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
摘 要:我國現在正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在教學活動中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傳統的教學而言是一項重大的改革。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能夠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結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探究了“趣味性”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性教學 教學方法
在如今的教學課堂上特別是小學數學課堂上,課堂上教學的氣氛,老師的授課方式,教學模式都十分新穎有活力,不再是傳統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點的局面。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個性培養意識,著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只注重書本到注重書本與實踐,跟上時代潮流,充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而趣味性教學則是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體現,可以使小學數學課堂更加高效,更有效的促進老師教學方式的改革,學生成績思維創新能力的提高。下面就具體探討趣味性教學方法與途徑。
一、在模擬生活的游戲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化的游戲更貼近小學生的生活,能夠促進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思維能力很活躍,大量的教育知識如果與生活相關,小學生就會更加感興趣,老師可以充分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創設與小學生相似的生活情境,以此進行課堂游戲的教學。
比如在具體的實踐中,在學習時、分、秒的概念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回家觀察自己家里的時鐘讓爸爸或者媽媽告訴自己幾點鐘,這時候自己在干什么,如果吃飯的時候大概是幾點鐘,一日三餐大概是什么時候固定吃,還比如學生可以思考一分鐘或者一小時自己能干什么,實踐之后給出自己的答案,在課堂上向同學們展示,學生在回答的時候老師要充分給予肯定,然后給與知識上的解釋,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在合作探究的趣味性教學中,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應該是平等的,老師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將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平心靜氣,積極溝通,才能讓學生敢于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而合作探究趣味性教學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比如在具體的運用中,老師在講授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時候,可以引入生活化的例子,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一捆三元的菠菜,十八元的豬肉,五元的包子,還買了二十元的零食,那媽媽一共花了多少錢?用三十元去買帶的錢夠不夠?老師發布問題后,讓學生們組成小組自行計算,最后每個小組需要給出自己的答案,在這樣的合作探究模式下,學生們不僅鞏固了知識點,還體會到了樂趣。課堂互動型的提高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敏捷度,加強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從根本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以后學習更復雜的知識打好一定的基礎,也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方法
要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就應該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以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調節課堂氛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活起來、動起來,教學內容能更加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學重點、難點更容易突破,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破除傳統的應試教育的無趣,在新的教育環境下使用新的教育模式,積極啟發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大膽發言,積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從多方面提高課堂氣氛,多設計優秀的課堂游戲,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