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珍
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了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作文教學的問題,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提出了改進的意見,提出了作文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農村初中 作文教學 對策研究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和重點,語文水平的高低可以通過寫作能力的高低來檢驗。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的要求,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應該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要表達“真情實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缺乏規范的教學體系和方法,致使學生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難以保證教學任務的落實。
一.普遍存在的現象
1.對作文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農村語文教師重視課文教學,在每一學期初,根據教學計劃,教師對作文教學不太重視,甚至缺乏系統的學期教學計劃,也不愿意在這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缺少有效的指導和訓練,致使大部分農村學生對作文采取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嚴重影響了他們對作文應有的認識。
2.作文題目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脫節。初中語文課本里所學的課文,選篇都是精品,但令人遺憾的是,那些美輪美奐的文章離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了,雖然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要真正理解體會其深遠的意境和豐富的內涵確實是有困難,更不必說學習揣摩寫作藝術。
3.學生寫作文就是“下筆如有神”。許多學生面對作文題目不是認真構思,積極準備資料,挖掘素材,而是直接“一氣呵成”,或者拿一本《初中生優秀作文選》之類的課外作文輔導書,找到近似的內容直接復制。
4.忽視作文評改的環節。作文評改是一項艱辛的勞動,一篇作文從學生寫成到教師認真的批閱完成,大體周期要一周多,而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為教師批改,不外乎就是勾幾句教師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再寫兩句程序化的評語。這樣的教學過程其實效果不是太顯著,有時起不到作文的真正目的。
二.解決農村初中作文教學困境的對策:
1.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文教學計劃。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的要求,教師應結合農村的教學實際,制定符合作文教學規律的教學計劃,并付諸于實際。根據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年級的目標計劃,把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合,有目的的開展審題、擬題、開頭、結尾、立意、謀篇布局的訓練。
2.培養學生寫作興趣,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杜甫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陳壽在《三國志﹢魏志﹢董遇傳》中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要求學生要多閱讀,常積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把閱讀和寫作比喻成“吸收”和“傾吐”的關系,如果沒有豐富材料的吸收,那怎么能寫出好文章來呢?有了寫作興趣,平時多讀書,勤積累,手里有了素材,用起來就得心應手了。長期堅持,作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
3.選擇適合學生口味的主題,制定作文篇幅目標。在命題時要精心選擇,認真思考,不要受課本上作文題目的影響,要選取讓學生有話可說并樂于表達的內容,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就會樂于寫作。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盡力寬限,順乎自然,作文的目的就是訓練運用語言的能力,做到了這一點,也就把握住了作文教學的主旨。至于如何開頭,結尾,布局,謀篇等這些屬于學生自己的事了。
4.多進行形式多樣的小練筆,提高學生寫法技巧。初中學生作業多,任務重。我采用了多種小練筆。即每學期大作文八篇。除此之外,應用作文、周記、日記,雜文,通訊、評論等,這些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小文章,學生擺脫了“寫作文”這個框框的束縛,能夠輕裝上陣、暢所欲言。寫作興趣和效果不錯。
5.改革傳統的批改方式。傳統的作文批改大多數教師都要一篇篇地批改,實在費時費力;其實真正的作文評價方式卻是形式多樣的,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在作文評價的過程中,要重視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占有材料的豐富性、真實性,也要考察他們獲取材料的方法”。在學生自評和互評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導,教給學生從格式、卷面、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和文章的中心、選材、結構、語言、感情等方面進行評價的方法;通過多次反復的修改與評價,使學生不僅準確地記住了寫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同時,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就容易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當然,如果找到了別人的缺點和短板,就多了一個互相交流、開放學習的機會,進而促使學生自覺提高作文水平。可以說,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師的精心批閱,每個教師都希望把自己學生的作文改好。然而,如今的學生大大地不走運,教師大都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一個語文教師,正常教兩個班的語文,其工作量就夠大的了。這一項大大超出教師工作量的工程,使教師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細改。
當然,作文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多樣的,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改變這種不利的現狀,我們腳下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邁開了步子,遵循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就一定能迎來明媚的陽光。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甘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