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白翎
摘要:目的 探討中藥飲片的處方用藥不合理狀況及對策。方法 在醫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開具的中藥飲片處方中抽取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412份,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通過的《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以及《中國藥典》中標準,分析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的具體不合理因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結果 本組412份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中,中藥飲片劑量不當、應用方法不當和重復用藥為其主要不合理因素,其中中藥飲片劑量不當所占比例最高,為35.68%(P<0.05)。結論 醫院存在中藥飲片用藥不合理情況較多,要求臨床醫師用藥時應謹慎,盡可能避免飲片劑量不當、用法不當、重復用藥以及配伍禁忌等情況,從而降低醫院中藥飲處方用藥不合理率,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關鍵詞:中藥飲片處方用藥不合理;不合理原因;解決對策
中藥飲片為中醫用藥之精華,也是臨床治療整體理念和辨證治療的重要表現[1]。中藥飲片處方用藥是否合理,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有直接影響,也是決定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關鍵。然而,為適應不同患者的臨床需求,并獲得最佳治療效果,中藥飲片處方始終處于變化當中,容易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伴隨醫院住院病房和門診電子中藥處方的出現,中藥飲片處方較以往的手工處方更為規范,但仍存在較多不合理用藥現象。本研究著重分析醫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制定的412份中藥飲片處方中不合理原因以及不合理因素類別分布情況,并提出解決對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入選本組研究的412份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均為醫院自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開具,包括住院病房和門診處方。
1.2研究方法 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范》以及《中國藥典》中相關標準與規范,評估本組研究的412分中藥飲片處方中的不合理因素,并就分析出的不合理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措施。
1.3統計學方法 本組所有數據資料均采取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通過均數 表示,其對比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字2檢驗其統計分析,而P<0.05代表其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評估本組研究的412份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的類別分布情況:本組412份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中不合理類別主要包括中藥飲片劑量不當、應用方法不當、重復用藥、毒性中藥應用不當、用藥禁忌和其他。其中,中藥飲片劑量不當所占比例最高(P<0.05),為147例(35.68%),其次是應用方法不當中用藥錯誤、無用藥方法、特別用法錯誤或未標注,其所占比例是129例(31.31%),重復用藥中不同中藥炮制品重復使用、同一飲片重復開所占比例是74例(17.96%),毒性中藥應用不當中用藥方法不當、超劑量使用所占比例是31例(7.52%),用藥禁忌中違法十八反、違反十九畏、內服外敷同一處方、產婦嬰兒用同一處方所占比例是20例(4.85%),最后是電腦飲片名字輸入錯誤、重復處方等原因,所占比例是11例(2.67%)。
3討論
3.1本組研究中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類別分布情況探討 中藥飲片,是依據中醫藥理論和中藥炮制方法,對中藥材進行加工炮制,并直接應用于臨床治療中的一種藥物[2]。大量臨床資料顯示,中藥材和中藥飲片之間不存在明確的界限[3]。經本次調查研究發現,中藥飲片處方中不合理用藥情況較多。而不合理重要類別分布情況如下:①中藥飲片劑量不當,其構成比最大,高達35.68%,包括劑量過大、劑量過小兩種。其中一部分是醫生在進行電腦輸入時出錯,另一部分是醫生不具有中藥飲片劑量概念,認為劑量多少均無所謂[4]。事實上,中藥飲片劑量過小,無法發揮藥效,過大則不但造成資源浪費,還具有一定毒副作用。②是應用方法不當,其所占比例是31.31%,位居第二,主要包括用藥錯誤、無用藥方法、特別用法錯誤或未標注三種情況,其中中藥飲片特殊用法標注錯誤或者未標注情況較多,比如需包煎的沒有包煎,或者應先煎的沒有先煎,影響了治療效果。③是重復用藥,其構成比是17.96%,位居第三,包括不同中藥炮制品重復使用、同一飲片重復開兩種情況,容易造成同類藥材劑量過大,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同時也構成了醫藥浪費。④毒性中藥應用不當,其構成比是7.52%,包括用藥方法不當、超劑量使用兩種情況。比如制川烏和淡附片均屬毒性中藥,但在開具處方時將其用在同一處方中,不僅重復用藥,還導致毒性中藥超量。⑤是用藥禁忌,其構成比是4.85%,主要指的是違反"十八反"、"十九畏"的中藥飲片處方,比如郁金和丁香開具在同一處方,屬于違反十九畏,炙甘草、海藻處于同一處方中,屬于違反十八反。⑥電腦飲片名字輸入錯誤、重復處方等不合理因素所占比例是2.67%,可見醫生開具處方時需細致、認真。
3.2中藥飲片處方不合理的解決對策 根據本組研究的中藥飲片處方不合理情況,提出下述解決對策:①健全中藥飲片處方的點評、公示與反饋制度,統一、細化其點評標準。定期點評和匯總不合理的中藥飲片處方,并對其進行反饋。醫院可專門成立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小組,討論有爭議處方,將中藥處方點評、反饋作為醫院科室質控會議的重要內容,并將點評結果在院內網上予以公示。此外,可在每季度藥訊上面設立中藥飲片處方的規范性專欄,對典型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進行分析,并宣傳中藥處方正確的用量、用法等相關知識②軟件提示。可在醫院的診療系統中增加中藥信息提示系統,通過軟件提示不合理中藥用法、用量和禁忌等,自源頭杜絕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產生。③監督與考核。收集各個科室中藥飲片處方不合理率基礎數據,并將其不合理率作科室KPI指標的考核依據,將其與個人績效掛鉤,增加科室與工作人員的重視。④培訓、審核和干預。同醫教科交流,定期加強臨床醫師的中藥處方相關知識以及規范性的培訓,有其中藥處方不合理率比較高的醫師,比如婦產科醫生等西醫,對其進行針對性培訓。同時,加強藥劑科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增加其與臨床醫師的交流,及時審核、干預其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的,對其存在的不合理處進行定期登記、綜合與反饋。
參考文獻:
[1]陳虹,張小麗,張鳳霞,等.2012-2014年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中藥處方用藥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3):354-358.
[2]陳太平,李瑩,張國強,等.補氣類中藥生藥顆粒劑與生藥材傳統中藥飲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比較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5):85-86.
[3]禤昭銀,鐘志冰,陳宗武,等.我院1800張中藥飲片處方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4):160-162.
[4]肖隨安.中藥飲片調劑中審方的作用分析與改進策略[J].中醫臨床研究,2014,6(2):124-126.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