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 王巧鳳
“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與思考
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 王巧鳳
對于高中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比較有難度和挑戰性的學科。高中數學的學習除了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和積極的態度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師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本文以“問題導學法”為主,系統地闡述了這一模式在高中課堂中的應用與深遠的影響。
問題導學法;高中數學;課堂
數學是一門在學習的過程中講究技巧的學科。我們教師作為引導者,一定要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有所創新,取締舊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具有創新性的、開放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促進學生更加靈活地學習。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育的發展逐漸轉向注重素質教育。教育的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的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更好地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側重于用學生的成績來衡量學生的發展,不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所以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對教學觀念、方法以及模式做出新的探索和嘗試。其中“問題導學法”就是一種經過長期實踐、不斷改進和完善的,就目前的階段來說值得推崇的教學方法。問題導學法在本質上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教學生勇于實踐和創新,它也是一種現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
1.教師應與實際相結合認識問題導學法
教師只有在聯系教學實際、更加深入地認識問題導學法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運用問題導學法。高中數學是一門相對比較枯燥和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推理和空間想象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水平不同,理解上也比較有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進一步導致學生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造成更大的學習壓力。總的來說,結合教學實際,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職責不單單是教學,而是有效教學。也就是說教師不僅需要系統地把知識教授給學生,還要以學生能聽得懂和愿意學的方式來教。因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意識到問題導學法的作用以及教學效果。問題導學法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探索和思考的欲望,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持學習地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和效率的提升。
2.情景化教學和“問題導入”
由于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和乏味,課堂氛圍大多也比較沉悶。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和問題導入法進行課堂導入,使整個課堂呈現出一種積極思考和不斷探索的氛圍,更好地引導學生保持對高中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樂趣。例如對高中數學中“集合與元素”的概念以及關系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或問題的提出來引入集合和元素的概念。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七年級二班有45名學生,45名學生對于七年級二班來說是什么概念?七年級二班相對于45名學生來說又是什么樣的概念?”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具體的問題延伸到學校和班級的高度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元素與集合的關系以及轉化。總的來說,數學雖然是一個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科目,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也有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可以讓相對枯燥的內容變得更加靈活有趣。情景化的問題導入就是一個能夠有效引起學生注意,將學生引入到一個既生活化又充滿趣味化的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動腦思考,增加學習的樂趣和提高學習的效率。
3.思索研討中的“問題導學”
思索和研討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關鍵環節,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更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更加靈活的學習方法。對于高中數學來說,最害怕的不是發現問題,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發現問題的關鍵,導致難以克服和解決問題。思索和研討是高中學習生活中常見的解決問題以及教學的手段。我們關于數學學科的思索和研討一定不能是“隔靴搔癢”,是要“一針見血”的。所以,教師在引導研討的過程中,要有“問題導學”的理念。例如在進行《圓的方程》的教學時,教師在探討的過程中就可以明確提出“什么是圓?”“有沒有一種情況是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但不是圓的可能?”“圓的標準方程是怎么得來的?”等等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去探索。數學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探索,從而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在探討的過程中及時而又準確地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互相合作、共同追求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開發思維的過程。總的來說,在思索研討中有技巧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能力進行探索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數學的學習不只是漫無目的的知識的灌輸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對一個個問題“主動出擊”的探索和研討。
4.拓展互動中的“問題導入”
拓展和互動是教學過程中的總結與延伸。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導入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下一節課進行探索和思考。例如上述集合與元素這一課程結束時,教師還可以在拓展與互動環節提出新的問題,例如“生活中還有哪些關系可以用集合與元素的概念概括?”或者提出函數及其表示方面的問題,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或思考。也就是說,拓展互動中的問題導學是兩方面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設置問題。總的來說,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問題導學法”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問題導學法”對于高中數學的學習來說,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和發現問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1]夏春英.芻議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25):67-67.
[2]王體海.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旬刊,2015(5):30-30.
[3]徐東亮.芻議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4(4):67-67.
[4]胡潔.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5(52):47-47.
【備注:本文系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