作文“假大空”。
作文雖然是用文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但是內容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需要從實際的生活過程中發現寫作素材,需要從具體的事情中描述自己的真實感受。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一些思想和寫作模式,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并沒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這樣學生的作文難免會出現空洞、沒有實際意義、沒有真情實感的現象。長此以往,學生會很難將寫作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影響學生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2.教師寫作指導不到位,學生寫作興趣低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不僅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期,更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期。但是在目前的作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不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只是按部就班地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把一些學生根本就不懂的寫作知識技巧指導給學生。教師寫作指導的不到位未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反而使得學生對寫作望而生畏,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3.教師寫作指導過于具體,學生作文缺乏創新。
傳統的寫作教學,始終把學生放到被動的地位:不需要學生提出什么,只需要學生說明什么;不需要學生創造什么,只需要學生證明什么。因此,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創造性地教,學生要學會創造性地學,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在寫作中找到樂趣,喜歡上寫作。
二、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改進措施
1.立足生活,學會發現。
現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等都來源于現實生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及情感經歷都為他們的寫作訓練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的觀察生活、領悟生活,這樣才會激發大量的寫作靈感。同時,教師應給學生廣闊的寫作空間,把學生帶出課堂,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擁抱大自然、贊美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收集作文素材。比如自然界的奇花怪石、各種活蹦亂跳的小動物,這么多生動的畫面,都會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察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家庭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這些都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要學會熱愛生活,才會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學生要觀察生活,才會把作文寫的生動、具體、形象。
2.展現個性,激勵想象。
雖然在作文教學中寫作技巧的訓練十分重要,但是又不能僅局限于寫作技巧的框架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加想象,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這是一個倡導個性的時代,傳統教育往往會泯滅學生的個性,把學生打造成幾乎相同的個體,使得作文內容大多相同,缺乏創意。小學階段是想象和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生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對這個世界未知的其他事物進行認識的。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展現個性,鼓勵他們多想象,以激發他們潛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的想象力是最活潑、最天真的,也是最珍貴、最奇妙的,想象可以拓寬學生的寫作思維,寫作內容也不會千篇一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力,不僅會使得作文生動活潑、內容豐富,還會使學生的思想得到發散。所以,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應把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強加在學生身上,否則會限制學生個性的發展,使學生對寫作抱有錯誤的觀念。
3.注重閱讀,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沒有豐富的詞匯積累、語言積累,學生寫作就會覺得腹中空空,沒有可用的東西。即使是東拼西湊勉強寫出來的東西,也有種詞語干巴巴、內容空洞的感覺。所以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多讀書看報,把比較好的句子或段落背誦下來,把這些語言自己儲存下來,當作自己以后寫作的素材。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通過長期積累把這些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學生的語言資源才會豐富,才不會害怕寫作時東拼西湊,沒有話說。此外,堅持寫日記也是積累素材的好辦法。教師堅持讓學生每天寫日記,寫多寫少都無所謂,只要求能記錄下學生每天的生活、每天的喜怒哀樂,自己的真實感受都可以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逐漸得到提高。
4.重視評價,自改互改。
教師應重視作文的評改,提高作文質量。雖然寫作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批改作文同樣困難,還很重要。如果讓教師特別詳細的批改作文肯定工作量有點兒大,但如果簡單批改又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評價得當,才能激勵學生樂于寫作。因此,教師可采用讓學生自己來批改作文,這樣學生就可以占據主動地位。在批改之前,教師應先教會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看內容是否與題目切合,主題是否明確,是否出現錯別字,是否運用修辭手法,有沒有寫的較好的地方等。當學生批改完之后,可以讓學生全班同學互換,再進行批改,然后討論與交流。自改與互改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吸納不同的觀點,闡述自己的見解,并借鑒別人的閃光點,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教師也會從繁重的任務中解放出來,組織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長遠的發展過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進步,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摒棄以往的舊觀念,進行大膽的改革,帶學生接近生活、體驗生活、擁抱自然,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收獲;不斷總結新經驗、新方法、開創新的教育模式,以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心理特點,學生應配合教師認真完成課后積累,積極體驗,總結出一套適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新模式,做到真正實現寫作素養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余惠瑛.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探析.教育研究學刊,2015.
[2]賈會芳.談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學周刊,2015.
[3]楊增蘭.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讀與寫(上、下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