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周市華城美地小學 金 娟
“愛”是教師自我成長的力量源泉。用真摯的情感、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需要蹲下來去愛學生。
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如果想要真的明白對方在想什么,那么只能改變我們的視角。那孩子的視角究竟是怎樣的?首先是被身體條件所限制,接著還有不同于成人的心態,他們始終都擁有好奇心。作為教師,只有蹲下身去看學生,蹲下身去教學,我們才能夠給孩子們提供他們需要的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最容易的就是忽視這一點,我們常常抱怨學生,總是感嘆課堂上都是自己在唱獨角戲,課堂教學效果差,可是我們卻很少去分析自己。課堂上老師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苦口婆心地向學生分析講解,十分認真,生怕有一點遺漏,卻不去想學生是否對這個知識已經掌握了、老師是否有必要講解這個知識點?而學生自己對這個知識點又是怎么理解的?他們是否有自己的解決方法和思路呢?在學生表現出不想聽、對問題回答不上來的時候,老師是否表現出輕視的態度呢?這些現象正是說明了我們和學生之間的高度差,不僅差在知識水平,更差在心靈水平。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教育要從以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出發,從教育的有效性出發,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愛好和選擇權利,這也正是新課改中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師要做到愛學生,就要先學會尊重學生,而這一切則是要學會蹲下身子。每一個教師都不應該忘記自己曾經也是一個孩子,更應該知道曾經的視角,現在只有真正的蹲下才能重新拾得。
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發現。”為什么會“缺少發現”呢?好奇心的確是一個重要原因。
班級里有幾個孩子總是早操的時候不好好做,我站在隊伍中總是能發現不美的地方,路隊的時候覺得他們手擺得不夠高。做操的時候又覺得他們動作也不到位,總有這樣那樣的瑕疵。但是有一天,因為有事沒來得及趕到操場上,從走廊望向操場,猛然間發現全校的早操竟做得那么好!不但縱橫成行,斜看也成行,青春洋溢。我突然想讓我們班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也來看一看,如果他們能做得更好,是不是場面會更美啊?美是需要去發現并去感受的。那為什么處于其中的時候就那么難去發現呢?是不是本身就進行了預判呢?
我時常跟學生講數學公式的美妙,時常要求他們能夠有一顆好奇心,但是如果我自己沒有,那又怎樣去引導他們呢?就如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本學期,每周增加一道趣味思考題,利用周末的時間,學生收集資料,周一找時間交流。第一次,我們找的是斐波那契數列。思考:如1,1,2,3,5,(),(),括號里填什么?這一串數字叫什么?有什么故事背景?班里有孩子說:知道后面的數字是什么,所以就沒有再找資料。這反映了我們教師平常的一個思想灌輸:只要把題目做出來就好了。那么教師和學生之間肯定是地位不對等的了,教師自身缺少了好奇心,缺少了共享美感的能力,那所教的孩子的天生的好奇也會被壓制,能發現美的眼睛也會被蒙上塵。數學有三個作用:計算,應用和激發靈感。而往往課堂教育把重心放在了計算上面。蹲下來愛學生,就是自己要有一份好奇心,把自己能看到的美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你愈和學生相似,學生愈和你親近。要讓學生們接納你,你就必須表現的是他們中的一員。
周一、周四的活動課是由我帶的。一開始,我是抱著雙臂看著他們玩,是兩個世界。我時常思考:怎樣來加深跟學生之間的聯系?后來意識到這個活動課就是一個機會。學生愛玩是天性,那么在玩的時候融入他們中間就是最好的途徑。我開始在活動課上面帶著他們玩,教他們怎樣玩,放下架子,融入他們。接著發生變化的是我的課堂,我知道了孩子們的需要,我就更容易知道怎么把知識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傳遞給他們。再接著改變的就是,孩子也會來跟我說他們的需求。
孩子就是孩子,兒童正是犯錯的時期,小孩子做錯事情是正常的。要理解,理解了就能夠體諒。
一次中自習,我讓孩子們把作業收起來,有一個小組長心急,把他們組的一位小組員的本子強扯了過來,不幸的是扯壞了一張紙。小組員很傷心,就來找我“告狀”。我了解了情況后跟他們說:你們先別吵都去冷靜下。過了一會,小組長自己過來找我說:他要跟他的小組員道歉。我問他:那本子怎么辦?他說:老師能借我膠帶嗎?我來幫他粘起來。后來兩個學生就和好了。
這就是孩子,學生之間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缺少了理解和體諒,動肝火就是難免的了。
教育之所以會成為一門科學,成為一門藝術,就是因為學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教師要承認這種差異,并且尊重差異,五根手指還長短不一呢,何況活生生的人呢?還要提醒一句:不要忘記每一個大人也是從小孩子過來的。
差異是永遠存在的。差異可以縮小,但是不能消滅。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關注他、關心他,希望老師能親切地對他一笑,親切地和他說話,后進生尤是。
送給孩子兩本書。一本是“無字之書”,這本書就是老師自己,把尊重、寬容、開朗、樂觀、關心、耐心、一絲不茍地譜寫在書中。一本則是“有字之書”,只有讀書才能從根本上轉變一個人。誠如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從事其他行業的人可以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但是當教師的不可以忘記。如果我們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那么我們會有這樣一個共識:孩子不但要學習,還要玩。老師的臉上不能只有嚴肅和莊重,也不能只有慈祥和和藹,還要有些許孩子氣。眼里不能只有“教書”兩個字,教育不是圈養,而是放牧。
學會了蹲下身,以愛心照亮學生心靈深處的路,做學生的朋友,做一個大孩子。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通過這種實踐領悟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