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草+李金紅
【摘要】:本文簡述了寧夏林業科技推廣的意義和發展現狀,結合林業科技推廣水平低的原因,提出了林業科技推廣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林業科技; 推廣; 現狀 ;發展對策
1我區林業科技推廣的現狀
我區林業科技推廣工作是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開始的。1983年自治區成立了寧夏林業技術推廣總站,配備了人員,落實了經費。從1983年到現在,通過試驗,在重點總結群眾傳統技術和創新經驗基礎上,推廣了一大批技術成果,影響面較廣的有育苗技術、整地技術、栽植技術、推廣良種,由此推動了我區林業科技推廣的整體步伐。
2我區科技推廣水平低的原因
2.1科技意識較差,認識不到位
較普遍地存在著忽視科技,不重視推廣的現象,也有的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或政策措施,把科技措施沒有擺在應有的位置上,從思想上沒有認真學習和領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推廣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還未被一些領導所認識,認為生產是硬任務,推廣是軟任務,搞好搞壞無所謂,只要將生產任務完成就行了,不能自覺地應用和推廣先進技術,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整個林業生產水平仍然不高,林業生產和林業科技水平的發展相一致,即生產工藝依靠科技,科技面向生產,對林業科技重視不夠,也就很難下大力氣搞好林業科技推廣工作了。
2.2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機制不健全
正在發育的,脆弱的林業市場經濟基礎非常薄弱,生產力水平不高,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很差,主要從事林業生產的農村和國有林場,還沒有足夠的動力來主動吸收應用林業科技成果,而林業科研單位的成果一般都是無償轉讓給林業生產者,甚至還要投資補貼,所以國家制訂鼓勵科技成果推廣轉讓的優惠政策,是很需要的。
2.3林業科技推廣的投入不足
我區各級林業科技推廣部門經費緊缺,推廣經費不足長期困擾著科技推廣部門產,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由于經費不足,許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閣,不能及時推廣而失去先進性,許多科技推廣人員無事可作,造成人才浪費,許多林業生產者急需的適應技術不能及時到位,同時,造成各級推廣部門手段落后,科技人員生活、工作條件簡陋。
2.4缺乏監控,效果不佳
由于在林業推廣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監控措施,有的項目經費被挪作它用且浪費現象嚴重,致使這些推廣項目或半途而廢,或效益不理想。
3林業科技推廣對策和建議
3.1增強科技意識
要增強社會各界特別是各級領導的科技意識,首先,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廣泛宣傳科技推廣在我區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宣傳科技推廣的先進典型和示范樣板,用事實教育群眾,說服領導,使之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其次,組織他們到技術推廣示范現場參觀,增加印象,從思想深處轉變觀念,從內心里明白林業科技推廣對林業建設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3.2增強科技投入
林業科技推廣不同于農業,更不同于其他行業,具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許多項目是整個社會受益的生態項目。當前,我區林業科技投入的整體水平很低,遠不能適應生產建設的要求,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增加林業科研投入,多出新成果,另一方面要增加林業科技推廣投入,加快成果轉化步伐,一是要形成比較穩固的多渠道、多層次的林業科技投入體系,以國家投入為主,集體、個人一起上。二是要增加林業生產部門的投入,保證科技推廣項目配套資金足額到位,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對科技的投入要高于國家對林業投入的增長比例。三是設立林業科技推廣專項基金,社會各界及林業部門用于林業科技推廣項目資金的部分收益,可劃入林業科技推廣專項基金,不斷壯大,專款專用。
3.3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3.3.1制定促進科技人員的獎勵政策,對深入推廣第一線,為成果推廣轉化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重獎,并在職稱評定中放寬條件,予以一定優惠。
3.3.2轉換推廣機制,在推廣主體上,要積極推行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不能因等靠國家的扶植而貽誤時機,特別是對那些見效快,效益高的項目,提倡以個人,集體投入為主,在推廣形式上,對那些國家、省、地(市)的重點推廣項目,采取建立示范樣板點,然后以輻射帶動的形式推廣,對那些生產上已經成熟的適應技術,采取“四位一體”的推廣模式,即將生產、計劃、科技、財務部門捆綁在一起,每年下達生產計劃時連同科技推廣計劃一塊下達,將適應技術直接應用于生產。
3.3.3采取各種形式和手段,加快成果轉化。一是要充分發揮的推廣機構、民間科技組織、科技示范戶、林農專業戶、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作用,形成以專業技術隊伍與群眾骨干相結合,多方參與的完善的推廣,網絡。二是要采取政府行為和市場相調節相結合的機制,以生態效益為主的推廣項目,以政府無償投資支持為主,對經濟效益高,物化水平高的技術成果,逐步通過市場調節,充分發揮技術市場的作用,有組織地舉辦林業技術成果交易會,技術洽談會,博覽會,或采取技術入股的形式,提高轉化率,使林農或企業成為推廣的主體,三是加強技術培訓,特別是對基層技術骨干的培訓,實踐證明,技術培訓是諸多推廣方法中成效較佳的、具有技術普及快,普及面廣等特點。林業適應技術培訓要采取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法,即講解理論知識,具體技術方法,又請學員到示范樣板現場操作實習,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通過技術培訓,達到農村技術骨干掌握1-2門適應技術,四是利用各種傳統的,現代化的推廣手段,加大技術普及面,電視、幻燈,廣播、墻報,信息發布會、展覽會等是林業技術推廣的有效方式,應根據不同的對象,技術成果的現狀及可行的推廣條件,采取以上一種或幾種形式。
3.4加強科技隊伍
一個健全、結構合理的省、地、縣、鄉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及一支高素質的林業科技推廣隊伍,是搞好林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基本保證,一是要加強各級推廣機構的基礎建設,多方爭取,改善辦公條件,職工生活條件,購置必要的科技推廣設備,改善推廣手段,二是各級推廣機構要不斷增強自身生態發展能力,進行市場調研,根據本地區的優勢,抓好一批有前途、效益好的經濟實體,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三是要加強職工隊伍建設,首先要嚴把進人關,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善于搞林業科技推廣的專業技術人才進入推廣機構,其次要加大培訓力度,造就一批具有現代科技知識,有一定經營才干的新型科技推廣隊伍。
【參考文獻】:
[1]趙慶豐,淺析我區林業技術推廣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寧夏林業通訊,2014(2).
作者簡介:李北草,女,1980生,寧夏銀川人,大學,林業工程師,現從事林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