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摘 ?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核心內容,文章在分析高校國防教育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目標一致性、要求相近性、原則相似性、主客體同一性和內容相通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國防教育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關鍵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國防教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科學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的基礎上凝練和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我黨第一次用通俗、精辟的語言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任務。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主要是指培養大學生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為目標,培養大學生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想信念、價值追求以及道德風尚,最終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國防教育是指學校為增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在全體大學生中進行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與國防和軍隊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的普及性教育。分析高校國防教育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關聯,積極探尋國防教育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對國防教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人才培養質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國防教育的相關性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內容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相契合,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連接。國防教育不僅能讓大學生了解到當前國際與國內的形勢,更能培養他們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堅韌不拔、互相幫助的中國傳統精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國防教育在目標、要求、原則、主客體、內容等方面具有強烈的相關性。
1.目標一致性。
高校人才培養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教育,還要加強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加強學生是非辨別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的訓練,加強學生專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只有適應社會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國防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憂患意識,但從根本上說是國家人才戰略的培養,培養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軍官和后備兵員,就是要培養保衛祖國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四有”新人,其教育效益高于國防觀念本身。同時,國防意識是一種精神力量,激發人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目標、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發努力。通過親身體驗國防教育的軍事訓練實踐,才能學習部隊官兵堅定的政治立場、頑強的精神品格、正確的“三觀”,學習解放軍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道德情操,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等。因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國防教育才能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上走到一起。
2.要求相近性。
當代大學生承擔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圣職責和歷史使命。因此,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顯得特別重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提出了德才兼備的要求,而且第一位的永遠是“德”。因此,大學生不僅要堅持全面發展,而且要堅持“以德為先”,更要首先學會做人,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自覺地、嚴格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防教育是培養國防意識的一種獨特的教育形式,當代大學生必須勇于承擔這一神圣的職責,讓軍訓不孤立,讓國防教育落到實處。以加強和培養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觀念,培育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注重激發愛國情感,通過國防素質的培養,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國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都要求對大學生在道德和精神層面加強教育引導,通過精神的提升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3.原則相似性。
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以下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大學生是高校的主體,他們有利益訴求和價值愿望,因此,學校要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全方面呵護學生的成長,才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2)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總抓手,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著力鑄牢大學生的精神支柱;(3)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改進創新,善于運用時下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便于學生參與的平臺及樂于參與的渠道,穩步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和工作創新,從而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國防教育是高校向大學生傳授國防知識、國防觀念、國防思想、國防技能的教育活動,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根據《國防教育法》,國防教育應堅持“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這既是開展國防教育的準則,又蘊涵國防教育的基本方法。所以,以人為本,理論聯系實際,創新手段等是做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國防教育共同的原則。
4.主客體同一性。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輔導員和班主任。根據我國《國防法》等法規和當前高校國防教育開展現狀,國防教育工作的主體隊伍均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國防教育的始終。二者的教育對象均是在校大學生,他們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國防教育,被培養成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國防教育的主客體具有同一性。
5.內容相通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力于提升中華民族的認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時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而培育核心價值觀,重要的是增強人們的價值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要堅持馬列主義指導思想,用理論成果武裝當代大學生。二要用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信念凝聚力量。三要弘揚和培育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四要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國防教育的主要內容有五個方面:一是愛國主義教育,二是國防知識和軍事技能教育,三是形勢教育,四是熱愛人民軍隊教育,五是國防法規教育。國防教育,其實質就是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是民族氣節和精神教育,是喚起人民憂患意識的教育。在培養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激發愛國熱情,促成全面發展等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國防教育的內容是相通的。
二、國防教育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高校人才培養的靈魂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探索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效性的路徑相當重要,進一步增強國防教育,把國防教育作為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一個有力抓手。
1.完善國防教育的課程體系,豐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內容。
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教體藝[2007]1號,教學大綱對高校國防教育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要求、課程內容、課程建設、課程評價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高校國防教育形成了“軍事技能訓練+國防教育理論課教學+日常性國防教育活動”的三位一體新模式。軍事技能訓練在鍛煉學生的軍事基本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更要磨煉學生嚴守紀律、敢擔責任、吃苦耐勞、團結友善的精神,把這些精神的培育融入軍事技能競賽、內務整理、實彈射擊、成果匯報等軍事技能訓練的各個環節中。在各教學環節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知識和精神,引導大學生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防教育理論課教學中,中國國防是重要章節,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中國夢”教育。日常性國防教育活動可以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通過平時的講座、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活動等加深學生對國防的了解,同時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打造國防教育的師資隊伍,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成效。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進一步增強國防教育的基本條件,既要配足高素質的少而精的專任教師,又要積極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充分調動黨政領導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要培養大批的專職國防教育教師,在高校發展的這個階段,很難實現,為保證高校國防教育的質量,增強國防教育的效果,高校要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走出一條“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發展道路。首先,合理安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這支隊伍學歷高、思想素質高、相對穩定、教學經驗豐富,且所講授的內容相近,經過加強學習培訓,肯定會成為合格的國防教育兼職師資隊伍;其次,積極鼓勵人民武裝部門、學工線及其他部門對國防教育有熱情和興趣的教師,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培訓學習機會,掌握更多的國防知識和教學技巧,使他們成為國防教育兼職師資隊伍中的一員;再次,國防教育兼職師資隊伍還可以把學校的部隊轉業干部和有從軍經歷的老師納入其中;最后,高校可以與地方武裝部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經常性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并聘請高水平的、相對固定的學者、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科研指導,成為國防教育兼職教師。而高校思政教師、學工干部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厚基礎,更好地在國防教育過程中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成效。
3.增加國防教育的前沿知識,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
信息爆炸時代,海量的信息讓大學生應接不暇,很多信息只是淺嘗輒止,很難做到深入學習。傳統的教材資料相對過時,學生學習興趣不大,然而大學生對網絡熱點事件、科技發展前沿、我國周邊的最新動向等時事關注密切,在國防教育授課過程中多增加國防教育的前沿知識,結合熱點事件,引導大學生理性愛國,認清形勢,傳播正能量。國防教育要有創新的理念和意識,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國防教育的形勢變化、學科建設的發展要求和國內外高校國防教育相關動態,在不同層面上、從不同角度不斷地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剖析新矛盾,提出處理新問題、新矛盾的新觀念、新措施、新方法,結合實際,關注熱點,增加典型事例和人物分析等。通過國防教育讓大學生掌握我國國防的特點,當前國際戰略環境,軍事科學的發展成就,熟悉戰爭規律、把握戰爭性質、清楚戰爭特點,讓大學生從戰略全局上把握國防的重要性,增強國防責任感、危機感、使命感。同時,培養大學生的判斷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
4.創新國防教育的教學手段,活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形式。
互聯網的普及和大學生網民的增多,為大學生國防教育拓展了新的領域,搭建了新的平臺,創造了新的途徑,開通了新的渠道。要充分利用大學生喜歡的方式,貼近學生,鼓勵互動。利用互聯網創新國防教育的教學手段,同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精神,活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形式,做好以下幾點工作:首先,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信息速度快的優勢,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開展國防教育。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常用的新媒體,如微博、QQ、微信等,激發大學生參與網上國防教育活動的熱情,擴大大學生網絡國防教育的受益面,加強在網絡上與學生的互動。其次,進一步加強國防教育相關網站的建設,用積極的、健康的、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教育內容占領互聯網,讓大學生在片段時間里接觸到感興趣的、具有良好國防教育的信息,學到國防教育的相關知識。要建設符合青年特點的國防教育網站,把軍事思想、國防政策、國防法規、軍事技能、國際戰略環境等內容融入故事、結合實際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及時上傳到相應的網站,通過在線論壇、網絡留言等方式,開展交流與討論,積極引導學生,及時為學生釋疑解惑。再次,要努力制作精品國防教育網絡課件,把精品課件掛到各級各類教育網站上,豐富國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擴大精品課件的受教育面,推動國防教育的全面發展。
5.強化國防教育的平時存在,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長效。
軍事技能訓練和國防教育理論課教學是國防教育的主渠道,但時間有限,只有進一步強化國防教育的平時存在,才能保證國防教育的長效,從而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長效。首先,要把國防教育融入思政課程教育中。每個學期基本上都有思想政治課,國防教育融入其中,既能豐富思政課的內容,又能讓國防教育覆蓋整個大學階段。其次,要把國防教育融入各專業課程教育中。高校的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把專業特點和國防教育結合起來,在專業教育中培育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和愛國精神。再次,經常組織國防教育講座、參觀。在沒有國防教育課程的高年級要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國防教育講座和參觀實訓等活動,讓學生時刻感覺到國防教育在身邊。最后,成立國防教育相關學生社團。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三自”作用,是高校教育的有效方式。成立國防教育相關的學生社團,利用國慶節、建軍節、青年節等重大節日;利用“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利用法定的全民國防教育日,組織開展主題鮮明的國防教育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身臨其境,增強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胡金波,張政文.軍事理論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1).
[3]徐建軍,喬碩功.以國防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34-136.
[4]徐惠.高校國防教育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繼續教育研究,2014(9):92-94.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2016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社交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項目批準號2016SJB71002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