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根 葉偉
一路飆升的房價,催生了一大群“夾心層”——既不符合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政策性住房的租住、購買條件,也無力承擔高昂的商品房房價的購房者。于是,這個群體中有的人便把目標放在“托關系走后門”,而詐騙分子就為這樣一些人群,挖出了一個個“陷阱”。
發生在江西省信豐縣的一起特大詐騙案中,詐騙分子的手段并不見得有多么高明,但的的確確就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先后有2000人受騙上當,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被騙的人群大多數是低收入城鎮居民和農村住房困難的家庭。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了信豐縣一起詐騙極具代表性的案件外,此前在江西省贛州、景德鎮、鷹潭等市已經發生多起,數以萬計的錢款,讓不少相信可“暗箱操作”的貧困人群雪上加霜……
一群弱勢群體,被騙千余萬元
妻子在信豐縣城務工,眼看兒子就要進城上高中,信豐縣小江鎮新莊村村民賴立光,特別期待能在縣城有套房子。可惜憑他們家現有的經濟條件,買房只能是個夢想。就在他絞盡腦汁為住房發愁時,有一朋友稱他認識縣某局領導,只要肯拿錢,對方就能包他搞到一套廉租房。有這等好事,賴立光當然不想錯過。于是,他拿出8000元錢交由這位朋友請他幫忙辦理。可沒有過幾天時間,賴立光便得知這是個騙局。
起初,賴立光以為被騙的只有幾個人,在他加入信豐“廉租房詐騙案微信群”短短的兩三天時間后,群里突然冒出近百名受害者,涉及全縣的各個鄉、鎮、場,受騙的經過如出一轍,大多是經朋友相互介紹的,大伙兒甚至連冒充某局局長的周金鳳的面都沒見過,更不可能知道她的起初身份。直到信豐縣檢察院依法對周金鳳等人作出批準逮捕,這起廉租房詐騙部分案情才被披露出來。
案件信息顯示,從2015年3月份開始,犯罪嫌疑人曹某、周金鳳拉攏羅某、劉某等人,在社會上大肆宣揚其有獲取廉租房、經適房的特別渠道,只需要收取一定的好處費即可申請到,并把宣傳目標集中在有申請廉租房意向而實際上不符合條件的群體身上。
“認識縣領導,可以不通過搖號不通過審查,就能拿到內部指標。”由曹某冒充承包工程的老總,謊稱是政府派來辦理經適房、廉租房的工作人員。周金鳳則冒充縣里某局的領導,羅某、劉某入伙負責對外開展虛假宣傳,爭取騙得更多人的信任。經商議,他們決定向有意向申購的戶主以每套經適房、廉租房收取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費用。羅某、劉某從中抽取自己“應得”的“好處費”后,將剩余的錢交給周金鳳。周金鳳登記好后再轉交給曹某。
據透露,從2015年3月起至2016年2月,短短一年時間里,受騙者近2000名,遍及信豐縣各鄉、鎮、場,涉案金額達1000余萬元。最終,這起特大詐騙案,因受騙者發現種種端倪而選擇報警。
廉租房詐騙,在江西并不是個案
受害者大部分都是低收入的城鎮居民和農村住房困難家庭,犯罪嫌疑人利用這些人不了解經適房、廉租房申購政策、程序的狀況,瘋狂實施詐騙活動。
“謊稱能搞廉租房,貴溪市有七名受害者被騙去12萬多元!”記者采訪發現,利用經適房、廉租房作為誘餌進行詐騙的案件,并不只有信豐縣。此前,貴溪市發生一起詐騙案,細節甚是荒唐,不但騙了獲取經適房、廉租房的“活動經費”,還騙了受騙女孩的感情和肉體。
“作案手段并不高明,可就是有那么多人容易相信了。”據介紹,這類詐騙案件中,騙子們并不全是“老江湖”。如,于都縣一起謊稱能購買經濟適用房案件中,騙子居然是一名從大學畢業不久的無業青年,在一年多時間里,以經濟適用房或低價房為幌子,共詐騙七人,騙得贓款24萬余元。
而在銅鼓縣,一起廉租房詐騙更是令人不可思議。據稱,案發是因為銅鼓縣房管局工作人員到刑警大隊報案,稱位于永寧鎮上源村“幸福家園”小區的53套廉租房入戶門鎖芯被盜。刑警大隊高度重視,立即組織警力展開偵查。經查,作案人員為王某,男,現年30歲,銅鼓縣人,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經審訊,王某交代稱自2013年4月起,自己利用在社區居委會工作的便利,將“幸福家園”小區第11棟、12棟、15棟廉租房的門鎖鎖芯偷偷換掉,對外謊稱廉租房鑰匙歸其掌管,能為他人申請到廉租房,先后通過中間人鄒某等人,騙取數人現金20余萬元,所得贓款被王某揮霍一空。
“都認為是‘托關系走后門,見不得光的事,受騙者送錢出去后也不敢亂聲張。”在多起廉租房詐騙案中,受害者送錢之后,都顯現得神神秘秘,不會向他人說自己送禮錢,直到發現被騙,才后悔莫及。
廉租房詐騙,為何呈高發態勢
“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少人聽說有人可以拿到指標,就想通過‘地下渠道購買到價格相對便宜的政策房。”
據辦案人員介紹,“夾心層”群體家庭經濟并不是很好,而這些被騙的錢款,基本上很難被追回。在景德鎮,一起“謊稱手握經適房廉租房指標”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一名吸毒男子,騙取65名受害人331萬余元揮霍一空。
“群里的受害者大多是經朋友介紹的,連騙子周金鳳的面都沒見過。信豐這起詐騙案,幾乎集中了這類犯罪的所有特點。”據介紹,利用廉租房經適房詐騙案還有個特點很明顯,經被害人介紹而受騙的人數眾多。被騙事主中,大多都是因親戚、朋友、同事之間相互推薦介紹而落入陷阱。被害人通常在獲知購房消息后,立即通知親戚、朋友一起“沾光”,其他人也往往基于對親友的信賴而輕易受騙。導致案發后,被害人在遭受嚴重經濟損失的同時,還背上愧對親友的心理包袱。
如,會昌縣一起以代辦廉租房為由詐騙錢財案,特點也是非常明顯。劉某系會昌縣人,2012年至2013年期間,劉某編造事實,對朋友及熟悉的人謊稱其有“通天的關系”,能幫人申請辦理廉租房和公租房,謊稱已幫歐某、金某等人成功申請到了廉租房。在獲得一些受害人的信任后,劉某先后收取了孫某、鄒某、肖某等八人共計7萬元現金。
有辦案人員對類似案件進行過總結,發現大部分案件中的騙子,尋找的詐騙的對象,基本上是剛遷入城鎮的低收入無房居民及干部職工,而很大一部分受騙人群,就是因為對購買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條件和政策不了解,這類人就屢屢落入了“陷阱”。
“如果我們從更深層角度講,騙子的確可惡,但受害人參與騙子同流合污,不也存在違法亂紀的行為嗎?這些受害人很可憐,但也很可惡。顯然,這類案件中受騙上當的人,不僅是受害者,也是違法參與者。”有法律人士認為,目前各地辦案單位在受理此類犯罪案件中,沒有對這些違法參與者進行過處罰,而如果法律能夠添加類似條款,加大對受害者也是違法參與者的經濟或者刑法打擊,是不是會讓一些受害者即便想貪這種便宜,也望而卻步?
除了打擊,我們還能怎么防
記者走訪多個地市,收集到關于辦理廉租房的程序和條件。
“城市居民若要辦理公租、廉租房,首先要到戶籍所在的社區進行申請。當地政府會根據居民所提交的材料,以及對申請人實際情況的調查進行審核,如果申請人通過審核就會收到通知。等公租、廉租房弄好以后,政府會通知通過申請的居民前去公開搖號,搖到號的居民,才能根據相關手續進行辦理公租、廉租房。”在上饒,辦理公租、廉租房流程完善,所以騙子吹噓有關系就能辦的事,市民不要上當。
多名警方人士告訴記者,案件發生后,除了加大案件偵破力度外,還會抓住現行案件,開展串并分析,發現犯罪,嚴厲打擊。與此同時,也有警方加強與民政部門的溝通,及時向民政部門通報案件情況,減少此類案件發生。
那么,除了打擊,我們還能怎么防呢?
“我們要讓走后門這一黑幕徹底清除,讓民眾發現,廉租房沒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這就有必要加大力度打擊有關部門參與的弄虛作假。”多名辦案人員透露,此前,因為弄虛作假違規分配廉租房,分宜12名責任人受到相應處分。這起案件發生在分宜縣,2013年12月,在分宜縣廉租房分配過程中,當事人將假戶口簿和身份證復印件交給縣房管部門一個領導,該領導就指使工作人員將不符合年齡條件的戶口簿和身份證復印件進行了更換,使該居民的申請資格信息符合規定并順利參與搖號分配中簽,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
“如果申請人是弄虛作假取得廉租房資格的,將取消其資格,并退還所有補貼;如果是因為收入提高,允許其從廉租房轉公租房,并從違規之日開始退還補貼。此外,對不符合廉租房條件且已入住的家庭一律進行清退,清退出來的房源將作為公租房房源,對社會公開進行搖號分配。”此前,九江市保障房管理局對廉租房對象進行了一次集中性清查,對是否符合廉租房條件進行了重新審定,初審出365戶家庭不符合廉租房條件。
而在新余,該市廉租房申請門檻逐年降低,并可常年申報,實現了一批城市困難居民“居者有其屋”的夢想。但管理部門同時發現,一些中簽戶以此轉租牟利,或長期未能入住,嚴重損害了其他困難居民的利益。為杜絕此類違規行為、確保廉租住房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新余市組成檢查組,詳細了解廉租房入住情況,并對違規廉租房住戶作出三年內不得申請廉租房的處罰。
“江西清理違規享受廉租房政策住戶,時間很早。”記者獲悉,早在2007年,南昌、吉安等地對居民廉租住房進行全面復核,有近2000個違規享受廉租房政策的住戶被清理。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