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珍
摘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90例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應用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治療的45例患者視為觀察組,將應用阿托伐他汀單藥治療的另外45例患者視為對照組,將兩組治療后的臨床表現改善情況、治療前后的相關指標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的心絞痛、心律失常、神志障礙和心力衰竭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得到明顯改善,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5.55%和3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改善患者的臨床表現、血脂水平、炎癥狀態和減少不良反應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值得推廣。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依折麥布;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多發于≤65歲的女性和≤55歲的男性,該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心絞痛、心律失常、神志障礙和心力衰竭等,如不及早治療,可引起患者猝死等嚴重后果。可見,如何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來提高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預后應成為現階段臨床心血管疾病醫師所關注并致力于解決的一個問題[1-2]。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收治的兩組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不同的用藥方案,并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90例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選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共有45例,其中20例女性,25例男性;年齡為42~64歲,平均(52.1±2.5)歲;心功能分級:18例II級,27例III級。對照組共有45例,其中19例女性,26例男性;年齡為40~64歲,平均(52.0±2.3)歲;心功能分級:19例II級,26例III級。通過統計學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心功能分級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具體如下:口服阿托伐他汀(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07,生產企業: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10 mg/次,1次/d,連服1個月后視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劑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依折麥布治療,具體如:口服依折麥布(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63,生產企業:MSD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新加坡),10 mg/次,1次/d。治療時間:兩組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期間無服用其他影響療效的藥物。
1.3觀察指標 治療完成后,對比觀察組的臨床表現改善情況、治療前后的相關指標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臨床表現包括心絞痛、心律失常、神志障礙和心力衰竭;治療前后的相關指標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不良反應包括頭痛、便秘、腹痛和ALT(谷丙轉氨酶)升高。
1.4統計學方法 在SPSS 18.0統計學軟件中錄入本研究所統計的數據,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的表示與檢驗分別使用(n/%)和χ2,計量資料的表示與檢驗分別使用(x±s)和t,以P<0.05表示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后的臨床表現改善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心絞痛改善率為97.78%、心律失常改善率為100.00%、神志障礙改善率為97.78%、心力衰竭改善率為97.78%,對照組相應的為86.67%、88.89%、80.00%、84.44%。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表現改善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的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得到明顯改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55%,其中2例頭痛,占4.44%、3例便秘,占6.67%、1例腹痛,占2.22%、1例ALT升高,占2.22%。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3%,其中5例頭痛,占11.11%、4例便秘,占8.89%、2例腹痛,占4.44%、4例ALT升高,占8.89%。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研究顯示[3],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多與高血壓、病史、血脂水平、體質量指數和吸煙史等因素有關,其中,血脂水平所占比例較大,是影響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歸轉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臨床上對于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藥方案的制定方面更應慎重[4]。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的阿托伐他汀是一種HMG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具有調脂、抗炎、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等多重作用,其中,調脂主要是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和膽固醇在肝臟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漿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而實現;抗炎主要是通過吞噬細胞核T細胞分泌炎癥細胞因子而實現;減少心腦血管意外主要是通過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增加膠原和平滑肌細胞面積,減少內膜的鈣化和新生血管而實現[5-6]。值得注意的是,阿托伐他汀雖有一定療效,但聯合用藥效果往往比單一用藥更具優勢。觀察組采用的用藥方案為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后者是一種膽固醇抑制吸收劑,其與前者相比,生物利用度更高,藥效發揮得更徹底。總之,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能有效擴大藥物的適應范圍,呈現出顯著的協同作用,進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7-8]。
我院給予觀察組阿托伐他汀聯合依折麥布治療,結果顯示該組治療后的心絞痛、心律失常、神志障礙和心力衰竭改善率均高于對照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超敏C-反應蛋白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以上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阿托伐他汀依折麥布聯合用藥能有效快速緩解臨床表現、改善血脂水平和炎癥狀態、減少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軍朋.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遠期療效對比[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4):1652-1655.
[2]李雪松.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03):420-422.
[3]Razzaghi H,Tempczyk-Russell A,Haubold K,et al Genetic and Structure.Function Studies of Missense Mutations in Human Endothelial Lipase[J].PLOS One,2013,8(3):e55716.
[4]卓輝林.使用他汀類藥物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早發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1):143-144.
[5]王瑞海.不同他汀類藥物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3):56-57+60.
[6]Abifadel M,Guerin M,Benjannet S,et a1.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in the PCSK9 gene responsible for autosomal dominant hypercholesterolemia[J].Atherosclerosis,2012,223:394-400.
[7]梅花·尼合買提.觀察比較不同他汀類藥物對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臨床療效[J].醫學信息,2015,28(40):227.
[8]徐桂艷.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0):153-154.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