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
【摘要】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目前的教育工作在激發學生興趣上還沒有完善的解決方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是本文主要的探索觀點。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汲取教學 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11-041-01
0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其障礙分析
初中數學課堂的發展存在著很多弊端,很多老師沒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進行創新,使得教育還在以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學質量低,造成這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缺乏思維鍛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成為課堂的主題,課堂的實踐大部分為老師講解,沒有為學生留下充足的實踐,進行思考和反思,導致對知識內容掌握不夠牢固,從而使得學生對知識掌握不全面。并且老師在對知識進行片面的講解之后,就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以此來應付考試,練習題和訓練的內容也是多年不變,沒有新意,使得學生遇見新的題型不能夠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靈活運用。所以,老師應該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思維和運用能力進行培養,并且通過對創新題目的探索,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不愿花時間理解題意
在教學中,老師的問題設計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題目難度長其偏高,使得優生會形成好勝心理,對平常的題目沒有耐心;對于學困生來說面對長期的難題,經常解不出答案,不僅會打擊學生的信心,也會在平時的題目中找出借口去逃避學習。根據調查可以發現,老師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問題后,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就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回答不出就直接公布答案,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形成懶惰的思想,因此導致在以后的提問中或考試中,連題干都沒有看完和理解清楚就直接說不會。老師應該在根據學生情況提出相應問題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去培養學生的自信和學習能力。
二、激趣教學融入數學課堂的手段
1.利用精彩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老師精心的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在上課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的心,這樣會讓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對這節課程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概率與統計這個內容時,老師在課堂的開端就可以以幽默風趣的例子去帶動大家,比如:三個統計學家去打獵,正好碰到挺大的一頭鹿。第一個統計學家開槍了,但是子彈偏左了大概1米。第二個統計學家也跟著開槍了,同樣沒擊中,子彈偏右了1米。第三個統計學家放下槍,興奮地嚷道:“嗨,平均來講,我們打中了!”然后老師就提問,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這樣幽默的笑話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基礎的統計是什么,并且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的學習中,就會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到底是不是對的,并且是如何計算的。利用情境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效的促進課堂的發展。
2.優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在對數學的講解過程,都是對知識點和解題方法通過黑板或者是多媒體的方式展現出來,教學手段比較枯燥,沒有創新,雖然有些學校配備了一些現代的教學設備,但是老師沒有對其設備發揮最大的作用,有些老師仍然會堅持自己的教學方法。對于部分知識,我們應該運用合適的教學手段,把抽象的知識點化為具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學習函數象限時,借用ppt形式,把圖文、動畫結合在一起,能夠使學生看的更加的清晰、明白,也給老師節約了畫圖的時間,并且多媒體展示的圖能夠更加的精確。在對數學課堂的的探究性問題提問時,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可以讓問題變得更加的生動,可以使問題有動畫性,并且通過彩色的字體來沖擊學生的視覺,使得學生進入興奮狀態。
3.聯系生活實際,優化課堂提問
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老師應該從學生生活的特點出發,設計出以書本知識內容為前提,又能夠使學生把問題能夠帶入到實際生活中去。老師通過創造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進行猜想、推理、交流,使學生能夠把課堂與生活相聯系。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可以設計一個情境問題,如一個人離一顆蘋果樹中間隔了一條河,河寬為四米,而樹上結的果子離地最近的也有三米,問,需要多長的桿子才能夠摘到樹上的蘋果。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可以討論,也可以運用學具進行些研究,以此來得出答案。這樣的題目使得數學回歸了生活,也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樂趣。
結語
教育所提供的東西應該根據讓學生試著以禮物的方式進行接受,而不是讓學生為了學習考試而承擔壓力,所以,對于教學,老師應該要有新時代的想法,改變傳統的嚴肅教學,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力和探究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曹曉玲.試析初中數學教學中激趣增效的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年10期.
[2]姚素紅.淺談中學數學激趣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36期.
[3]李斌;;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趣”[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