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巨娣
微課是一個imported goods(舶來品),它是以視頻為載體,針對學生所要學習的某一知識點進行精講,教學內容精煉,教學過程流程,教學環節相對完整,在微課視頻中還包括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環節。微課的錄制一定要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需求,在微視頻的時間上一定要短,一般來講用10分鐘左右將一個知識點講解清楚即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微課不是教師整堂課教學錄像的濃縮,也不是教學中的一個片段。教師使用微課的目的不是要代替課堂授課,微課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用以解決教學重難點。微課也是課堂教學的鞏固,作為學生強化重難點的一個載體。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適時選用微課來補充教學需求,為課堂教學服務是有非常必要的。但是在農村中學要想要讓微課充分的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得到充分地運用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當前農村初中英語微課教學的一些情況還不容樂觀,筆者就自身所處的環境所觀察到的現象做一些分析。
現狀一:農村初中英語微課在形式上不規范。
在形式上微課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但是當前大部分農村初中英語教師還是將微課理解為“微課就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節”“微課就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片段”。由此導致很多英語教師在錄制微課時環節不清,“缺胳膊少腿”。當然,這也和當前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和熟練運用有很大的關系。相關的錄制和配套資源的缺乏也影響到當前農村初中英語微課形式上的不規范。
對策:首先,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在理論上,要加強初中英語微課教學的理論學習,學習發達地區微課教學的先進經驗和操作模式。在微課基礎理論方面,要對微課教學模式,微課的教學設計,微課的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性的了解和學習。在實踐操作上,要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性培訓。要讓教師會一些基礎性的微課制作技術。其次,要引導初中英語教師認識到微課運用是互聯網時代教學的一個發展趨勢,也是高效課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再次,要引導教師在借鑒現有微課資源的過程中盡可能規范使用微課。
現狀二:農村初中英語微課教學水平不高。
高效課堂建設已經有很多年了,與五六年前相比,當前農村初中的大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較之以前有明顯的提高,但是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從誕生到被接受再到被廣泛的運用于教學當中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由于僵化思想的限定,很多老師在運用微課教學時的積極性不夠高,教學水平自然也夠好。加之運用微課教學要提前制作微課,要進行微課教學設計,這些工作無形中也是一個負擔。總之,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之下,農村初中英語微課教學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對策: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微課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助力農村初中英語微課教學水平。其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要重視微課教學在當前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要通過各種形式,通過各種活動讓教師認識到微課在教學中的優勢和好處,引導教師重視微課的錄制和使用。其二,學校層面要重視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要通過課堂教學相關活動不斷督促教師去運用微課。其三,教師個人要不斷強化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個人專業成長,通過借鑒國內外微課教學的先進經驗,有意識的去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
現狀三:農村初中英語微課教學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因為當前微課教學在農村中學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得以應用的還是很少的一部分,有一部分教師選擇在非上課時間段運用微課向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教授。那么運用微課教學的學習效果到底如何,還沒有一個完備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也就是說,學生通過教師所使用的微課到底學習效果如何,還難以得到明確的鑒定。
對策:微課運用到教學中,效果好不好,學生說了算。因此,作為教育行政部門特別是教育科研部門要研究出臺相對來說學科的完備的評價體系。作為學校層面,學校主管領導要予以重視,教務處或者教研室要通過學生層面多去了解學生,看看學生在微課教學之后的教學效果是怎么樣的。作為授課教師個人,也要主動向學生及學生家長做溝通,了解學生在微課教學活動之后的收獲,以便于繼續完善微課教學。
現狀四:農村初中英語微課教學缺乏借鑒意識。
相對而言,農村初中學校在微課的制作和使用方面與城區學校比較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缺乏借鑒意識。不注重向同一區域城區學校使用微課教學效果好的學校和學科教師進行借鑒。也不注重向國內微課教學效果好的地區和學校進行借鑒。由此導致微課教學效果差,微課教學推廣難。
對策:要想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微課,學校領導要提供微課教學所需要的一些硬件資源,比如微課制作所需要的設備,微課平臺學習所需要的資源。在督促教師借鑒方面,還要出臺一系列的制度來促動教師去主動學習和借鑒。作為教師個人,一定要有創新和學習意識,要認識到:善于學習才能不斷成長,固步自封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微課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很多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地方,作為教師個人,在這些已經暴露出的問題當中去查漏補缺才能讓自己的教學實踐越來越有價值,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才會越來越有幫助。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王家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