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琴
摘 ? ?要: 高職院校教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剛性不剛、柔性不柔的問題由來已久并持續發酵,不僅弱化了學校思想宣傳工作,還背離了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從意識形態戰略工程的高度,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價值剛性精準定位、充分到位。核心價值剛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及主流意識形態的紅線,就是要信守、苦守、死守,決不失守。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以剛性堅守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贏得發展的時間,以柔性創新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贏得發展的空間。
關鍵詞: 高職教師 ? ?兩課教學 ? ?核心價值定位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剛性不剛的問題,一再被無視、無為和無良夾擊,現狀令人擔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準確的核心價值定位信守、苦守和堅守。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核心價值定位分析
1.核心價值剛性軟化的外在原因
長期以來,兩課教學在高職課程教育中的地位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兩課教學的中心地位總是止步于文件和會議,實際工作中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缺位,造成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脫節,教師只能在課堂教學方面單兵作戰,造成兩課教師職業心理疲憊;其次是教學內容與當代大學生的知識起點、需求熱點和情感支點相脫節,導致因學科期望下降造成學科信譽貶損;再次是教師在社會實踐、教材編寫和教學組織及改革方面受限太多,造成兩課教師的職業期望值嚴重下降。
2.核心價值剛性軟化的內在原因
核心價值剛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政治取向與教學政治導向的屬性。當前的核心價值剛性軟化主要表現在剛性紊亂和剛性弱化兩個方面:一是剛性紊亂問題,某些教師的政治取向表現為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和道路的缺乏認同;或是對異域文化及非主流意識形態盲目推崇,造成課堂教學與主流意識形態相悖,學理演繹與價值建設分離。二是剛性弱化問題。主要是某些教師黨性意識、理論功底及師范責任的不足,導致忘卻、懈怠甚至放棄了應有的政治責任,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等同于一般的知識性教學。沒有牢固的黨性意識、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濃烈的教學熱情,就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強大氣場,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氣場自然,就不可能贏得大學生對理論、道路和制度的強大自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只能淪為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剛性大都只是一種理念、制度及文件意義上的剛性。各級各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地位邊緣化、教學效果空泛化、隊伍管理虛擬化的格局已成常態,放任校園中各種意識形態自流發展的局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極為不利的。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價值剛性定位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核心價值剛性定位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政治素養和課堂教學政治導向的管理屬性。教師的政治素養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核心價值剛性的基礎,課堂教學的政治導向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核心價值剛性的內涵。
1.教師素養的核心價值剛性定位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不是一般勤勉謀生的從業者,又不是另類布道的傳教士,而是一個傳播正能量、堅守主陣地、拓寬大視野和培養新人類的特殊職業群體,其政治素質應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嚴格黨性意識,即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承擔著宣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培養現代化建設者的歷史使命,客觀上就要求教師自身必須是一個有信仰、入主流和重踐行的道者。有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既有堅定信念,又有反思品質,還要有發展意識;入主流就是面對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形勢,要旗幟鮮明地堅持主流意識形態,所有教學活動都要一以貫之地把握主流意識形態導向;重踐行就是要弘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精神,推崇中國共產黨人為百年中國夢所取得的實踐成果,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實現職業報國。總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首先是一個黨員,然后才是一個教師。
其次是師范意識,即身教言傳、率先示范,這是教師一條不可言棄的底線。即要通過自身堅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論積淀、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精湛的課堂內容,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大學生。要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有氣場的震撼、有精辟的洞悉,還有情感的撫慰,這既是所有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至高職業境界,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核心價值剛性的力量之源和魅力所在。
2.教學導向的核心價值剛性定位
課程教學的政治導向剛性價值定位就是要正確處理好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與非主流意識形態,先進與庸俗文化三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核心,以大學生的理論素養教育為抓手,以大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為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政治底線,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占領課堂,絕不讓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以任何形式染指校園,勇于對不良思想和情緒說“不”,做到不退卻、不曖昧和不遷移。對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應根據教學需要合理借鑒與批判,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做到守土有責、有為和有效。
二是要以我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決不能以開放性、多樣化為由,放棄引導大學生接受主流意識形態的責任,任由各種非主流意識形態放縱自流。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要通過自身執著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論功底、卓越的教學創新和敏銳的政治溴覺,強化主流意識形態導向,如最近習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建設”思想,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就必須及時跟進。
三是要把先進文化的學習和積淀,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所有課程。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先進文化按照先而啟“知”,進而起“敬”,再而升“畏”,終而有“為”,在春風細雨般的滋潤中育人,決不讓大學生因文化荒漠而走向虛無、庸俗和頹廢。
總之,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要在自己的崗位上以堅定的黨性意識死守,以忘我的犧牲精神苦守,以深厚的理論功底信守,以卓越的教學實效樂守,努力營造“一個既有共同思想引領又有不同思潮碰撞,既有主流意識形態規范又有非主流意識形態爭鳴,既有先進文化導向又有庸俗文化敷存生動活潑的新局面,讓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歡、終生受益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2015.
[2]秋石.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J].求是,2013,19.
[3]莫紀宏.依憲執政為何不能簡稱憲政[J].紅旗文稿,2014,24.
[4]馮剛.交叉學科視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11,11.
[5]閔永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11,10.
[6]韓立梅.杜威教育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啟示[J].社科縱橫,2014,18.
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視野下的教師職業定位研究”(項目編號:2014SJD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