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 要:朗讀對于語言學習來說是一種永不過時的學習途徑,所以我們得了解朗讀的意義,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知道怎樣指導學生,最終達到提高師生的朗讀技巧作用,使學生從朗讀中真正感受到英語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從而發揮出朗讀的巨大作用。朗讀時,腦、眼、心、口、協同并用,是一系列復雜的心智活動,能培養學生的技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英語朗讀教學包括以下幾種:范讀、領讀、齊聲朗讀、個別朗讀和分角色朗讀、背誦并復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 朗讀 有效應用
七年級學生英語不必刻意去鉆研語法,只要反復進行大聲的朗讀實踐,并注意模仿運用,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而然地記住所讀的內容,并將其說出來。朗讀時,腦、眼、心、口、協同并用,是一系列復雜的心智活動,能培養學生的技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英語朗讀教學包括以下幾種:范讀、領讀、齊聲朗讀、個別朗讀和分角色朗讀、背誦并復述。
以下是我對部分老師與學生采訪并調查的英語朗讀低效教學的原因。
1、朗讀流于形式,沒有內化導致低效。我們教學中往往教授了某個新單詞為了讀而讀,孩子對單詞的音形義沒有內化,學句子時,只一味的強調了句子單詞的讀法,忽略了句子的構成,斷句,含義等,讀語篇時和讀句子一樣,只是重視英語的發音,沒有整體意識,對文章的構成,含義缺少理解,沒有思想感情的投入,所以讀變得低效,比如在新學了單詞后,我的教法就是就指著單詞反復教讀幾遍,然后孩子在操練幾遍,雖然也進行了大聲的朗讀,但是給人的感覺像是在干巴巴的讀,雖然當時讀的熱鬧大聲,但是很快孩子又會忘記,朗讀只流于大聲讀的形式,并不深刻。
2、教學中朗讀的形式單一,學生缺乏興趣。談起朗讀,細想下每一節課我都會讓孩子們讀,但是談起讀的形式一般就會把時間統統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的大聲朗讀,要么就是教師教讀,學生跟讀,或者學生教讀等,這樣一種落實朗讀的形式相對較為單一,時間久了學生都會感覺厭倦,慢慢的就會對朗讀會喪失興趣。
3、朗讀的時間分配少,課堂讀落實的力度不夠,課后學生又不能自覺的完成更多朗讀任務。慢慢地,英語學習的知識逐步增多,陌生單詞,語法點,新句型,越來越多,特別是對話教學和語篇教學的知識含量和任務更多,面對這么多知識,一節課40分鐘,顯得壓力很大,于是,為了多給孩子講解,將朗讀一省再省,有時候長篇語篇教學能讀上幾遍就很難的了。朗讀的地位被大大的削弱。課堂上朗讀沒時間落實,想依托課外學生自主落實,基本不可能。在農村地區缺乏條件,家長的管理力度不夠,孩子自律能力又不強,所以課外朗讀的鞏固工作也很難落實。
4、現在有一部分學生,只會默讀,而不會、不愿或不敢朗讀英語,有時候該朗讀,而實際上往往只見其嘴動而不聞其聲。雖然老師多方引導,也只敢輕讀,而仍然不愿或不敢大聲朗讀。
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解決對策,尋尋覓覓,有幸從校內外優質課那里得到了一些啟示,有次教研到校外聽了一堂閱讀課。上過閱讀課的老師都會有同感,會覺得閱讀課的知識含量多,課堂設計環節多而雜,可以分配給學生讀的時間,和說的時間少,朗讀很容易被忽視,而這位老師的課堂剛好相反,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讀”,我進行了一下草草的統計,整節課給學生提供了10余次大聲朗讀的機會20多次自我表達的機會,這位老師很巧妙的把“讀”穿插到各個環節,把“讀”同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緊緊聯系到了一起,理解陌生單詞時會讀,呈現重點句型時會讀,文本中尋找答案時會讀,最后的遷移拓展也會讀,這位老師的課堂里“讀”已經不是孤立的環節,不是為讀語音而讀,更是上升到為理解句意,文意而讀。既熟讀了課文,又理解了意思,這樣就達到了事半功倍,教學雙贏的目的。
在這種優質的課堂我們會發現有效的朗讀不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推動作用,有趣的朗讀設計還給課堂帶來了趣味性,那是為什么呢?我反思了下,總結以下:
1、讀的形式變化無窮,具有趣味性。
優質的英語朗讀課堂,在朗讀這個細節的處理上的形式多樣,學生才樂于參與,比如說學習了新單詞yesterday后,老師為了鞏固練習就采用了各種形式的讀,有傳統的老師教讀帶讀,有學生one by one搭火車讀,有兩個學生一起站起來讀,有三個同學一起來讀,有聽指令group1讀、group2讀,有分男女生讀等等,整個操練的時間又十分短暫和快速,這樣學生們可得做好充分準備了,必須豎起耳朵迅速反應老師的指令,可是隨時都有可能輪到每一位同學,這樣一來朗讀已經變成一種游戲,孩子們集中會神的等待著老師的口令,時刻準備著的去大聲朗讀,參與面廣,操練形式十分多變,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2、朗讀不能孤立的存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為了走教學流程流于形式的讀,朗讀應成為輔助達成教學目標的一個手段,穿插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3、通過一些活動比賽檢測朗讀,比如說朗讀比賽、配樂朗讀、朗讀表演等,提高朗讀的能力,激發朗讀的興趣。
4、布置自由舞臺,盡展學生才華,提高朗讀能力。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表現的欲望,并且希望得到教師或家長的肯定。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自由布置舞臺,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進一步激發朗讀熱情,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創造能力。
5、朗讀教學中注重個體朗讀與集體朗讀的有機結合。個人朗讀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朗讀練習機會,有利于學生獨立進行朗讀的自我實踐進程,便于教師對學生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而集體朗讀又可以為膽怯害羞的學生進行大聲朗讀提供良好的機會,激發朗讀的興趣。二者的有機結合或交換進行,能夠增強學生朗讀技能的發展。
結合我聽到的優質課帶給我的啟發,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操作性,落實性。在各種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教育界涌現了很多優秀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理論百花齊放,對于傳統的朗讀,我們仍然不能舍棄,朗讀對于語言學習來說是一種永不過時的學習途徑,所以我們得了解朗讀的意義,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知道怎樣指導學生,最終達到提高師生的朗讀技巧作用,使學生從朗讀中真正感受到英語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從而發揮出朗讀的巨大作用。
本文系課題《初中英語朗讀的有效應用》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ptsz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