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篇文章針對新公司法對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一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理念概述、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要性、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現狀以及新公司法對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保護措施等等。
關鍵詞:公司法;中小股東;權益保護
0前言
在企業當中,股東權益是建立在其所擁有的合法股權之上的,由于股東權利在行使過程中需要遵循資本多數原則,因此也就導致了股權數額的高低與否直接決定了股東所擁有的實際權益。在此種形式下,中小股東由于手中所掌握的股權數量較少,因此在企業的利益格局中長時間的處于劣勢狀態,很多合法權益都不能夠順利的行使。基于此,為了有效解決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問題,國家政府重新定義了公司法中的內容條例,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讓企業中的中小股東也可以享受到應有的權益保護,從根本上促進了和諧社會的順利構建。
1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理念概述
1.1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概念
中小股東又可以被稱之為是少數股東,簡單一些解釋,中小股東所指的即為,在公司資本中占據較小比例、所持較少公司股份,并且在公司決策的制定出不具備參與資格,無法有效行使自身權益的股東。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目的是平衡企業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關系,在兩者之間出現利益沖突時,可以充分展示出股份平等的基本原則,從而讓公司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之上運作的更加順利。為了讓我國的資本市場可以變得更加完善,在我國現行的公司立法中十分有必要加入一些保護中小股東與救濟中小股東的權益措施,以此來達到中和大中小股東之間權利狀態的作用。
1.2大股東對中小股東造成的權益侵害
在司法實踐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大股東侵害小股東權益的事件發生,構成侵害的原因有兩點:首先,企業中的管理者沒有掌控好股東之間的平衡關系;其次,大股東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去損害小股東的經濟利益。侵害主要表現為如下兩個方面:首先,表決權利的泛濫使用。通過上文中的介紹可知,持股比例才是行使表決權的基礎判定標準,對于持股率較高的大股東來說,一旦出現表決權濫用的情況,勢必會度中小股東的權益造成損害;其次,權益侵害時間的出現一般會同其他公司之間產生關聯交易,在影響到公司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對中小股東的權益造成了侵害。
2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要性
在我國,股東權所指的即為企業股東在付出經濟資本后所享有的法律保障、公司經管以及公司監督權利。股東權是民事權利的一種,在公司法中規定,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權力關系不能夠僅憑表面的數字比例來表達,同時也不能夠根據某一項目的出資額度或持股比例來劃分大中小股東。不難看出,無論公司內部的股權結構呈現出怎樣的復雜狀態,都會存在著部分股東操控部分股東的情況,從而對公司經營決策的制定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法律制度的出臺目的即為對受損害一方的合法權益提供全方位的保護。
2.1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保護能夠滿足于股東的平等原則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股東平等原則可以被分為形式意義與實質意義兩種,同時還具有著實質性、動態性以及相對性的特點。更加直白一些解釋,股東平等原則是公司法的一項重要基礎原則,同時也是確保股東權益不會受到損害的法律保障。基于此,有關于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保護事實上就等同于是股東平等原則的一項內在需求,因此能夠更好的滿足于股東平等原則所應達到的強制性、法制性以及保護性效果。
2.2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保護可以促進社會資本流通
只有確保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應有的保護,才能夠將更多的中小股東吸引到社會資本的流通渠道當中,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增加社會的資本數量,大幅度降低由分化投資所帶來的風險,促使我國的社會資本進入到多元化的良性循環狀態中。
2.3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保護是履行企業誠信義務的必經之路
誠信義務所指的即為信托義務與信義義務。在過去的資本主義時期,經濟水平在短時間內所出現的高速發展對社會市場的飽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凸顯出了權利在各個行業中的神圣地位,國家政府需要加大對權利的保護力度,從中發揮出自身的調理功能。然而,在社會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必須要積極履行自己在行業中的信義義務,一方面要處理好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平衡關系,另一方面還要盡可能的讓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害,唯有這樣才能夠確保企業的長足發展。
3新公司法對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保護
3.1遏制大股東濫用權力
在新公司法當中新增了有關于濫用權力的不良后果承擔,由于公司的運營決策權力大部分掌握在大股東手中,作為權力的使用主體來說,如果其打著公司的旗號而出現對外經濟行為,且公司此時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財務危機,那么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定會受到不同程度上的侵害。在舊的公司法中,中小股東在不知情狀態下所進行的權益維護活動是很難得到滿意結果的,而新公司法的出臺,中小股東只需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即可,其合法權益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護。
3.2從程序性問題著手來加強對中小股東的保護
新公司法中的此項規定對于中小股東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保障,公司內部的章程規定不再是形同虛設,而是能夠凸顯出真正的作用。事實上,公司章程最初的設立目的就是維護公司內部的和平狀態,對所有股東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因此,通過將章程內容同法律規定有機的結合到一起,不僅能夠對大股東的權力濫用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同時還可以最大化的維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3.3積極實行累積投票制度
在累計投票的制度下,所有股份擁有者都應當具備行使表決權的資格,企業的大中小股東可以集中化使用表決權。此種投票方式的最主要目的是可以通過表決權的優勢來控制企業董事與企業監事的選舉活動,從而有效糾正“一股一票”表決制度中所存在的諸多弊端。此外,通過此種局部集中式的投票方法,中小股東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從而在公司的治理過程中得到更多的話語權。
3.4增強股東的知情權
知情權是企業大中小股東所應具備的一項基本權利,企業的中小股東可以在會計賬簿的經營數據中來獲得日后的投資依據。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中小股東都并沒有專門學習過經濟學與投資學領域中的知識,因此他們在制定投資決策時只能夠從公司的經營狀況著手,通過向中小股東提供會計賬簿信息,一方面能夠凸顯出公司的公平性經營,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中小股東投資決策制定的準確性,以此來減少其所應承擔的投資風險。
3.5促進股東大會的順利召開
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護企業與股東的合法權益,股東大會必須要按時且保質保量的召開。經過以往大量的經營經驗可知,股東大會的順利召開不僅可以重新調整企業在當前形勢下的發展方向,同時還能夠針對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妥善解決,在確保多方的現實利益不受到損害的前提下,達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
3.6實行回避制度
在新公司法中明確規定,所有同公司董事與所決議事項企業存在密切關聯的,均不具備性行使表決權利的資格。因此,對于關聯交易來說最好的處理方式即為回避,此種做法雖然從某種程度上會對股東的表決權帶來一定的限制,但是從整體利益權衡的角度來分析,利害關系人的無表決權將會提高企業經營的公平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新公司法的深入實施,我國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最大化的保護,同時對于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也帶來非常大的積極影響。然而,縱觀我國現代企業當前的經營現狀來看,新公司法在應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只有在日后的工作當中積極的面對新形勢變化,虛心的學習并采納其他先進國家的優秀做法與經驗,才能夠讓我國現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更大的力量支持。
參考文獻:
[1]周梅.試論新《公司法》中的中小股東權益保護[J].宜賓學院學報,2014(05):142-143.
[2]孫方圓.論我國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05):78-79.
[3]潘嬌艷.現行《公司法》下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保護[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1):169-172.
[4]程艷.淺談新公司法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16(S1):67-69.
作者簡介:
蔣衛(1992.12~),男,漢族,上海人,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