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德
【內容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同時,創新也是語文學科必備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優質的語文教師,務必能夠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動腦,找出當前教學模式中的弊端,并不斷進行改進,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只有如此,語文學科的基礎學科功效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給廣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創新教學 教學效率
筆者認為,無論何種形式上的創新都需要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進行,否則就會產生南轅北轍的教學烏龍事件。只有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才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從而主動地進行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創新模式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功效。由此,作為一名優質的教師務必要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分清楚主次,爭取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收益。
一、首要任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創新教學的功效,首要的目標就是能夠通過平時的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配合教師進行創新模式的學習,達到新課程改革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要求。具體的做法如下。
1.引導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筆者認為,為了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內在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能夠通過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從而能夠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學生獲得自身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筆者在講述有關《從“?!毕氲降摹返南嚓P內容的時候,激發學生從文章的多個角度進行作者寫作意圖的揣摩,為什么要用到牛,牛在文章中的寓意是什么,為什么不用其他的動物?牛的生活習性和我們人類是否有共同點?通過多個角度的文章解讀,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巧妙借助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筆者認為,教科書上有很多有趣的小實驗,作為一名優質的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學會有效節約課堂時間,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進行對應小實驗的思考,從而能夠在有效的課堂時間上最迅速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從而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教材的每一項設置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教師務必要細心體會教材設計的巧妙之處,從而有效利用教材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巧妙借助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創新教學目的
筆者通過大量的資料搜集總結以及自身的多年實際教學經驗總結之后發現,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做法是激發學生內在對于相應學科的認可,也就是對相應學科的興趣。由此,作為一名優質的初中語文教師,務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借助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化被動為主動的進行學習,逐步地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筆者在講述有關《春》的相關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借助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自由大聲地進行問咋好難過的朗讀,并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對應的背景音樂。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模式,學生能夠逐步感受到春的氣息,從而能將自身置入作者的書寫場景之中,逐步地感受到文章的美好。由此,學生就能夠對文章感興趣,化被動為主動的進行對應內容的學習,從而能夠顯著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能夠多角度的進行文章的解讀,從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思維創新能力。
三、巧妙借助課堂內容的創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在進行創新教學的過程中,只流于形式,不能夠從深層次進行創新,從而創新教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為了深層次的進行創新教學,教師務必要著眼于自身的教學內容,從傳統的教學內容中脫離出來,進行內容上的創新。這才是創新教學的核心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夠將創新教學的本質發揮出來,達到真正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教學目的。
四、建立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的教學如果不能夠得到反饋,那就和盲人摸象沒有實質上的區別。由此,作為一名優質的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創新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同時建立一套適用的評價體系,從而能夠從學生處得到有效的反饋,幫助自身提升創新教學的功效。與此同時,通過評價體系,也能夠建立學生和教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從而能夠幫助教師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在建立評價體系中,筆者建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建議并做出及時的反饋,只有如此,評價體系才能夠發揮功效,才能夠幫助學生真正的從創新教學中獲得收益。
結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語文教學能夠不斷前進的根本。由此,作為一名優質的初中語文教師,務必積極動腦,改善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層次的教學內容創新,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語文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益,在今后的語文學習道路中走得平坦,走得遠。從小培養起來的創新意識,將成為學生人生中一筆尤為寶貴的財富,不單單是在學習上,在生活中工作中也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尚海燕. 淺談歷史新課程標準對歷史教學的影響——師范教育者眼中的新課程[J]. 黑龍江史志,2008(19).
[2] 萬偉、秦德林、吳永軍. 新課程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草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