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興市花橋中心小學 祝圭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江西省德興市花橋中心小學 祝圭菊
二十一世紀以來素質教育的提出和發展,需要小學數學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實施創新性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也要正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為此,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為題,一同進行分析和探討。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1.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缺乏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由于小學生剛接觸到數學的知識,其對數學的認知能力較差,數學知識還存在著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等特點,有時學生會難以理解和消化,從而覺得數學課是枯燥無味的,學生很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效率得不到根本提高。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死板不靈活
受之前應試教育的影響,有的教師不能夠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來進行合理教學。教師還是保持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單一枯燥的學習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最終導致數學成績不夠理想,課堂活躍程度較低。
3.師生關系處理不當,使學生缺乏對數學課堂學習的熱情
應試教育的思想在教師和學生心中已成為固有的模式,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學生之上,具有威嚴性的角色,認為只有學生懼怕自己才能夠認真聽講,久而久之,學生不敢積極主動地和教師進行交流溝通,不會將自身不懂的知識及時找教師來進行處理,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處于被動模式,學生成績一落千丈。
1.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啟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興趣
順應新課標下的發展理念,教師要推進素質教育提倡的教學模式,變成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組織形式。教師在此基礎上順應小學生對事物具有直觀感知的特點,適當加強情境教學的投入,合理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進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引發其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課堂模式,引導學生把學習數學當成興趣和愛好,而不會當成任務一樣去完成,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能夠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從而能夠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化為主動狀態。教師還可以運用實物教具,如學生喜歡的木棍﹑糖果等實際物體,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生活知識相聯系,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清楚的認識。最后,教師可以建立數學興趣合作小組,根據班里每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認知程度和個人意愿等進行合理有序的分組,把契合度較高和認知度基本相同的學生放在一組,通過相互討論共同學習的小組合作分工模式,不僅可以使成績較差的學生得到發展,還可以增強成績較好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鞏固程度,使一些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到合理的解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加強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活躍課堂氛圍
數學其實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數學課的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養成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才是數學課的真正目的。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和有意識地加深學生對數學科目重要性的認識程度,讓學生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小學生來講,數學知識是摸不著的,尤其是空間想象板塊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將數學知識更好地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光靠死記硬背肯定行不通,數學更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要求教師將生活中實際的例子引入到教學中去,在課堂中多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這樣學生就會對問題產生興趣,從而有一個大致的理解,這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也能夠相對輕松,通過學生之前對公式的記憶,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在這樣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程度
師生關系是否和諧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渴望程度。教師要順應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進行教學,積極主動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能夠更好地知道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在數學教學中要照顧學生的感受,多詢問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在后期的教學中順應學生的意見加以整改,使學生能夠發揮課堂主體的作用,做真正的“主人”。在數學課堂上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對于積極主動的學生,教師要真誠給予回應和贊美,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最棒的,即使回答錯誤也沒有關系,重要的是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據無數的研究者和教育學家分析,一致認為教師的贊美和表揚能夠促使學生長期有效地學習進步,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也要做到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和探討,從而了解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程度和不足之處,反思自己今后的課堂和活動準備,從根本上找問題和原因,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認知程度,促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師要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數學知識的設置,從而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運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設置一些課堂教學活動方式,保持與時俱進的現代化教育方法,多進行課后的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夠摸索出一套既適合學生發展特點又屬于自己的一套數學教學體系,從而豐富課堂的內容,真正做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張開會.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才智,2016(09):96.
[2]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
[3]胡曉敏.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數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有效性的探析——以楚雄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為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3(09):72-77.
book=91,ebook=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