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實驗學校 耿 超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山東省濱州實驗學校 耿 超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更應專注于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綜合素質。應用生活化的教學可以達到該目的。小學數學在傳統教學生涯中,都是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要教學手段的教學模式,并且絕大部分教師都是依照數學課本的理論大綱進行教學的,學生十分缺乏對于數學問題的分析和理解。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最重要的是怎樣學習計算,然而教學大綱里所貫徹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是不會用到的,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和今后數學學科的發展。因此,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應大力鼓勵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
數學本來就是來源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的,數學教育的本質目的也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小學數學教學發展必要的趨勢,讓學生通過生活體驗盡快掌握和領悟數學知識要領,并將所學的數學知識積極運用在生活實際中,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這就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開展的重要意義之一。
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將伴隨著我們走一輩子。數學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生長發育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會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數學知識需要不斷積攢才能從量的變化發展到質的變化,而小學數學知識的積累是整個積累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此需要學生打好數學基礎。
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應思考如何讓小學生提高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怎樣更快捷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提高綜合素質。應用生活化的教學能達到該目的。
部分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導傳輸,而忽略了要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中的根本目的,使學生覺得理解數學知識非常困難,學習數學對將來不會有多大用處,從而不愿意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為了讓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讓學生能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數學教師要把數學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中的簡單問題聯系起來。
1.挖掘數學課本中隱藏的生活小知識
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本中的知識有所更新,為了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的聯系,特意在數學課本中增加了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內容,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讓小學生能夠真正找尋到學習數學的意義。
2.拓寬數學課本中的生活內容
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有部分數學知識還是與生活有著很緊密的聯系,但只是由于受到篇幅和課時的限制,課本不能深入地貫徹生活中的內容,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中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更是數不勝數,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時根據教學的需要拓寬數學課本中的生活內容,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去辨認方位的過程中,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快地找尋到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地?如果現在學生拿著一張城市地圖,要去自己不認識的地方,應該怎樣辨認位置和方向,然后到達自己的目的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觀察樹的枝葉——南側茂盛,北側稀疏”這個切入點思考。學生經過思考和分析就能很快了解到具體的南北方位,然后再根據地圖繪制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能很快辨識方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時,首先要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而最重要的就是在實際教學課堂中貫徹和落實。
1.在課堂教學的環節中真正去運用和實施
課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所以必須在數學課堂中貫徹和落實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該從數學備課和課堂預設兩方面入手考慮,要將課堂數學教學所要教的知識和生活元素相融合,讓課堂教學的內容充滿生活化,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在保持數學教學語言嚴謹的基礎上,盡量用生活中學生所熟知的語言和例子讓課堂活起來。在平時的習題講解過程中,盡量結合實際例子讓學生清楚明白地完全了解題目,用生活化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點撥和開導,讓學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數學知識點。同時,教師還需要冷靜地處理沒有預設的問題和情況,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并且在講授的過程中思路不應過于復雜,畢竟小學的好奇心十足但思維能力有限,他們看待問題的方法跟成年人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鼓勵學生感知實際生活的數學知識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還應該要有家長的支持,因為家長才是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第一位老師,而且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現象屢見不鮮。只有家長和老師齊心協力一起來引導孩子,才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而往往數學的興趣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多多接觸生活,了解生活,從生活中找尋到數學知識,并且嘗試著主動去探索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到數學真正的價值,讓學生在其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通過教導學生去菜市場買菜,讓學生自己計算買菜所需支付的錢,鼓勵他們勇敢地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也是一種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好方法。
3.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去除其傳統觀念
學生的生活態度離不開學校對學生的殷切教育,同樣,生活態度也會影響學生們的在校學習。在進行小學教育的過程中,煩瑣的教學形式和流程都會影響著學生的注意力,削減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望。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和引導過程中一定要適度,還需要我們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緊密聯系起來,進而將數學教學生活化。
總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還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有著許多要求,包括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自身能力、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以及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等都有著很大的關聯。但是只要教師不斷努力和完善,改善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態度,最終都會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1]熊覓.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03).
[2]吳小香.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析[J].學園,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