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情況
近年來,由于道路交通擁堵、廢氣排放等問題,已嚴重困擾城市的發展。上海在發展公共交通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交通的擁擠和堵塞,以及由于汽車尾氣排放加劇的城市空氣污染依然嚴重困擾著上海城市的發展。同時,由于交通最后一公里或部分區域公共交通的匱乏,造成黑車等盛行,盡管采取了各種辦法打擊,但是部分區域由于實際需求的存在,黑車等依然打而不絕。
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和環保出行,發展公共交通是硬道理,這是城市不斷擴大而解決交通出行的最基本辦法。然而由于短途出行或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市民百姓。許多先進國家早已致力于發展自行車替代高能耗、高排放的交通工具。在國外,許多國家倡導這一健康、經濟、環保的“自行車自由行”。全面推行自行車+公共交通系統將是解決城市道路擁堵和倡導綠色環保,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有效舉措。
在國內,杭州是第一個把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納入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城市,以解決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根據2008年的統計,杭州市在主城區設有租賃服務點2051個,投放公共自行車5萬輛,日租用量最高達21.5萬次,每輛車日均租用量5次。其次,杭州在全市2000多個服務點的車輛存取、調配需求及每一輛自行車的租用現狀和收費情況,全部可通過網絡信息中心進行數字化管理,實現自行車租賃服務網點間的通租通還,體現了其便利性。第三,設計人性化,操作簡單,服務網點設置間距不超過500米。第四,使用便捷。杭州公交IC卡A卡(成人優惠卡)、B卡(學生優惠卡)、C卡(老年優惠卡)、D卡(普通卡)及 T卡(一卡通)和已開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在所持卡的電子錢包區存入200元公共自行車租用信用保證金及租車資費后,即可隨處租賃;無公交IC卡的市民和中外游客,可使用杭州公交IC卡Z卡,杭州公交IC卡發售點和有人值守的自行車租賃點都可以購買和退卡。
問題及分析
本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的現狀:
1.本市在個別地區也開展公共自行車租賃,但是由于管理問題一些地區曾經經歷了發展、蕭條和無法維持??傮w發展與杭州不可相比,不管從租賃點的數量、自行車數量和每天的租用量都遠遠不及。個別地區甚至成了擺設,在一些旅游點雖然也有自行車租賃,但是由于辦理租賃手續復雜,且無法隨時辦理,對于游客來說完全成了擺設。
2.本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管理落后,無法進一步推廣發展。在一些地區或個別地區雖已經開展,但是辦理租賃手續復雜。其次本市各個區域自行車租賃各成體系,由于本市上班族基本都是工作和家不在一個區域,即使要外出辦事也無法跨區使用,以至于本市的居民也無法根本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3.在有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的區域,其租賃點也非常少,更不要談全市的可以隨借隨還的租賃點的覆蓋,最終導致市場容量不大,企業運作也無法彌補運營上的投入。
4.目前辦理租賃,有些需要專門在個別銀行辦理專門銀行卡,或去社區辦一些規定的卡,然后才可租賃自行車,造成不少麻煩,所以根本就不便使用租賃系統。
建議
1.盡快研究全市可以共享的公共自行車租賃體系和運作模式,進行頂層設計。變以往區域開展為全市統一模式,即使在個別區域試點也采用全市統一的標準和模式進行,以便今后全市推廣可以做到全市租賃一卡通。
2.可以參照杭州模式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在全市推行公共自行車租賃,解決短途交通和最后一公里交通的問題。政府在起步階段可從現行補貼公交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資金中,拿出部分補貼公共自行車租賃,并鼓勵各種社會資本公開競爭參與運營,給予政策優惠,摒棄原有政府指定或扶持的運營模式。從目前互聯網發展模式看,在市場大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形成盈利模式。
3.百姓租賃準入應盡可能降低門檻和提供便利。例如運用目前現有本市公交卡系統,專門發行與個人信息或手機號等綁定的公交卡,參照杭州模式鎖定一部分自行車押金,真正做到一卡通。同時現有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也已經都實名制,并綁定銀行卡完全可以應用移動互聯的支付方式租賃。公交卡、移動支付對于外來游客也是極為方便。
4.新建的軌道交通等大型交通樞紐,預留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新建居民區、商業區等,以及在道路改造等市政設施建設時應預留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