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文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朗讀教學就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特別的重視,只有全面的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朗讀能力 培養策略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新課程的標準也提出了要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只有學生在全面的提升和發展,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順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習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特別的注意。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能夠讓學生獲取身心的健康。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都處于初級階段,就像一張白紙,教師要在上面合理的規劃,才能讓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充滿色彩。教師在教學中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是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自控能力,讓學生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充滿積極向上的樂趣和心態。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除了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之外,更要注重對學生身心的培養,只有當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的需求。因此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就是前提和基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更應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朗讀學習的時間不足。在小學的語文教學大綱中,很多教師都對朗讀教學沒有做出明確的時間規定和要求,也沒有將朗讀教學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既沒有在課堂上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也沒有規定學生在課余時間對課文進行朗讀,因此朗讀學習的時間嚴重的不足。有很多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會將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留一些讓學生進行朗讀學習,但是學生根本就重視不到朗讀學習的重要性,也無法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朗讀學習中。
(二)朗讀學習內容和主體過于單一。朗讀學習與語文課堂中的其他教學內容一樣,都需要教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授,還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然而在實際的朗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自身就對朗讀教學不夠重視,在課堂教學中也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主體,采用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授。學生只會感到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對朗讀學習失去學習興趣。有很多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只是流于形式,走走過場,課堂教學方式生硬枯燥,學生也很難對朗讀學習感興趣。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是一種能力上的判定,忽略了學生的自身特點。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
(一)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朗讀學習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朗讀學習的重要性,首先就需要轉變自身的態度和觀念,多加學習,找到開展朗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方式。然后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一些教學方式的引入,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朗讀學習也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才會積極的投入學習中。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入,讓學生在朗讀學習中學會領悟知識,進行情感的體驗,然后陶冶自身的情操,最后訓練學生對于語文語感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講解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或者講解一些有趣節日的習俗和來源等,加深學生對學習的印象。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資源屬于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也是現階段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就需要熟練的操作多媒體教學資源,將多媒體教學方式與朗讀教學有效地融合。多媒體教學資源能夠將一些抽象生動的知識轉化為形象有趣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有效融入,還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朗讀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三)通過各種比賽活動,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教師就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性和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讓學生將自身的朗讀能力和個人素質都能夠得到提升。小學生在學習中就應該具備一些競爭合作的意識,教師就可以在培養學生競爭合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在加以指導,讓學生了解到文章中的情感思想,激發學生無限的學習潛能,能夠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表演感染學生。
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朗讀比賽,來激發學生好奇和競爭的意識。教師可以利用早讀、課堂或者課間時間,讓學生自主舉辦一場朗讀比賽,然后教師當評委進行打分評比。朗讀比賽的開展方式可以是模仿性朗讀,角色扮演式朗讀,競爭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學生也能夠在朗讀比賽中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學習,逐漸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
(四)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朗讀興趣。如果想要培養、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應當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圖片、視頻或者音樂來烘托課文的內容,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創造不同的課文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例如,在學習贊頌竹子的高尚品質的課文時,教師可播放與竹子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竹子的特性,理解其所代表的高尚品質,與作者想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朗讀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就能夠使學生在朗讀中增強對課文知識的情感體驗,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文的知識學習中,加深自身對知識內容的印象。逐漸學生的朗讀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個人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月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速讀(下旬),2018(4):126.
[2] 百忠寧.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小學科學,2018(6):117.
[3] 許自順.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2):14.
[4] 張磊. 興趣在語文朗讀認識中的價值與作用[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