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 隆益蘭
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實踐研究
江蘇省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 隆益蘭
我校地處城鄉交界的吳江經濟開發區,外來務工子女較多,學生基礎薄弱,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普遍較差。同時,受課堂時間等限制,數學課堂教學提供給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機會是有限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通過分析所在班級學生的現狀,決定在任教班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
開學兩個星期后,筆者對所教班級學生進行了一次數學水平測試,依據這次成績,筆者將初一(3)班50名學生分成基礎層、發展層、提高層三個層次,然后在分層的基礎上進行分組,組建數學協作學習小組。數學協作小組組建后,除了選取小組長,還要明確每個成員在本小組中的任務和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小組成員在數學學習中互相協作的習慣。
備課是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首要環節。學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點、學習基礎有別,教師備課不能按照一種模式,只備一個教案。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本著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原則,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基礎層的學生,掌握一些需要識記的基礎知識,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打下一定的基礎;發展層的學生能夠順利解答課本和練習冊上的數學題目,使學生有學習的信心;提高層的學生除了解決一般基礎問題外,全面培養解題能力,研究一些有探索性的、開放性的問題。
以《一元一次方程》一課為例:
(一)課前預習
1.使學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夠靈活運用方程的變形解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學生正確運用移項法則和去括號法則。
3.經歷解方程的過程,得出解方程的一般步驟。
(二)教學時掌握知識點
1.經歷探索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會設未知數并利用相等關系列方程,培養方程思想。
2.在具體情景下,理解售價、利潤、利潤率等的意義以及這些量之間的關系,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三)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好不同的課堂問題。
1.某商品按定價的9折出售,售價為a元,則原定價為 元。
2.一件工作,甲隊單獨做10天可以完成,乙隊單獨做15天可以完成,兩隊合作完成該工作需要 天。
3.一商場搞換季促銷活動,若每件羽絨服按標價的5折銷售可賺50元,按標價的6折銷售可賺80元,則每件羽絨服的標價和成本價各是 元,為保證盈利不低于20元,最多打 折。
4.某種家電標價為2000元,現按9折出售,并送15元乘出租車的車費,仍可獲利5%,該種家電的標價是 元。
5.有一個商店把某件商品按進價加20%作為定價,可是總賣不出去,后來老板按定價減價20%,以96元出售,很快就賣掉了。則這次生意的盈虧情況為( )
A.賺6元 B.不虧不賺 C.虧4元 D.虧24元
6.媽媽為爸爸買了一件衣服和一條褲子,共用306元,其中衣服按標價打七折,褲子按標價打八折,衣服的標價為300元,則褲子的標價為多少元?
以上內容要求提高層的學生全部完成,發展層的學生完成1、2、3、4、5題,基礎層的學生完成1、2、3、4題。
這樣設計顧及了三個層次的學生。提高層學生涉及的問題比較全面,難度也較大。發展層學生所涉及的問題都在他們能力范圍內,都是可以解決的。基礎層學生涉及的問題相對較淺。上課過程中,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問題要解決,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例如在教授《線段、射線、直線》一課中,我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1)線段、射線、直線的定義?(2)已知A、B兩點,過點A可以畫幾條直線?過A、B兩個點可以畫幾條直線?由此,你得出什么結論?(3)直線、射線和線段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以上三個問題分別由基礎層、發展層和提高層學生回答,比較切合他們的實際水平。第一個問題在預習課文后,可以綜合分析出來,難度較小。第二個問題發展層學生思考后能夠回答。第三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對于提高層學生來說處于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中,思考后可以回答出來。
教師設計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深度,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探尋欲望,提問特別要注意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思考后可以回答出來,如果問題太難,學生思考后仍摸不到邊,這樣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如果問題太簡單,沒有多少思考價值,就提不起學生的興奮點。所以,設計課堂提問的時候,要避開學生的“已知區”和“未知區”這兩種認知水平,而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個層次設問,才會達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代數式》一課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設計了以下題目:
基礎層學生做以下作業,主要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
1.n箱蘋果重m千克,每箱重________千克。
2.甲同學身高a厘米,乙同學比甲同學高5厘米,則乙同學身高為______厘米。
3.全校學生總數是x,其中男生占55%,則男生人數是________。
……
發展層學生做以下作業:
1.設甲數為x,用代數式表示乙數:(1)乙數比甲數大6;(2)乙數比甲數的3倍小2;(3)乙數比甲數大15%;(4)乙數比甲數的倒數小5。
2.用代數式表示:(1)比a小4的數 ;(2)比b的一半大8的數 ;(3)a的3倍與b的2倍的和 ;(4)a與b的和的60%。
3.設甲數為a,乙數為b,用代數式表示:(1)甲、乙兩數的和的2倍 ;(2)甲數與乙數的差; (3)甲、乙兩數的平方和 ;(4)甲與乙的2倍的和。
4.小明同學買a本練習本花了b元,那么買2本練習本要______元。
……
以上課堂練習題主要是針對學生基礎的不同而分別設計的。對于提高層學生,除了要單獨指導學習方法,增補練習內容,還要指導他們多做一些思維難度大的題目。經過長期的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會不斷地提高。發展層學生基本能掌握基礎知識,但還缺乏勤奮學習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基礎層學生基礎較差,對他們以基礎為主,輔導時要有耐心,盡量優先面批,并結合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
數學課堂分層教學的核心是面向班級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層次的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在每一節課內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層提高,讓優生凸顯出來,使多數學生有大的進步,讓后進生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